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国陆军步兵恢复使用81毫米迫击炮

 王elhuyuz3vqc4 2020-02-11

先来点正经科普的,迫击炮是从炮口装弹,以曲射为主的火炮,广泛运用于战争尤其是山地战和堑壕战,用以配合步兵小队作战,对付遮蔽物后方的目标,为步兵制式火力支援武器。美国陆军于1971年开始该型迫击炮的立项研制,1972年4月完成工程试验,1977年7月定型并命名为M224式。该型迫击炮于1978年开始生产,1979年装备美军步兵连、空中突击连、空降步兵连和海军陆战队,为步兵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

High_demands,_no_pressure,_1-2_prepares_for_Pacific_assignment_150304-M-VS306-008-small.jpg60mm_mortar_round_being_launch small.jpg6th_Marine_Rgt._in_Badula_Qulp_during_Operation_Helmand_Spider_2010-03-03_1 small.jpgDefense.gov_photo_essay_110531-A-3108M-010 small.jpgFlickr_-_The_U.S._Army_-_Paratroopers_hone_trademark_skills small.jpg

USMC-101229-M-6539J-154 small.jpgDefense.gov_photo_essay_100828-M-1558F-160 small.jpgFiring_range_training_121224-A-KM292-011 small.jpgUSMC-110907-M-YP701-005 small.jpg4th_Infantry_Rgt._on_reconnaissance_mission_off_Highway_1_in_Zabul_Province_2010-10-01_1 small.jpgFM 23-90:  M734

M224轻型迫击炮、该型炮炮身长1.016米,全重20.8公斤,采用滑膛结构,炮弹初速237.7米/秒,最大射程3489米,最小射程50米,最大射速30发/分钟,持续射速15发/分钟,是一款性能优异的近战辅助武器。整个M224系统可以分解为M225型炮筒(14.4英磅/6.5千克),M170型支架(15.2英磅/6.9千克),M7型(14.4英磅/6.5千克通常状况下使用)或M8型底座(3.6英磅/1.6千克单手持握时使用),以及M64A1型光学瞄准系统(2.5英磅/1.1千克)。这个迫击炮系统可以在支座或单手持握两种状态下使用,握把上还附有扳机,当发射角度太小,依靠炮弹自身重量无法触发底火时就可以使用扳机来发射炮弹。                         M224轻型迫击炮分为手持模式和炮架模式两种使用模式可分解为炮管、支架、底座和光学瞄准系统,重量轻、结构简单、易于分解携行和组装、射程较远、火力强度大,尤其适合山地作战,这些优点足以成为美军步兵最喜爱的火力支援武器。特别是在阿富汗、伊拉克战场上,到遇到敌人突袭或伏击时,部队可以迅速使用M224予敌迅猛而准确的火力压制,实战效果非常好。美国陆军连队M224火力支援班组构成M224迫击炮可以使用如下型号的炮弹:高爆榴弹:M888, M720,以及M720A1;用于杀伤人员和轻型车辆。烟雾弹:M722,用于制造烟雾或是进行战场标记。照明弹:在夜间作战时为部队提供光源。训练弹: M50A2/A3,训练射手时用,射程很近。红外线照明弹:提供只能被夜视设备观察到的光源。全射程练习弹: M769,提供和正常弹药一样的射程。在实战过程中,尤其是遭遇战时,由于战场地形复杂,M224班组往往来不及清理出架炮的发射阵地,因此多采用手持模式操炮,遭遇了就打,消灭敌人或转移时拎了就走。而在实战视频中,可以看到,M224配用的弹药,尤其是高爆弹药,都采用的是带有风帽的触发引信(看外形款式似乎是M734多功能电子引信,拥有多重保险设置,若要清楚解释,则择机另文详述)。作战时,供弹手只要根据射程需要拆掉不必要的助推药包即可,炮手直接装填炮弹,省去了旧式机械引信上拔去保险针的动作,而引信的安全保险就靠引信头部的这个风帽。原来风帽中有一个涡轮解除保险机构,只有当弹体经过火炮加速后随着气流的带动转到足够高的转速,引信才会解除保险。实战中,供弹手搬运和操作炮弹时并没有小心翼翼、轻拿轻放,足见对该引信的可靠性非常的信赖(M734多功能电子引信出厂设置是近炸模式,炸高3~13英尺)。M720弹药配用M734引信多功能电子引信的四种作用模式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实战过程中,往往并非由于射击角度过小,击针无法激发底火而要通过火炮底部的扳机击发,而是炮手有意把火炮设置成手动击发模式,混乱的近战过程中,维持迫击炮的射击姿态,再装填炮弹,无疑会成为对方的活靶子。因此炮手都是把火炮设置成手动击发模式而非重力下落击发,先在掩体或卧倒姿态下把炮弹装填并下落到炮底,然后再瞄准方位搂动扳机击发炮弹。从这种使用模式来看,很像二战中日本步兵广泛配备的八九式掷弹筒,只不过无论射程、还是弹丸威力,都要强很多罢了。

英国L16 81毫米迫击炮60毫米迫击炮

  英军服役的大多数60毫米迫击炮,如Hirtenberger M6 -640迫击炮,将被封存,并被长期服役的L16A2 81毫米迫击炮取代。英国陆军自2008年以来采购Hirtenberger M6- 640突击队手持型和M6 -895两脚架型60毫米迫击炮,以满足在阿富汗的紧急作战需求,但多数由于经济原因被搁置。英国国防部步兵近距离作战部参谋Haydn Jellard少校于2013年10月份在伦敦举行的国防部关于未来迫击炮系统的会议上表示,一旦驻阿富汗部队缩减完成,加拿大Anglo的81毫米L16A2迫击炮将再次成为驻海外应急部队唯一类型的的迫击炮。

服役年代:1939—1945轻型支援火炮,装备日军轻装渗透部队,伞兵部队,用来提供火力支援,实际是轻型短管81mm迫击炮                                                                               炮管长:820 mm ﹙L7.6﹚、重量:23.7 kg   仰角:﹢45 to﹢85 度  弹种:榴弹,纵火弹,烟雾弹,照明弹、弹丸重量:3.33 kg、初速:180 m/sec最大2000 m

XT81式60毫米手持迫击炮研制时间:1992为台湾军队1992年自行研制的一种手持式小口径迫击炮。该炮无炮架,座钣极小,是为突击兵或特种战斗部队提供的一种有效的近战火力支援武器。                                                                                                                           口 径 60毫米、最大射程 1093米、最小射程 100米、高低射界 45至85度(一般射击)、15至45度(必要射击)、方向射界 360度、射击方式 落击式或扣击式两种,并有保险装置全炮重 6.9公斤、炮身长 0.65米、炮全长 0.84米(含底盘)、座饭直径 0.165米、弹种 高爆弹、黄磷烟幕弹、照明弹

M38式107mm迫击炮  初速重型榴弹302m/s、轻型榴弹 263m/s
最大射程重型榴弹 5150m、轻型榴弹6300m、最小射程800m、射速15发 /min、              炮身长 1670mm、内膛结构滑膛、高低射界45°∼80°、方向射界 3°
炮身重72kg、炮架重34kg、座钣重 56kg、战斗状态全重.. 172kg、行军状态全重340kg
弹种杀伤爆破榴弹;发烟弹、重型榴弹 9kg、轻型榴弹 7.9kg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将大炮视为战争之神的苏联可以说将炮兵战术应用到巅峰的国家了。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在炮兵装备的生产上可以说相当重视,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整整生产了83.4万门火炮!这些火炮组成了数以百计的炮兵部队,将无数的炮弹向法西斯的头上狠狠的砸上去,为卫国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

▲卫国战争中,一队红军迫击炮班组正在使用PM-37型 82mm迫击炮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而在这惊人的83.4万门火炮的产量中,有34.8万门是迫击炮。相比同期的德军迫击炮产量只有6.8万门。这使得在卫国战争中,迫击炮构成了红军步兵的主要火力组成部分。事实上迫击炮是一个性价比非常高的武器,一个炮管,一个支架和一个基座就可以发射,结构非常简单。并且迫击炮主要是滑膛炮,炮管寿命非常长由于炮膛压力非常少,使得迫击炮的炮弹是非常便宜的铸铁炮弹。加上重量轻,操作难度小,使得迫击炮可以在卫国战争中大量装备。

▲苏军在二战中装备的迫击炮种类十分繁杂,口径小有工兵使用的铁锹式37mm迫击炮(图上),大有M1943年式 160mm迫击炮(图下)

                                                                                          苏军在排级迫击炮拥有50毫米PM -40迫击炮,在营级拥有82毫米PM-41 迫击炮和107毫米 PM-38迫击炮,而在团级则拥有120毫米 PM-38迫击炮。迫击炮基本涵盖整个步兵部队,让苏军在一线战斗相比德军拥有更强大的火力支援。而在这数量种类众多迫击炮,笔者个人认为苏军在二战装备最实用的当属120毫米 PM-38迫击炮。

             ▲120毫米 PM-38迫击炮在常规迫击炮的口径中口径已经非常大了,PM-38在卫国战争中是一款非常实用而又强大的武器,首先它全重仅重280千克,炮弹才重16公斤,射程就达到了5,700米,炮弹威力和122毫米榴弹炮相当。但是重量却比122毫米榴弹炮轻太多了(122mm M30型 榴弹炮全重2,450千克)▲120mm PM-38的所以机械构件的拆解图, 120mm PM-38结构并不复杂,由炮身、炮架、基座、观瞄装置组成▲在汽车牵引状态下的PM-38,通常会与装有20枚弹药箱一起被牵引▲120毫米迫击炮的弹药主要是OF 843型 杀伤爆破榴弹,全弹重16.6公斤,装药1.4公斤,杀伤半径非常大,可达到34米,这也是PM-38威力之所以让人满意的一点不过由于F 843型榴弹的质量较大,所以装填的动作要求比较高,要求双手一定要扼住炮弹的定心部,尾翼向下。当定心部滑进炮膛才可以松手。▲在编制上,每一个红军步兵团都有一个装备4门120毫 米的53人迫击炮连,但是迫击炮依然使用马匹运输,所以拥有5辆马车来运输PM-38 120毫米迫击炮、PM-38以及后来改进生产PM-43迫击炮,因为强大的火力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们都是苏军主要火力支援武器,在战后PM38/43还参加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甚至在叙利亚战场还可以见到PM-38/43的身影

▲德国人在缴获了120mm PM 38迫击炮后,前线部队对其威力赞赏有加。(德军缴获命名 Granatwerfer 378 (r))德军意识到德军缺少这种轻便的大口径武器,立刻着手仿制PM-38(制式命名 (Granatwerfer 42)在1943年-1945年一共生产了8461门迫击炮,同时为其生产了5373000发炮弹,是少有的德军缴获后使用如此之多的武器,在另一个方面证明了120 毫米 PM-38的成功

日本陆军穷要看跟谁比。跟美军比,那全世界其他军队都是穷鬼。可要跟中国比,我觉得兵员超过200万,堪用火炮457门(1935年陈诚发布陆军整理报告,全国全军共有炮567门,其中110门老旧不堪需废弃)的中华民国陆军是没有资格笑话日本陆军穷的。近代迫击炮的雏形就是在日俄战争中出现的,俄军首先发明用来轰击战壕中的日军士兵,日军也曾试制迫击炮,但尚未成功战争就已结束。其后日军也曾仿制多款国外迫击炮。从大正时代开始,日军开始装备国产迫击炮,直至战败陆续有新型号投入使用。那么为什么日军没有大规模使用迫击炮呢?原因当然不是因为穷。其实迫击炮与身管炮相比属于廉价武器,它太简单了,主体就是一根炮管一个带击针的座钣,连脚架都不是必须的。卫国战争苏联最困难的时候,前线部队申请火炮补充很困难,但迫击炮管够。而迫击炮的主流是滑膛炮管,膛压又不高,拿根无缝钢管都可以做土制迫击炮的炮管,八路和新四军都曾在敌区走私无缝钢管做此用途。所以迫击炮才是真正的穷人武器,抗战中的国军师没有山炮的也能装备数门82毫米迫击炮,而八路也能用迫击炮创下击毙阿部规秀的战果。日军没有大规模使用迫击炮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日本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装备体系,近距离有掷弹筒,中距离则使用步兵炮。日军92式步兵炮非常轻便,可以大角度曲射,同时又能提供直射火力。早期日军的想定是北进苏联,因此非常看重与苏联摩托化部队作战时的直射能力。而在战场上,92式步兵炮拿不下的目标往往呼叫联队的山炮或更高层加强的榴炮、加农炮支援。在中国战场上,大多数时候中国军队的火力无法和这套体系对抗,因此缺乏改进的动力。另一方面日军中保守思想非常严重。在日军传统认识中,迫击炮只能曲射,对点目标效果不好,且发射速度太快,不符合其节约资源的传统。以至于出现高层动用行政力量制止在军队中全面推广迫击炮的咄咄怪事,这也是战争初期日军中少见迫击炮的主要原因。但迫击炮的优势毕竟是行政命令无法阻挡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所依仗的火力体系受到西方军队强力压制,不得不转而投向简单易用的迫击炮。参加南洋作战的部队大量增配迫击炮;而在江南水网地区,日军也逐渐以迫击炮替代大队编制的步兵炮;在华北山地作战的治安师团和独立旅团,迫击炮更几乎完全替代了步兵炮的位置。在日军中,90毫米以上的迫击炮归属于炮兵武器,90毫米以下的则归入步兵武器,称为曲射步兵炮。这也反应了传统思维的根深蒂固。

掷弹筒能发射掷弹筒弹和手榴弹、掷弹筒其实就是一种超轻型迫击炮。这种武器非常简单,编制只需要两人,日军将其装备到班一级。侵华战争中常见的大正十年式和八九式重掷弹筒,有效射程为190—700米。日军一个中队装备8—12门,甚至超过轻机枪数量。除专用的掷弹筒弹外,掷弹筒还能发射手榴弹。如果从掷弹筒这个概念上说,日军反而是二战中装备迫击炮密度最高的军队。 2、十一年式曲射步兵炮

老式的底板设计

大正十一年式曲射步兵炮于1922年研发成功并投入生产。口径为70毫米,炮弹由炮口装填,火绳拉发,射速20发/分,最大射程1550米。该炮设计比较老式,采用整体式底板和支架设计,方向射角有限。全重65千克,也比较笨重。

二人短距抬运状态

该炮投产后曾与十一年式平射步兵炮以1:1的比例编入步兵炮中队,但在92式步兵炮服役后即从一线师团中淘汰。侵华战争开始后,该炮主要装备二线部队和伪军。但海军特别陆战队因为无法在滩头拖曳92式步兵炮,只能以该炮作为主要支援火力。

十一年式曲射步兵炮在战斗中

战争中后期,日军不得不正视廉价迫击炮的作用,因此十一年式曲射步兵炮一直使用到战争结束。

3、十四年式重迫击炮

十四年式重迫击炮

大正十四年式重迫击炮口径274.4毫米,采用整体式底板,装有驻退、复进机,发射120千克炮弹,射程约2400米。虽然在研发时要求具备野战重炮的机动能力,但实际上更类似于老式的攻城臼炮。该炮重达3吨,加装炮车后更达4吨之重。炮弹需使用滑车装填。

十四年式重迫击炮炮管放平状态

该炮生产数量较少,“一二八”淞沪会战时曾被移交海军并投入作战。

4、九零式轻迫击炮

虽然名为轻迫击炮,但九零式口径达150毫米,发射20千克炮弹,射程约2000米。该炮外形已近似现代迫击炮,但仍安装了驻退复进系统,因此重量达到530千克。

该炮于1931年正式定型,但图纸立刻被以秘密武器名义封存。“九一八”事变时8门样炮被移交海军,于“八一三”淞沪会战时投入战斗。

九零式轻迫击炮产量过少,目前我没有它的照片。

5、九四式轻迫击炮

九四式轻迫击炮线图

九四式轻迫击炮口径为90.5毫米,系仿制法式布朗德81毫米迫击炮,并增大口径制成。因为口径与后坐力增加,同样安装了驻退复进机构,全重159千克。该炮最大射程3800米,射速20发/分。

值得注意的是九四式轻迫击炮是为了毒气战需要而专门研制的,在使用中以毒气弹为主,爆破弹为辅。其口径也是依据毒气弹毒剂装药量确定的。可以说是欠下了中国军民累累血债的武器。

赤身裸体的鬼子炮兵

实战中九四式轻迫击炮归类为炮兵武器,编入36门制迫击炮大队与军级野战毒气队配合作战。后期九四式轻迫击炮也编入各旅团,配合山、野炮压制中国军队阵地。

6、九六式中迫击炮

九六式中迫击炮

该炮口径为150.5毫米,系与九四式轻迫击炮同时开发的重型迫击炮。在研制中同样考虑到毒气战的需要。于1939年正式定型。

射击状态

运输状态

该炮由于安装了驻退复进机构,重量高达722千克,远远超过山炮的重量,最终生产量只有两位数。因此最终决定以九四式轻迫击炮作为毒气战标准装备。日军遂进一步开发了较为轻量化的120毫米迫击炮。

7、九六式重迫击炮

从布局来看该炮就不是野战火炮

十四年式重迫击炮的后继型号,口径为305毫米口径,射程4100米,炮弹重达346千克。研发中虽然要求该炮具有野战重炮的机动性,但最后的形制基本就是一门攻城臼炮。该炮放列重量12吨,装上炮车后重量为20.5吨。从射程上也能看出该炮几乎无法在野战中使用。

九六式重迫击炮线图

九六式重迫击炮于1938年定型,只生产了一门,在其试验期间曾送往上海在“八一三”淞沪会战中参加战斗。

8、九七式曲射步兵炮

九七式曲射步兵炮

九七式曲射步兵炮是日本第一种广泛装备的步兵支援迫击炮。该炮系仿制法式布朗德81毫米迫击炮开发,于1938年定型,1939年开始装备部队。

该炮推出时,日军已在中国战场上饱尝国军迫击炮炮火,因此推行阻力比以前大为减小。但该炮试验期间仍在日军内部引起激烈争论,最终保守势力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决定以九七式曲射步兵炮全面替换92式步兵炮。九七式曲射步兵炮编入步兵大队的大队炮小队作为步兵支援火力使用。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加南方作战的部队发现在热带雨林环境中只有迫击炮能够伴随部队行动,对九七式曲射步兵炮的需求激增。海军也索取了九七式曲射步兵炮图纸,命名为三式8厘米迫击炮,安装在舰艇上作为辅助反潜武器使用。

九七式曲射步兵炮阵地

驻南洋日军重视该炮的原因之一是,该炮与美军使用的M1式81毫米迫击炮同源,两者炮弹完全通用,利于补充。而国军所用的自产82毫米迫击炮也是仿制法国布朗德迫击炮而来,但国军在口径上留了个心眼,扩大了1毫米。这就使得紧急情况下,国军迫击炮可以使用日制炮弹射击,但日军却无法装填口径更大的中国炮弹。这也许是在中国战场上迫击炮没能完全替代步兵炮的原因之一。

9、九七式轻迫击炮

九七式轻迫击炮

九七式轻迫击炮口径90.5毫米,于1943年定型,是九四式轻迫击炮的改进替代型号。九七式轻迫击炮去除了驻退与复进机构,全炮重量减轻到106.5千克。但又配置了一个木质底板供松软地面和强装药时使用,加上底板全炮重量即达到173.5千克,比九四式还重,这种减重也让人无语。

座钣与木质底座

安装座钣与木质底座状态

九七式轻迫击炮大量应用于太平洋前线,据说中国战场南方战线也曾大量使用该炮,甚至超过联队山、野炮的重要性(此点尚需进一步考证,因为该炮常与九七式曲射步兵炮混淆)。

10、九七式中迫击炮

九七式中迫击炮

九七式中迫击炮口径150.5毫米,同样是九六式中迫击炮的改进型号。该炮去除了复进助推机构,为适应一般战区和通行条件不良地区,开发了长、短炮管两种类型。其中短管型重量为232.5千克,长管型重量为342千克,但长管型同样配备了一具370千克重的木质底板,加起来全重几乎和九六式相等,同样令人无语。

长短炮管对比

两种大小的座钣

座钣与木质底座搭配

短管型虽然减重比较成功,但射程也降低到1600米左右。日军还想进一步缩短炮管、减小底钣尺寸开发试制九九型短中迫击炮,射程更是降低到700米。后来日军自己也意识到150毫米口径重武器火力范围竟仅相当于掷弹筒过于扭曲,所以转而开发新的120毫米迫击炮。

贝里琉岛缴获的九七长管型

两种类型的九七式中迫击炮都被编入迫击炮联队,在各条战线担任支援火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11、九八式五厘米投掷机

九八式投掷机

九八式投掷机是1939年定型的一种工兵用迫击炮,口径50毫米,全重84千克。可用于发射炸药包、长柄炸药、爆破筒等多种超口径弹药。用于破坏铁丝网等障碍物,也可用于施放烟幕,或在进攻前压制敌强固阵地。该炮可将炸药包抛至400米外,爆破筒抛至260米外。

九八式投掷机及弹药

实际装填状态

1938年该投掷机在进攻长沙的作战中投入试用,证明简单易用,其超口径炸药对阵地的破坏力巨大,多次掩护日本步兵成功突破。其后被投入量产并广泛装备日本工兵部队。

12、九九式小迫击炮

九九式小迫击炮实物

九九式小迫击炮线图

分解状态

九九式小迫击炮是专供突击队和伞兵部队使用的轻型迫击炮,口径81毫米,与九七式轻迫击炮通用弹药。该炮射击方式类似于掷弹筒,炮口装填后用木槌敲击击发机发射,射程只有650米,也与掷弹筒同级。但由于采用制式81毫米炮弹,威力远超掷弹筒。

13、二式十二厘米迫击炮

二式十二厘米迫击炮

二式十二厘米迫击炮口径为120毫米,于1943年定型,射速15发/分,射程4200米。与以往的日本重型迫击炮一样,该炮采用两种发射方式,既可由炮口滑落击发,也可装填后用木槌敲击击发机发射。该炮全重260千克,减重效果比较明显,射程也达到了正常标准。

二式的一大用途是超口径发射航空炸弹

这样发射

或者这样发射,总之是半疯了

该炮拟装备本土决战机动打击师团的迫击炮联队,编制为36门。并打算用其替换现有师团中的九七式曲射步兵炮、九二式步兵炮、四一式山炮,但均因迅速战败而未能实现。日本还曾打算进一步开发可由汽车牵引的机动式十二厘米迫击炮,但最终因为并非急用而停止开发。

该炮还被安装在陆军航母“神州丸”以及预定改建为航母的陆军特殊油船上,作为前射型反潜武器。

该炮至投降时总产量约750门。

14、试制四式重迫击炮

四式重迫击炮行走状态

属于二战末期的狂想之一。用四式履带车背负一门300毫米三式迫击炮,全套武器重14.5吨,其中炮身重1.5吨,时速40千米/小时。炮弹重170千克,射程3150米。

因为后坐力巨大,该炮射击时需要将火炮滑动到后方位置,炮尾坐盘着地,同时连接支撑柱。装弹采用自动装弹机炮口装填。

四式重迫击炮射击状态

因为该炮既复杂又昂贵,且需要补给车等辅助装备配合,而且当时喷进炮(火箭)已实验成功,因此该炮最终未被采用。

以上应该算是一个按时间排列的比较完整的日系迫击炮介绍了。

但仍不敢说没有脱漏,而且还有一些被命名为臼炮的,以及后期一些采用迫击炮形制的火箭发射器没有归入其中。

日军虽说在战争前期不重视迫击炮,即使到后期生产和装备量也有限,但绝非没有迫击炮或者愚蠢到完全认识不到迫击炮的作用。

另外还要指出一点,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普及率、后勤补给能力和装备补充能力都是远远无法和日军相比的,任何武器性能对比都不能脱离这三个现实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