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是用来探索世界的金丝雀, 不是拍摄了照片,而是被照片所击中

 玉韫珠藏 2017-07-28

“我的照片的所有东西都与现实融合,

是一种将某物获得生命的途径。

谈摄影时可用到“拍摄”这个词,

用摄影机“拍摄”就像是用枪“射击”。

但对我来说拍照不是“射击”而是被“射击”。

我被射中了,我这个人的全部时间线都在照片中复活了。

所以我觉得,照片使不朽时间与不朽生命复活,

它代表的不是已经终止的时间。

如此,我自己也被牢固地嵌在照片里了。

——志贺理江子


志贺理江子Lieko Shiga

1980年出生于日本爱知县,

2004年在英国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取得艺术新媒体本科学位,

2008年获得了木村伊兵卫摄影奖,

2009年获得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无穷奖/新人奖。


《piano》系列

志贺理江子应该属于天才型摄影师,

16岁接触相机,18岁就以弟弟为演员拍摄了一组《piano》,

画面中男子赤裸上身,做出弹钢琴的动作,

而并没有钢琴,指尖还发着因碰击发出的光芒,

由此奠定了她的语言风格:虚构与真实的结合,完成想象的超越,

理解看不到的真实。

她此后的作品一直都在这条主线上完成。


《piano》系列

志贺理江子04年毕业于伦敦大学切尔西艺术设计学院,

在入学的第一年,因语言障碍,与他人沟通都成问题,

她几乎一直都呆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做作品,很少与人交流。

在强迫自己与人交流之后,她完成了《杰奎斯明早看见了我》,

邀请的拍摄对象都是自己所住公寓中的邻居,

包括自己的室友杰奎斯。

她将自己的屋子全部铺满黑布,

邀请邻居来拍摄肖像,最后展出了其中120张作品。


《杰奎斯明早看见了我》

毕业后,她从伦敦南部搬到东部的政府公租房,

在这里又拍摄了《黛米恩法院》、《莉莉》(Lilly)两部作品,

这次的拍摄对象依然是她居住社区中的邻居,

不过拍摄地点由室内搬到了室外,

她同样用黑布覆盖了一整面墙,

如强迫症一般邀请所有邻居前来拍摄,

最终《莉莉》展出了80张作品。


《莉莉Lily》系列

在这组作品中还依稀能看出她受到影响的作品的影子,

《茱莉亚》(Julia)直接呼应着南·戈尔丁的自拍像,

不同的区别是人物的表情,茱莉亚的笑容让画面的气氛异常诡异,

让人产生多种想象,赋予了画面更多的意义。

志贺理江子剥去人、物、景“日常”的外衣,

将不确定性带入画面,用异样来描述日常,

从而超越了异样,也超越了日常。

《莉莉Lily》展览现场

志贺理江子关注拍摄对象,要与之建立联系的执念,

一直存在于她的作品中,

《金丝雀》(Canary)是她受邀往来于日本仙台、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新加坡等地时创作的作品,

因为她从小看到屋子里打开水龙头就有水出来,

按动电钮灯就会亮这些“自动”的事情并不符合自己身体非“自动”的这一现实,

所以她认为自己生活在虚幻的谎言当中。


《金丝雀Canary》系列

当她得到第一台自动相机时,

便感到摄影如同一场偷窃行为,

而改变这一暴力行为的方法便是与拍摄对象建立直接的关系,

使彼此的意识相互沟通与交流。

为此她向潜在的拍摄对象发放了问卷:

“對你而言,最明亮的場所和最黑暗的場所是哪里?”

在搜集到答案之后,她绘制了一份摄影地图,

使她的摄影和此地的人们发生了联系,

她的旅途,旅途中所遇到的人、物、景、都使她和当地发生了联系,

这是一场有预谋的邂逅,

正如她的摄影,在规划和构建中完成。


《金丝雀Canary》系列

金丝雀这一意象来源是在17世纪的英国,

人们发现金丝雀对一氧化碳的敏感度要比人类高很多,

所以会在矿井中放一只在笼中的金丝雀,

当金丝雀开始烦躁或昏迷时,人们还有足够的时间逃出矿井。

这明确的表示了她对死亡的关注,

在这一作品集中,有《冠》、《约拿破裂鲸腹》这样的暴力作品出现,

也有《花洞》、《蓝墓》这样死亡意象的作品。

与此同时,也能看出她对于拍摄照片的一瞬

与照片中过去、现在、未来等时间维度的思考。


《金丝雀Canary》系列 展览现场

纵观整组作品与其说她用构成摄影这一方式来模糊现实和想象,

倒不如说她用此种方式把自己投射到了照片中,

由照片来保存她此一瞬间的生命。

正如她自己所说,

身体只是一个媒介,

我的腹中住着一只金丝雀。

摄影是她用来探索世界的金丝雀,

不是她拍摄(shoot)了照片,而是被照片所击中(be shot)。


《金丝雀Canary》系列 展览现场

凭借《Lily》和《金丝雀》,

志贺理江子获得了2007年第33届木村伊兵卫奖。

次年年底,她对摄影有了新的认识,

她认为自己要和被摄者进行更深一步的接触,

建立更为亲密的联系,于是她回到仙台,

在宫城县开始寻找住处,当到达北釜村时,

被迷人的松树与海岸所吸引,

在得到村长的许可后成为了“北釜村专属摄影师”,

住在松林中,拍摄村中祭祀、节日的同时,也进行其它的创作。


《金丝雀Canary》摄影画册

经常有村民来请她拍摄一些私人的照片,

有天一位老奶奶请她来拍摄自己的遗像,

真正的触动了她,为什么要摄影?照片真的重要吗?

如何让这里村民真正的进入她的摄影中,完成自己经历的历史?

带着这样的心情她开始触摸和感知这片领域。

她去每家拜访,倾听他们过去的故事,

了解当地的历史,探寻他们家庭物品。

《开垦的肖像》即是照片中老人的父亲在北釜开垦时的故事带给她的灵感,

为此她真的挖了一颗被砍伐后松树的根,

当挖出一半时,发现根好像心脏的血管一般,

地下的部分还活着,充满生机,

于是拍下了心脏一般悬在空中的树根,

而根的另一部分被切断放置在给她讲故事的老人胸前,

这张合影就如同老人的父亲化身为心脏形的树根与他同在。


《螺旋海岸》系列

同样的,《螺旋海岸》也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地图,

但这张被命名为《表现我和摄影的关系的地图》是一张黑白照片,

画面中一人用树枝在海岸画着一圈圈的螺旋,

而志贺理江子则在画面上画下了一圈圈的红色和绿色,

并标示着“时间”“写真”“过去现在未来一直存在着”

“安静的空间”“图像的领域”等,

这张照片是《螺旋海岸》的核心。

空间的静止,时间的永恒,

都在这张照片中出现,画面中心的一团黑色,正是摄影的靶心,

当摄影师击中它时,自身也被定格在了黑色的中心,

如同被黑洞吸入一般,而时间则是一圈一圈的螺旋,

无有始,亦无有终。

这片静止的空间,是她构建的一个想象中的现实,

而存在其中,会启发我们的想象与感知能力。


《螺旋海岸》系列

3-11日本海啸发生后,

志贺理江子再次回到北釜村,

作为独立艺术家,

她搜集在海啸中散失在各处的照片,

放在村民活动中心由人认领。

这一过程中,她开始确认了照片的价值——“从废纸到挚爱的亲人”。

海啸过后萧瑟的场景让她对空间产生了怀疑看似空的空间中又存在着什么呢?


《螺旋海岸》展览现场

她细数海岸大大小小的沙砾、石块,

给他们扑粉、打灯、拍照、编号,

希望找到组成大地的元素,

而当这些小沙砾大石块被刷上粉后,

有的像人脸,有的像鱼,有的像心脏,

这些最终易被观者辨别出来的形象,

都和观者本身发生了联系,成了一面镜子,

让视线在照片中向深处进发。

这些石块的照片也同时呼应了北釜居民的肖像,

在漆黑的背景中,

在各种色彩的光线里让每个照片中的居民成了演员,

照片就是他们的舞台,如同能剧一般,

他们在摄影中回到历史,回到一种想象之中。


《螺旋海岸》摄影集

与JeffWall等前辈的剧画摄影(Tableau)不同,

志贺理江子的摄影虽然是搭景布光导演完成的,

但她在拍摄中选择了选择性的开放,

就如同相机的暗箱接受些许光束一般,

她的作品接受了被摄对象投射来的生、死、爱、恨与故事,

正如中平卓马(日本著名摄影师)所说

,不是我拍摄了他们的照片,

而是他们让我拍摄。

选择了抓拍,选择了接受,

这正是志贺理江子照片中不确定性的美妙之处,是她最动人的本质,

因为这样的存在,摄影才变成了快乐的事,

观者才会被一张张黑洞般的照片吸引,

放射出自己的想象,和她一起完成对看不见部分的感知。

文字/李达

《螺旋海岸》系列


《螺旋海岸》

《螺旋海岸》摄影集

《螺旋海岸》展览现场

《金丝雀Canary》系列

《金丝雀Canary》系列

《金丝雀Canary》展览现场

《Blind date》系列

《Blind date》系列

《Blind date》展览现场

《莉莉Lily》系列

《莉莉Lil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