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次大战德军步兵最重要的武器 竟是这款轻型火炮

 冬不拉拉 2017-07-28

使用迫击炮德军士兵

日俄战争期间,日军围攻旅顺要塞。俄国人的阵地居高临下,给日军造成很大伤亡。情急之下,日本人临时制造了一些抛射性武器:口径大概是120-180毫米,炮身为木制,用竹子进行加固,使用黑色火药和导火索。日军炮兵指挥官今泽义雄将其命名为“迫近敌人炮击”的武器——汉字表述的“迫击炮”由此得名。1905年,日本还尝试开发可以长期使用的105毫米口径的铁制迫击炮,但实验失败。

LeGrW 36型50毫米迫击炮

日俄战争的陆战经验受到列强各国的关注。特别是德国陆军。德国人对日本开发的这种简陋的“迫击炮”发生了很大兴趣。日式简易“迫击炮”就原理构造来说,和臼炮差不多,却更为轻便,适合于步兵使用。于是,德国人要求为战斗工兵(德军的战斗工兵类似于前锋步兵)配属类似武器。到1914年,德国战斗工兵拥有了三种迫击炮(德国人当时称之为抛雷器):一种是76毫米口径的轻型迫击炮,可以把4.7公斤炮弹发射到1050米外;一种是170毫米的中型迫击炮,可以把49.5公斤炮弹发射到900米外;还有一种210毫米口径的重迫击炮,弹重100公斤,射程550米。

GrW 69型210毫米迫击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列强军队开始大量配备机关枪,对传统的密集步兵攻击构成了极大的压制能力。当时的评估认为,一挺机枪就可以阻止一个营前进。而德军的迫击炮,则被大量用来压制敌军的机枪阵地。

NBW 40型100毫米迫击炮

德国人用“抛雷器”用得很顺手,于是开始大量制造配备。步兵团内出现了“抛雷器”大队的编制,装备12门76毫米迫击炮和24个掷弹筒;每个师则配备一个重型“抛雷器”连,装备4门240毫米重迫击炮和16门170毫米中型迫击炮。德军的“突击营”也编制了迫击炮连。独立突击连也拥有4门轻型迫击炮。

一战后的1922年,日本陆军参考德国迫击炮,制造出了大正11年式“曲射步兵炮”——之所以不称为迫击炮,是因为这种炮不是炮兵所有,而是归步兵编制。日本陆军的习惯是:无论构造是否一致,配备给炮兵使用的迫击炮,才叫“迫击炮”;而配备给步兵的则称为“曲射步兵炮”。大正11年式“曲射步兵炮”产量不高,后来逐渐被92式步兵炮所取代。这种炮既可以平射,也可以直射。但92式步兵炮毕竟不是专业的步兵迫击炮。30年代后期,日军自己开发出更为成熟的步兵迫击炮,即所谓97式“曲射步兵炮”。但日军的专业步兵迫击炮还是较少,以至于大量使用缴获的中国迫击炮。

Gr.W.34型80毫米迫击炮

至于德军,则在二战前形成以50轻迫击炮为连火力,80中迫击炮为营火力的编制体系。与此同时,德军营团两级又继续保有75-150毫米口径的步兵炮。1943年,德军又模仿苏军编制,给步兵团装备了120毫米口径的重迫击炮。二战期间,德国共生产十余万门迫击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