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日军掷弹筒:日军自己都嫌弃,美军缴获后,拿错姿势闹出笑话

 自然科学追随者 2023-01-12
1904年日俄战争时期,日军攻打由俄军防守的旅顺港。

面对狼奔豕突、不断逼近前沿战壕的日本人,一位名叫尼古拉的俄军官突发奇想,将一门47毫米海军臼炮倾斜装在一种带轮子的炮架上,以四十五度角曲射战壕前的敌人,居然把日本兵炸得血肉横飞。


战后,武器专家们对俄罗斯人的这个小创意颇有兴趣——平射火炮存在射击死角和盲区,重机枪在混凝土工事里又极不灵活,而这种灵活的曲射火力真正启发了对付掩体步兵的新思路。

从此,新世界的大门被打开,颠覆传统的迫击炮诞生于世。

一战期间,世界各国为了打破堑壕战僵局,相继造出了本国的迫击炮。日本则是另辟蹊径,将曲射火力小型化的路子走得更彻底,于1921年研制出了大正十年式掷弹筒。

但这款掷弹筒,并不是适合大规模列装的最终版本。


日本人在此基础上不断升级改造,最终才产生了拥有“膝部发射器”之称的八九式掷弹筒。

掷弹筒和迫击炮同样是依据曲射火力原理造出来的,也同样是走火炮小型化的路子。那么,抗战时期的日军掷弹筒到底是一款怎样的武器,把它放在二战其它战场上又是什么水平呢?

一、膝盖迫击炮:错用就是笑话

八九式掷弹筒的研发时间是1922年,但实际量产的时间却是1932年。

之所以隔了10年,是因为在研发设计过程中,日本发生了関东大震灾,使得设计图和样品毁于一旦,参与设计的工程师们也多非死即伤,所以在后续重新设计实验之后,才正式量产。


早在大正十年式少量投入使用之后,前线反馈过来的故障问题源源不断。与它相比,八九式掷弹筒在精度和射程上提升了一个档次,其定位是填补介于迫击炮和手榴弹之间的火力空白。

八九式掷弹筒按照其功用,可分解为四个部分,从上到下分别是:发射筒、调节机构、击发机构、支撑机构。其中,支撑机构是一个锄梭,使用时将其铲入土中,起到稳定和抵消后坐力的作用。

但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国人并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怎么用,结果还闹出了笑话:

美军士兵在太平洋战争中缴获日本人的八九式掷弹筒之后,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结构,以为是用来抵住大腿膝盖进行发射的,就拿来试了一下。

结果,巨大的后坐力直接把大腿震得粉碎性骨折,“膝盖迫击炮”的大名由来于此。


二、敌国之器,我兼用之

一门八九式掷弹筒实际操作时需要配备三名士兵,分别是一名射手和两名装填手。装填手兼职弹药手,一人携带16枚弹药。

一个熟练的掷弹筒小组,可以在一分钟之内发射25发炮弹。


八九式掷弹筒使用的是八九型五十毫米高爆迫击炮弹,这种炮弹由开放式底座和带螺纹底座插头一体式上身组成,有效射程有260米,最大射程700米。

射程看似不远,但在中国战场上算是非常厉害的火力覆盖范围,我军就吃了日本掷弹筒不少亏。


后来,我军逐渐意识到了掷弹筒的威胁,摸索出了一套对战经验:

八九式掷弹筒由于精度有限,所以一般会在近距离交战时使用。那段距离里是听得到发射声音的,所以只要在听到发射的声音后立刻卧倒,就能有效减少伤亡。

而八九式掷弹筒不仅能发射正常炮弹,甚至是香瓜手雷这样的东西也能往里塞。

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常常用八九式掷弹筒近距离压制美军,同时派出步兵绕侧,把美军打得痛苦不堪。

但这样的战术只在初期奏效,奈何美国人有飞机大炮召唤之术,一听到掷弹筒的声音就拨通无线电。

在火炮、舰炮、航炮等重火力全方位立体打击之下,日军纵使战术再精巧也无力回天。


没曾想,这款由侵略者发明的武器,却在我国军队的手上大放光彩。

经过战争验证,我军发现:若八九式掷弹筒部署在山丘阵地的反斜面之中,用来对付机枪火力点和固定工事特别有效。中国军队甚至仿制过八九式掷弹筒,并将缴获而来的八九式掷弹筒一直用到朝鲜战争。

直到60年代,随着82毫米迫击炮和107火箭炮在解放军当中全面推广普及,八九式掷弹筒才被一股脑地援助给越南。

三、苏德战场:口径才是王者

八九式掷弹筒长608毫米,重4.7千克,口径50毫米。和同时期苏德战场上的动辄十几二十千克的主流迫击炮比起来,看似小型化、轻量化的优点都有了,非常便于隐蔽携带。但八九式掷弹筒能在欧洲派得上用场吗?

答案是并不能。

在苏联和德国军队的配置中,八九式掷弹筒对应的是轻型迫击炮。若要知道其同行类比,看看轻型迫击炮在苏德军中的命运就知道了。

掷弹筒并不是日本特有的武器,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也搞出过类似的东西,例如“37毫米工兵锹迫击炮”。


37毫米工兵锹式迫击炮,以下简称铲型迫击炮,于1939年定型,由米哈伊尔·格里古列维奇设计。

这款武器的设计初衷,是为步兵提供一种比手榴弹稍微强一点的排级火力支援。铲型迫击炮的炮身似握柄、底座似铁锹,战斗间隙还可以兼职工兵铲用来挖掘工事。

铲型迫击炮重2.4千克,最大射程250米,从纸面数据上来看似乎比日本八九式掷弹筒强点。但它存在两个致命的缺陷,一是炮弹杀伤半径太小,威力不足;二是结构过于简单,甚至没有瞄准器,只能凭借经验调整射击角度,操作难度极大。

铲型迫击炮的首次亮相是在苏芬冬季战争中,据说,当由它发射的炮弹打进敌军阵前厚厚的积雪中时,甚至无法爆发。

最终在1941年,铲型迫击炮在一片骂声之中彻底停产,并从正规军的配置里头一笔勾销,库存全部分给了各地的游击队。

德国人也曾研制过轻型迫击炮,最经典的当属GrW36 50毫米迫击炮,这门炮比同口径的日本八九式掷弹筒更重一点,有14千克。

但这类武器无一例外都被冷落了,要么减产,要么干脆停产。究其共同原因,那就是威力不足、杀伤半径太小。

苏德战场是二战各大战场中最为激烈的一部分,大小火炮比的是谁口径更大、射速更快,所以双方用得最多的迫击炮,口径最小也得120毫米。

相比之下,杀伤半径不到20米的50毫米迫击炮在苏德战场上自然是不够格的。

随着战斗的不断升温,为了顺应大局,双方都把轻型迫击炮放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到了1943年,口径没有超过100毫米的炮都不好意思拉到前线。

苏德战争从东欧一直打到中欧,期间大部分战斗是发生在平原上的,那里是大口径火炮和高机动战车的天下,轻型迫击炮的作用微乎极微。

相比之下,城市的残垣断壁才是轻型迫击炮唯一的生存空间。然而,即使是在巷战领域,仍有步兵炮和突击炮在跟它们争夺这片狭窄的天地。

战斗最激烈莫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两军争夺的地面单位已经小到房间,这时候能用得上的武器,只剩下速射武器和匕首了。

四、尴尬的武器:日军自己都瞧不上

和万炮齐鸣的苏德战场比起来,中国战场就要寂静许多。

1944年仅一年,苏联造出的各式火炮就有两万三千多门,炮弹是一亿发,这个数字比全面抗战爆发到日本投降这八年里,中日双方的消耗量总和还多。

更甚的是,到了战争后期,掷弹筒就因为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逐渐被日军士兵不待见了。

在排兵布阵中,炮兵都是放在最后面的,因为火炮属于远程武器,炮兵遭到敌军常规步兵的绕后袭击也难有胜算。

而掷弹筒属于步兵支援武器,其射程没有远到可以远离步枪交战区域,用得不好可能没打几发就被对面的冷枪一下放倒,所以使用起来需要基层指挥的灵活布置。

同时,由于八九式掷弹筒制造工艺不佳,发射筒会因为承受不了膛压而破裂。在使用的时候,一旁的人还要担心炸到自己。

所以,别问八九式掷弹筒放在其他战场是什么水平了,日军自己都觉得不够格。

八九式掷弹筒是典型的为迎合资源匮乏的国情而搞出来的武器。日本资源匮乏,所以侧重打造“精兵”,用高超的操作技术来填补科技不足的沟壑。

另一方面,八九式掷弹筒却需要经过大量训练才能上手,测距、瞄准要啥缺啥,只能跟着感觉走抓住梦的手。

老兵还在的时候,八九式掷弹筒仍不失为一件神器,但到了后面,日军老兵残的残、死的死,迫不得已只能让娃娃兵、学生兵来补充兵源。

八九式掷弹筒的使用门槛太高,和这样的新兵在一起怎么能用好它呢?

因此,比起掷弹筒,二战后期的日军更青睐九七式90毫米步兵炮。

掷弹筒是迫击炮的替代品,只要迫击炮装备充足,就绝不使用掷弹筒。一言蔽之,被苏德嫌弃的掷弹筒却能在亚洲战场上大放异彩,这并不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如果有苏联德国那样强盛的工业实力,日本人何尝不想要两百毫米口径重迫呢?奈何中日战争是一场落后农业国与落后工业国的较量,中国也拿不出口径更大数量更多的火炮回敬他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