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 邹和建 谣言粉碎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对于各种健康相关知识越来越关注。但是在面对众口纷纭的各种健康科普时,如何才能从中找到真正有用的信息?如何才能明辨谣言?不要担心,海上名医特地开设“谣言粉碎机”,帮你远离谣言困扰,直指健康真相! 谣言 大豆制品是高嘌呤食物,代谢后会增加血液中尿酸的浓度,因此痛风病人绝对不能吃豆制品。 事实上,有研究表明,大豆制品等摄入量高的人群未见其与痛风发作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据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邹和建教授介绍,豆类食物所含有的嘌呤属于植物性嘌呤,有别于动物性嘌呤,植物性嘌呤经过代谢以后还具有促进肾脏对尿酸的排泄的作用。另外豆制品在加工过程中,会流失大部分的嘌呤,其对尿酸的影响也会大大降低。 什么是痛风? 痛风发作也被称作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结晶在关节处累积沉淀而引起的。突发、红肿、剧痛是痛风的特征,痛风易发作部位为大脚趾关节处、脚脖子、脚背、膝盖、手脖子、肘关节等,表现为痛风石、痛风性关节炎和关节变形、关节畸形等。 为什么会患上痛风? 通常认为大量运动、喝啤酒、大量食用肉类、海鲜和动物内脏等行为可诱发痛风发作。另外,痛风与遗传也有一定关系,目前已经发现存在多个痛风遗传基因。但遗传因素在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主要还是环境因素、饮食因素等。 经现代痛风病学研究确认,痛风的发病与日常饮食存在直接的关系,痛风病的根源在于体内尿酸过高,而大多数人尿酸过高的原因都与饮食习惯有关,终日宴请、喜食生猛海鲜、大鱼大肉,生活富裕如同帝王一般的人群是痛风发病率最高的。因此,痛风也被称为“帝王病”。 痛风病人正确的饮食习惯 1、少吃含有嘌呤的食物。 比如:肉禽、肝脏、海鲜等。多吃一些蔬菜水果。这样有助于降低体内尿酸浓度,防止痛风的发生。 2、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有效稀释尿酸浓度,防止痛风的发生。 3、多吃碱性食物。 诱发痛风主要原因是尿酸浓度升高,尿酸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应多摄取碱性食物,如青梅精,山药、黑木耳等,通过酸碱中和可以有效防止痛风的发生。 4、适当食用鱼类。 鱼类中尤以白带鱼的鱼皮含嘌呤特别高;其他如沙丁鱼、青鱼、大比目鱼、鳕鱼、白鲳鱼、鲈鱼、鲑鱼等所含的嘌呤也不少;而草鱼、鲤鱼、枪鱼和秋刀鱼等所含的嘌呤就稍微少些。 痛风患者的饮食不可局限在对某类食物的绝对禁忌上。正确的做法是计算每日嘌呤总摄入量。正常人每日嘌呤总摄入量为800mg左右,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总摄入量不超过600mg/日。比如,病友若中餐吃了2两瘦猪肉,就必须尽量减少鱼虾或其它嘌呤含量较高食物的摄入,做到每日嘌呤摄入总量均衡,切忌暴饮暴食,总摄入量大幅度波动。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加强平时的沟通交流,海上名医将创建健康生活群,科普发布、专家课堂、线下讲座、健康护理、福利体验等内容都会同步推送到群里,同时大家也可以直接在群里就自己所了解的相关信息互通有无,找到更多拥有同样目标的小伙伴~ 编辑 / 张玉燕
想要知道更多关于痛风的知识吗?可点击“阅读原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