分享

展览|金银之色,照影红妆(二)

 RK588 2017-07-27




金银之色照影红妆(二)

图文|傅子莫

 

宋人对金银首饰的热爱,延自唐人,如宋人王谠《唐语林·补遗二》载:“长庆中,京城妇人首饰有以金碧珠翠,笄、栉、步摇,无不具美,谓之‘百不知’。”


宋时美人戴金银,除了头部首饰,更有耳饰、手臂,身上佩饰多样,其场景当如宋人韦庄《怨王孙》所写:“满街珠翠,千万红妆。玉蝉金雀,宝髻花簇鸣铛。”


一、金钿

 

梳理传统的训诂材料,对金钿的解释有两种,一为金花,读若田。如《玉篇·金部》:“钿,金花也。”又《集韵·先韵》:“钿,金华饰也。”二读若垫,意为用珍宝装饰的首饰,如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七十五“间钿”条曰:“《考声》云:‘以珍宝厕填也,装饰也。’”又《字书》:“宝瑟钿以饰器物也。”


图1:南京郭家山东晋一号墓中出土的金花二十四枝


结合出土实物来看,金钿的特征是用珍宝装饰的黄金首饰,工艺方面采用金粟攒焊工艺,造型一般如梅花六出,金珠沾边,勾勒为花朵的轮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分盛行(见图1)。其佩戴方式当如簪钗,可插入发髻之中。如庾信在《和湘东王二首·应令冬晓》“萦鬟起照镜,谁忍插花钿。”(《玉台新咏》卷八)




 图2:少女梳双髻,头插莲花形金钿

(图片选自《北魏永宁寺:1979-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南北朝流行的花钿发型,当为周遭插戴,如梁刘尊《应令咏舞》中所写“履度开裾襵,鬟转匝花钿。”(《玉台新咏》卷八)当为周环插戴,可见洛阳永宁寺遗址出土的影塑中女子佩戴的金钿。(见图2)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辽宁省博物馆藏


至唐,女子多高髻,对金钿的喜爱更甚,且多用各色宝石装饰。如韦庄在《怨王孙》中所写:“满街珠翠,千万红妆。玉蝉金雀,宝髻花簇鸣铛。”


图3:唐金乡县主墓金钿

(图片来自扬之水:《中国古代金银首饰》,故宫出版社)


工艺方面,较前代,宝钿多添加“花筐“装饰,即用金粟攒工艺勾勒边框,用宝石填嵌花朵。实物可见唐金乡县主墓和唐李景由墓出土的花钿。(见图3、4)

 

图4: 唐李景由墓出土的花钿

(图片来自扬之水:《中国古代金银首饰》,故宫出版社)

 

因本身装饰华丽,所以单独为饰居多,可见唐武惠妃墓石椁线刻画和敦煌莫高窟中的贵妇发饰形象(图5、6)。

 

图5:唐武惠妃墓石椁线刻画

(图片来自扬之水:《中国古代金银首饰》,故宫出版社)


图6:敦煌莫高窟第130窟壁画

(图片来自扬之水:《中国古代金银首饰》,故宫出版社)

 

宋时的金钿常见的样式有钿和钗结合的“钿式钗”,这也本是唐式钗的样式。而宋时的“钿式钗”多是一根银条贯穿为横梁,其间镶嵌无数花朵,实物可见浙江永嘉县出土的花卉纹纹银花钿。(图7)

 

图7:南宋 花卉纹银花钿 1983年3月永嘉县下嵊乡山下存出土 永嘉县文物馆藏

(图片选自《错彩镂金:浙江出土金银器》,浙江省博物馆编,石超主编)


《搜山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女子佩戴梳背和花钿式簪子)


展品:镂空金花片 南宋

直径2.4-3厘米不等


展品:镂空金花片 南宋 

直径1.3-2厘米不等


二、耳饰

 

耳饰,今日称有耳环、耳坠、耳钉、耳线之类别。早期的耳饰也有“珰、瑱、璩”等称呼和类目,汉人刘熙《释名·释首饰》曰:“瑱,镇也。悬而耳旁,不欲使人妄听,自镇重也。”推测其为耳坠、耳环之类可悬挂之物。又《诗经·鄘风·君子偕老》中的美人戴“玉之瑱也。”本为玉制的耳瑱。

 

图8:洛阳千秋墓壁画中的女娲图


“珰”应是类似今日耳钉的耳饰,故《释名·释首饰》云:“穿耳施珠曰珰。”汉代的珰,其形制多是细腰形,可直接穿耳佩戴,具体可见西汉千秋墓壁画中的女娲所戴。(图8)



图9:东汉古乐浪出土的琉璃珰和湖南长沙五里牌出土的琉璃珰

(图片来自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海古籍出版社)


同时也可悬挂其他饰件做成耳坠形,据孙机先生考,主要有两种款式:一为在细腰间悬挂,如东汉古乐浪出土的琉璃珰。二是在其中心穿孔穿线系坠饰,如湖南长沙五里牌出土的琉璃珰。(见图9)


但珰类耳饰,汉时多是蛮夷妇女所带,中土亦有流行,如《释名·释首饰》“蛮夷妇女轻浮好走,故以此琅珰锤之也,今中国人效之耳。”

 

图10:广州地区所出的汉代墓葬中可见戴璩者的陶佣

(图片来自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海古籍出版社)


璩,应为环状耳饰。因《山海经·中山经》曰:“穿耳以璩。”又《说文·玉部》:“璩,环属。”在广州地区所出的汉代墓葬中可见戴璩者的陶佣。(图10)

 

耳珰之物在魏晋南北朝仍被女子所钟爱,如曹植《洛神赋》 秦罗敷均耳戴“明月珰”。唐时偶有发现,但根据出土壁画和绘画来看,佩戴耳饰的女子地位均不高或为异域女子装束。如唐昭陵长公主墓壁画中的一副仕女图,其中汉装女子均无耳饰,惟有螺发者穿耳带环,此为昆仑奴。(图11)

 

图11:唐昭陵长公主墓壁画(戴耳环的昆仑奴)


五代和辽戴耳饰之风兴起,如花间词人欧阳炯的《南乡子》小词曰:“耳坠金镮穿瑟瑟”,辽墓中也偶有出现(图12),其整体样式似月牙儿形状,又有摩羯、各式鱼形。

 

图12:摩羯纹金耳环 赤峰市水泉一号辽墓出土

(图片来自扬之水:《中国古代金银首饰》,故宫出版社)


宋时,佩戴耳饰成为女子风尚,宋时流行的样式仍为月牙儿形状,但地位高贵的命妇其佩戴金饰,须摆脱鱼形、龙兴等造型。如《宋史》卷一五三《舆服五》曰景祐三年诏云:“凡命妇许以金为首饰,及为小儿钤鋜、钗篸(簪)、钏缠、珥环之属,仍毋得为牙鱼、飞鱼、奇巧飞动若龙形者。”

 

图13:《杂剧人物图》(图中右一人物佩戴耳钉)


宋时耳饰流行的样式有简单月牙式样和辅以四时花卉、飞仙和化生纹饰的耳环式样。扣针较短者,其佩戴可见宋人《杂剧图》中女伶的耳部插戴(见图13),装饰复杂扣针较长者,其佩戴可参见敦煌西千佛洞第十六窟壁画绘回鹘王妃所戴。(见图14)


图14:敦煌西千佛洞第十六窟壁画绘回鹘王妃所戴

(图片来自扬之水:《中国古代金银首饰》,故宫出版社)


展品:如意云形金耳环 南宋


三、三金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二十“嫁娶”条所列在临安富贵人家嫁女“当备三金送之,则金钏、金鋜(镯)、金帔坠者是也。”

 

1、手镯


手镯是现代的称呼,古时多称为“环”或“钏”、“钳镯”。一般单环的为“环”,曹植《有女篇》有“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大致佩戴的是单环的手镯简单做纹样处理,汉代已有。(见图15)


图15:汉金镯 1956年绍兴漓渚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

(图片选自《错彩镂金:浙江出土金银器》,浙江省博物馆编,石超主编)


多环缠绕手腕或手臂的,宋人词曲里多以“钏”称。如《全宋词》中欧阳修描写越女采莲的一支《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单环的手镯有收口,且有简单装饰处理,扬之水先生称为“钳镯”,临安百市铺中有“钳镯一对”,当为唐人样式。具体实物可见辽代陈国公主墓出土双龙纹和折纸花纹金镯一对(见图16)


图16:辽代陈国公主墓出土双龙纹和折纸花纹金镯一对

(图片来自扬之水:《中国古代金银首饰》,故宫出版社)


宋时的钳镯,有宽窄两种式样,纹饰方面有弦纹和四时花卉纹的装饰。


展品:花卉纹金钳镯 南宋

直径6.1厘米 宽2.6厘米 单只重16.2克

(弦纹、桂花、梅花装饰)


2、帔坠



帔坠本是霞帔底端的压脚,霞帔宋时并不限于婚礼使用,而是作为命妇服饰。


高承《事物纪原》卷三所载:“霞帔非恩赐不得服,为妇人之命服。”北宋时“凤冠霞帔”也作为皇后常服被列入舆服制度,南熏殿旧藏宋宣祖后坐像,其佩戴凤冠霞帔,霞帔下角且系着坠子。(图16)


宋时的霞帔样式以滴珠形居多,偶有圆形和鸡心形,装饰方面有四季花卉、莲花、鸳鸯以及满池娇。(莲花、鸳鸯纹饰)


展品:镂空牡丹花卉纹金帔坠南宋

7.5厘米宽5.5厘米厚1.5厘米重24.67


展品:四季花卉纹金帔坠南宋

9.1厘米宽7.3厘米厚0.4厘米重32.25


展品:鸳鸯莲花纹金帔坠南宋

5.3厘米宽4.3厘米厚0.6厘米重4.81


展品:镂空缠枝荷花纹金帔坠南宋

9.1厘米宽7.2厘米厚0.2厘米重15.41


展品:镂空荷花帘珠纹金帔坠南宋

7.1厘米宽6.5厘米厚0.4厘米重14.29


展品:满池娇纹金帔坠南宋

7.5厘米宽5.6厘米厚0.5厘米重14.98厘米


四、佩饰

 

1、金银佩件——对蝶

 

汉唐以来,佩饰多以玉器为主,宋时金银渐多。其中流行纹样设计的对蝶佩饰曾在南宋风行一时,时名“孟家蝉。”可两边开合,中间系以锁链,便可佩戴,实物在宋墓中多有出土。(见图17、18)



图17:银对蝶佩,南宋,湖州三天门宋墓出土,湖州博物馆藏。

(图片选自《错彩镂金:浙江出土金银器》,浙江省博物馆编,石超主编)



图18:银对蝶佩,南宋,浙江省博物馆藏)

(图片选自《错彩镂金:浙江出土金银器》,浙江省博物馆编,石超主编)


展品:折枝菊花纹蝶形银佩 南宋

展开长9.5厘米 宽10.2厘米 厚1厘米

(因此蝶形佩饰并非对半打开,而是启盖而开,推测其作用可能是装盛胭脂、眉膏之类的随行首饰盒兼佩件使用)


2、金银佩件——狮子

 

展品:折枝菊花纹蝶形银佩南宋

展开长9.5厘米宽10.2厘米厚1厘米


除了对蝶佩饰,又有一款狻猊佩饰,其“卧狮”造型便是为了表现佛经的“狮子奋迅”。


据《泉涌寺不可弃法师传》(《大日本佛教全书》所载)曰:“秦里封王将象献于宋朝,敕使官人伴三人僧,号修多罗、毗尼僧、阿毗昙僧,而华竺异音不得互语。时法师依悉昙,试以梵字,书师子奋迅三昧示之,彼虽有通解色,语互不通。事不获己,以水洒卧旁犬,时起奋迅,以述其情。”


3、银饰片


展品:鎏金仙人骑鸾纹银饰片 南宋

长38厘米 宽16.7厘米 (如意形)


展品:鎏金婴戏银饰片 南宋

长38厘米 宽16.2厘米


下期预告:佩饰部分告一段落,下期详解部分居家陈设器物。





展览:雅趣·匠意——中成堂藏宋代器物

地址: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展览时间:2017年4月28日-2017年7月23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