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草简约发展史

 家有学子 2017-07-28
一、行书的内在划分

行书是一个比较难定义的字体,它很边缘,表面上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书写过程中在结体和用笔的变化上都有极大的自由空间,这相近于楷书,也相近于草书。

含有楷法较多的,我们通常将其称为'行楷”,含有草法较多的则称为'行草”。

 

 

二、章草的产生

行草产生的基础是日常书写的便捷需要,当然也有信息密码的传播意义。

行草书几乎同时产生于汉代。隶书是汉代的正体字,早期的草书是章草,而章草是伴随隶书的应急'俗体”。二者都具有自己的优劣势。正规的隶书端正清晰,容易辨识,但是书写不便,办事效率极低;章草笔画简约,连笔比较多、书写快速、但是一般不容易辨认。

 

而在当时,简牍的书写是主流形式,在书写场景和日常需要的限制下,人们在书写过程中就急需要一种这样的字体,既可以书写方便,又容易被人们辨识

 

大约到了东汉时期,顺帝和恒帝时代,在章草的影响下又产生了一种新的“俗体”,它是在快写隶书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既打破了隶书平整严谨的书写结构,又不像章草那样简约笔画,过多连缀,在用笔上也比较随意活泼,相当的自由。

作品当中,字体的大小、正斜、长扁都互相穿插书写,这就最初的行书,是一种容易书写、容易辨识的日常实用书体。

 

三、最早的名家墨迹

行书从萌芽期开始便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得到了快速广泛的发展,同时对于楷书和草书的形成和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中,名家墨迹最古老的要数西晋陆机的《平复帖》。

 

《平复帖》书写于西晋,是传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有“法帖之祖”的美誉。

陆机《平复帖》被评为九大“镇国之宝”。现藏故宫博物院。

作者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墨色微绿。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其字体为草隶书。

这为以后的行书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比如三大行书之一的《兰亭序》就出现在不远的东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