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英帝国这个最著名的首相,上位靠的却是自己的绝世辣妈?

 快活林88 2017-07-28


作者:毅品文团队阿猩,无授权禁转!

在一战期间,大多数我们耳熟能详的二战知名将帅,均是低级军官或士兵,要么在西线战壕里吃土,如戴高乐,蒙哥马利,莫德尔等;要么在阿尔卑斯山麓吃雪,如隆美尔,舍尔纳,墨索里尼,甚至还有被发配到西伯利亚地去吃沙子的斯大林同志,但正如动物庄园里所说“所有动物都是平等的,可是有的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有一位二战领袖,由于出身显赫,从战争开始,便高居庙堂之上,成为一系列战役的推动者,但由于自己的失误与志大才疏,结果在开战两年之后,也老老实实的去蹲了一阵子的战壕。当然经过蜻蜓点水般的“锻炼”之后,他很快就又被召回朝野。他就是二战时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丘吉尔。



(丘吉尔的母亲,可惜丘吉尔的颜值全不似其母亲)

早在开战前六年,年仅34岁便荣登海军大臣的宝座,当然不是由于他的能力强到没朋友,他出生于大英帝国赫赫有名的大户人家—马尔博罗公爵家族,其九世祖即是在布伦海姆击败路易十四军队的马尔博罗.丘吉尔;他的父亲伦道夫.丘吉尔官拜财政大臣,与大名鼎鼎,传说中操控全球的第一代罗斯柴尔德伯爵是密友,一度是首相的热门人选,只可惜英年早逝;而其母珍妮.热罗姆则利用家族余荫与个人魅力,在英国上流社会交际圈如鱼得水,处处留情,甚至传闻威尔士王子,也就是日后的爱德华七世,和“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公子,都曾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作为根正苗红的贵N代,又有绝世辣妈为其左右逢源,这位命中注定的“人生赢家”从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毕业之后,其人生立马进入快车道;唯一的磨难,莫过于在布尔战争期间被俘虏后,脱狱逃生,回国之后,代表英国保守党参选的丘吉尔于1900年顺利当选议员,时年26岁。



(左为1900年的丘吉尔,右为1904年的丘吉尔,这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随后他官运亨通,历任殖民地事务部次官、商务大臣、内政大臣、海军大臣,一战爆发后,这位丘公子以为终于可以撸起袖子加油干了,于是于1914年8月1日,在收到“德国已经对俄国宣战”的电讯后,他迫不及待的自行下达海军总动员令,第二天才得到内阁追认,而直到8月3日,英国才正式对德宣战。

本来他期待开战后,可以在浩瀚的大洋大施拳脚,结果德国人知道自己的实力不足以与英国公海舰队决战,便避战不出。无敌是如此寂寞,百无聊赖的丘吉尔,或许是太想进步了,开始琢磨起在战争中,寻找其他的事情来干,于是他把目光瞄向了陆战战场。

尽管在列日碰了一个硬钉子,但准备充足,训练有素的德军,其攻势从总体上看,堪称“横扫千军如卷席”,而协约国军队则“千军万马避灰袍”,节节败退。10月初,英吉利海峡沿岸重要港口安特卫普陷入困境,丘吉尔自告奋勇,亲率两个水兵旅想力挽狂澜,但实际上比利时政府已经下决心放弃这里,因此2500名并未经过足够陆战训练的英国水兵,大多白白被德国人俘虏,只有少数人溃逃到中立国荷兰,一时间,舆论哗然,大家都说他是个浪费宝贵资源的败家子,但丘吉尔振振有词的辩解道,他至少为联军争取到了一周,这让联军有足够的时间保卫加莱与敦刻尔克。

当然,鉴于海军大臣年轻有为,交点学费实属正常,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何况随着战火的扩散,几千条人命实在不值一提了;仅仅战争第一年,协约国与同盟国均折兵百万,在西线形成僵局,双方每推进一码,都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丘吉尔于1914年圣诞节前夕曾提出疑问:“难道除了把我们的军队送去啃佛兰德的带刺铁丝网以外,就没有其它的办法吗?”大英帝国的征途应该是星辰大海才对。

正当协约国的高级统帅,绞尽脑汁思考在西线发动新的攻势,以图打破僵局时,丘吉尔提出了一个惊天的脑洞:利用大英帝国的海军优势,从达达尼尔海峡上的加利波利半岛登陆,既可以打垮奥斯曼帝国,又可以打通与俄国的海上交通线。他清楚自己资历尚浅,便请了一位身经百战,见多识广的长者,为其摇旗呐喊,他就是七十四岁的海军部第一海务大臣约翰·费希尔爵士,经过多方切磋,加上英军在西线实在太不争气,几次攻势被证明只是徒劳的浪费生命,于是从3月开始,以英军为主的联军开始在加利波利登陆。



(加利波利战役中澳大利亚人冲锋,丘吉尔希望打破西线堑壕战的方法,是在加利波利开辟了另一场血腥的堑壕战)

但血淋淋的现实,让丘吉尔知道自己“图样”了,加利波利战役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军事灾难,差不多有五十万协约国士兵被运到加利波利,伤亡人数在百分之五十以上。远征军包括四十一万英国部队和七万九千法国部队。英国伤亡人数共计二十一万四千,法国为四万七千。丘吉尔本人在回忆录中写道(这场战役是)“介于萨拉托加和新加坡之间,英国人遭受的最惨重的失败”。

这下丘吉尔摊上大事了,连德高望重的费希尔都被迫辞职,朝中谁都保不了他,一直看他不顺眼的阿斯奎斯首相,干脆把丘吉尔踢出内阁,丘吉尔一怒之下,投笔从戎,当然作为天潢贵胄,名门之后,他可不用从当大头兵做起,而是一开始就申请做旅长,不过英国陆军可没有任他折腾,而是授予他临时中校的职务,担任皇家苏格兰燧发枪团的营长。在他担任营长的这段时间,皇家苏格兰燧发枪团未曾参加过任何战斗,一直驻扎在后方,当然这不能说丘吉尔怯战,在这段时间里,他自己就组织了多达36次深入“无人区”突袭、摸哨的行动。



(丘吉尔与他的士兵们,一个正经八经的英格兰营长,指挥一帮苏格兰士兵)

丘吉尔在西线仅仅待了两个月(1916年1—3月)大概觉得丘公子在前线锻炼的差不多了,生怕长此以往,被磕着碰着,有个三长两短实在没法交代,于是他被连忙召回了英国,1917年7月,自由党党魁劳合·乔治宣布任命丘吉尔为军需大臣,这个差事太适合喜欢冒险与创新,经常脑洞大开的丘吉尔了。



(人在家里坐,爹从天上来,刚刚年满四旬的丘吉尔,头发都愁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