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何涛262tm518s7 2017-07-29


海南藏族自治州


 海南 即 海南藏族自治州。

海南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总面积4.6万平方公里,辖共和、贵德、贵南、同德、兴海5县和龙羊峡行委,共有41个乡镇,自治州政府驻共和县。海南州位于著名的青海湖之南,故名海南,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素有'海藏通衢'之称。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面积

    4.6万平方公里

  • 外文名称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Hainan

  • 人口

    44.17万人(2010年)

  • 别名

    海南州

  • 方言

    兰银官话藏语

  • 行政区类别

    自治州

  • 气候条件

    高原气候

  • 所属地区

    中国青海省

  • 著名景点

    青海湖、龙羊峽水库、贵德古城

 


历史沿革

折叠远古时期

海南地区远在7000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海南各民族人民在这里繁衍生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古朴精深而独具特色的历史文明,使其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折叠封建时期

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金城郡设河关县,辖今贵德、共和东部地区,受'护羌校尉'节制。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置西海郡,其辖地包括今共和、兴海两县的大部分地区。南梁大同六年(540年),吐谷浑国王夸吕在今共和县石乃亥乡建都伏俟城,海南地区均为其属地。此后,曾数度为吐蕃属地。元至元八年(1271年)设贵德州,辖今贵德、共和部分地区,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河州路管辖,其余牧区各地则直属中央宣政院'吐蕃等处宣慰使司'管辖,称必里万户府。明洪武八年(1375年)在贵德县置归德守御千户所,辖今贵德、贵南、同德及黄南州的部分地区,属陕西都指挥使河洲卫管辖,其余地区则属答司麻万户府和必里卫管辖。17世纪初至雍正初年属和硕特蒙古政权,清雍正二年(1724年),在今贵德县设钦差总理蒙古番子事务大臣公署,管理今海南州在内的广大牧区,后经奏准迁往西宁。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归德为贵德;公元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置贵德厅、设扶番同知,辖今海南及黄南部分地区。

折叠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以后,1913年改贵德厅为县,1915年北洋政府在青海改变建制,海南地区归甘边宁海镇守使和蒙番宣慰使管辖。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设青海第五、第七行政督察区。青海建省后于1929年、1935年、1939年先后设共和县、同德县、大河坝设治局、1945年大河坝设治局改为兴海县。

折叠解放后

1949年9月今海南地区解放后,相继建立了贵德、共河、兴海、同德4县人民政府。

1953年7月,由贵德、同德两县划出部分地区建立了贵南县。

1953年9月30日,政务院批准设立海南藏族自治区,12月6日正式设立,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共和县恰卜恰,辖共和(原共和县藏族自治区恢复为县,驻恰卜恰)、贵德(驻河阴镇)、贵南(由贵德县南部设置,驻拉曲)、兴海(原兴海县藏族自治区恢复为县,驻大河坝)、同德(原同德县藏族自治区恢复为县,驻尕巴松都)5县。

1955年6月5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区据宪法规定改为海南藏族自治州。

1958年兴海县由大河坝迁驻子科滩。

1959年将同德县划归果洛藏族自治州,原属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多县划入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驻地迁茫拉。

1962年同德县由果洛藏族自治州划回海南藏族自治州,将玛多县划归果洛藏族自治州;至此,海南藏族自治州辖共和(驻恰卜恰)、贵德(驻河阴)、贵南(驻茫拉)、同德(驻尕巴松都)、兴海(驻子科滩)5县。

1979年3月随龙羊峡水电站的建成,成立龙羊峡办事处(1988年改为龙羊峡行政委员会),为州政府派出的县级机构;至此,海南州共辖共和、贵德、兴海、贵南、同德5县和龙羊峡1行委。

2002年,撤销龙羊峡行委;至此,海南州共辖共和、贵德、兴海、贵南、同德5县。

2001年1月9日,撤销贵德县河西乡,设立河西镇。撤销贵南县拉乙亥乡、设立并命名为茫曲镇;撤销过马营乡,设立过马营镇。撤销同德县巴水乡,设立并命名为尕巴松多镇。撤销共和县恰卜恰乡,并入恰卜恰镇;撤销倒淌河乡,设立倒淌河镇。撤销兴海县大河坝乡,设立并命名为子科滩镇(迁至子科滩);撤销河卡乡,设立河卡镇

2006年8月,经青海省政府批准,海南州乡镇行政区划将原有的40个乡镇(其中29个乡、11个镇)调整为36个乡镇(其中21个乡、15个镇):撤销共和县英德尔乡,设立塘格木镇,镇政府驻地迁至原塘格木农场场部所在地塘格木,实行镇管村体制;撤销共和县东巴乡,并入恰卜恰镇;撤销贵德县常牧、东沟两乡,合并设立常牧镇,镇政府设在原东沟乡政府驻地周屯,实行镇管村体制;撤销兴海县曲什安乡,设立曲什安镇,实行镇管村体制;撤销兴海县桑当乡,将桑当乡的桑当、明星、夏塘、野马台4个村划归兴海县唐乃亥乡,并将桑当乡的切卜藏村划归兴海县子科滩镇管辖;撤销同德县唐干、谷芒两乡,合并设立唐谷镇,镇政府设在原谷芒乡政府驻地谷芒,实行镇管村体制。

折叠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海南州人民政府住所地:共和县恰卜恰镇,海南州辖共和、贵德、贵南、同德、兴海5县和龙羊峡行委,共有41个乡镇。

区划面积人口
共和县16050平方千米12万2966人
同德县6494平方千米6万4367人
贵德县3600平方千米10万1771人
兴海县13158平方千米7万6025人
贵南县6593平方千米7万6560人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的统计公报 *

折叠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折叠土地资源

海南总土地面积为44546.21平方千米,其中各类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如下:牧业用地(包括天然草场、人工草场、饲草饲料地)35045.20平方千米,占78.67%;农业用地(包括农耕地、果园)975.87平方千米,占2.19%;林业用地(包括乔木林、灌木林苗圃造林地)1842.79平方千米,占4.14%;水域面积(包括河流、湖泊、水库)2981.55平方千米,占6.69%;城乡居民占地及道路占地(城镇居民点、工矿企业占地公路)235.93平方千米,占0.53%;难利用地(包括沙漠、盐碱地、沼泽地、裸岩石砂地、冰川雪山)3464.88平方公里,占7.7%。上述表明,农业用地、林业用地比重小,牧业用地面积较大,难利用地占有相当的比例。

折叠水电资源

黄河在州境内横贯五县,干流长411.3公里,干流水域落差大,跨度窄,水量丰富,是黄河水利电力资源的'富矿区',电力蕴藏量900万千瓦;境内黄河流域主要支流水电蕴藏量约60万千瓦。该州境内修建及规划修建的干流梯级电站有龙羊峡、拉西瓦峡、羊曲峡、班多峡、尼那等。

折叠矿产资源

海南藏族自治州截至2009年海南共发现各类矿种42种,占青海省已发现各类矿种125种的33.6%,其中已探明资源储量的有30种,占全省已探明资源储量矿种的28.6%,上《资源储量表》的有22种,占全省上表矿种的20.1%。以铜、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探明资源储量分别为108、17、35万吨,占全省探明资源储量的51%、8%和12%,矿石品位较高,共伴生元素多,可选性能良好。以金、银为主的贵金属成矿条件好,已列入全省资源储量表,成为具有较大潜力的重要矿种。

折叠生物资源

境内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尤其各类药材分布很广,主要有:冬虫夏草、甘草、雪莲、大黄、淋黄、羌活、秦艽、黄芪、杜鹃、枸杞等20余种名贵草药,年产冬虫夏草1.8万多公斤。野生动物白唇鹿、麝、野牦牛、黑熊、雪豹猞猁、石羊、盘羊水獭、旱獭等;名贵禽鸟有:天鹅斑头雁、草原云雀百灵雪鸡马鸡、石鸡等。

折叠编辑本段地理环境

折叠位置境域

海南州位于青海省东部,东与海东地区和黄南藏族自治州毗连,西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接壤,南与果洛藏族自治州为邻,北隔青海湖与海北藏族自治州相望,因地处著名的青海湖南部,故名海南。地理坐标为东经98°55′--105°50′,北纬34°38′--37°10′,东西宽260千米,南北长270千米,面积为4.45万平方千米,占青海省总面积的6.18%。

折叠地形地貌

海南州在地貌分区上属柴达木--湟中海拔盆地大区,青海东部中海拔盆地分区,青海湖--共和中海拔盆地小区。海南呈北西西--南东东向之盆地与山地相间的格局,由北而南依次为青海湖盆地、青海南山中起伏山地,共和--贵德盆地,河卡山中起伏山地,兴海--同德盆地,蘑菇山--桑赤岗大起伏山地。在这种近东西向起伏相间的格局两端,西为北北西--北西走向的鄂拉山大起伏山地,东为西山--扎马日岗中起伏山地,这种基本地貌的形成,是基于地质构造山断块抬升的山地与山间断陷盆地的差异性升降运动,以及共和盆地东西两侧各存在一个近南北向的构造带。山地是海南主要地貌类型,面积占海南陆地总面积的42.3%,丘陵及残山占海南陆地总面积的11%;中海拔平原和台地占海南陆地总面积的46.7%,其中河谷阶地为12.4%。

境内陆形以山地为主,四围环山,盆地居中,高原丘陵和河谷台地相间其中,地势起伏较大,复杂多样。海南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最高海拔5305米,最低海拔2168米。

折叠气候特征

海南州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区。其特征是大气稀薄,干旱少雨,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候温凉寒冷,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凉爽,秋季阴湿多雨,冬季漫长干燥。全年平均气温在4℃左右,以温凉寒冷气候为主。

折叠编辑本段人口民族

折叠人口

2009年12月底,海南总人口为449240人,比1949年89914人增加359326人,增长399.6%,每平方千米9.92人。在总人口数中,其中共和县133698人、贵德县106766人、贵南县75434人、兴海县72912人、同德县60430人。海南城镇人口为11.32万人,占总人口的25.2%;农牧业人口33.6万人,占总人口的74.8%;城乡男性人口22.73万人,女性人口22.19万人,分别占人口的50%和49.4%。性别比例为102.4。

海南2009年共出生人口6070人,出生率为14.16‰;死亡人口1974人,死亡率4.16‰;自然增长率9.55‰,比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分别下降了11.99‰、2.6‰、9.39‰。

折叠民族

海南州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 1953年,海南只有7个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8.53%,汉族占25.07%,回族占5.18%,蒙古、撒拉、土、哈萨克族占1.22%。2009年,海南有民族21个,其中藏族人口282815人,占总人口的62.95%;汉族124196人,占总人口的27.65%;回族32211人,占7.2%;土族4930人,占1.1%;撒拉族1193人,占0.3%;蒙古族3362人,占0.7%;满族237人,占0.05%;其他少数民族296人,占0.07%。

折叠编辑本段交通运输

以州府所在地恰卜恰镇为中心,国道为109线,214线、省道西久线为主骨架,州、县地方道路为脉络,内同黄河两岸五县,迈40个乡镇的'四横'、'三纵'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截止2009年底,海南通车里程达7089千米。其中:国道411千米,省道1074千米,县道700千米,乡道981千米,村道3825千米,专用道98千米。国道109线'西宁倒淌河'一级公路,214线'倒淌河至恰卜恰'二级公路全面贯通。

折叠编辑本段经济

折叠综述

2013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117.12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9.35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57.32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30.45亿元,增长9.8%。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14.4%、54.2%和31.4%,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3、4.9和2.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254926。

折叠第一产业

2013年海南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9.55万亩,比上年减少1.1万亩,下降0.8%。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5.20万亩,下降7.0%。其中:青稞下降7.7%,小麦下降3.8%,马铃薯下降1.2%。油料播种面积42.67万亩,增长8.6%。蔬菜播种面积3.25万亩,增长6.6%。2013年粮食产量13.55万吨,增长10.6%。

2013年海南育活仔畜208.30万头(只),比上年下降6.0%,仔畜成活率93.8%,与上年持平;成畜死亡6.93万头(只),下降24.3%,成畜死亡率1.4%,下降0.4个百分点;年末草食畜存栏472.03万头(只),下降2.7%;草食畜出栏226.52万头(只),下降2.3%,草食畜出栏率46.7%,持平;草食畜商品率40.7%,下降1.1个百分点。

折叠第二产业

2013年海南全部工业增加值36.36亿元,比上年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22亿元,下降2.2%。按经济类型分,规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下降11.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下降0.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41.7%。按规上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0.0%;重工业增加值下降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55%。

2013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2.49亿元,比上年增长49.1%;农副食品加工业0.37亿元,下降26.4%;食品制造业0.32亿元,增长23.6%;纺织业0.49亿元,下降23.3%;医药制造业0.85亿元,增长83.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0.58亿元,下降18.6%;电力热水生产和供应业26.42亿元,下降5.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70亿元,下降2.5%。

2013年海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7.69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实现利润1.19亿元,下降14.4%。

折叠第三产业

2013年海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8亿元,比上年增长14.0%。按销售地区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32亿元,增长14.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16亿元,增长13.8%。按行业分,批发业消费品零售额2.90亿元,增长17.2%;零售业14.04亿元,增长13.4%;住宿和餐饮业2.54亿元,增长12.3%。

2013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42亿元,比上年增长8.9%。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0410公里,增长5.9%。

2013年邮电业务总量达3.04亿元,增长15.1%。其中:邮政业务量0.11亿元,增长8.0%;通讯业务量2.93亿元,增长15.4%。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0.16万户,增长5.7%;固定电话用户3.04万户,增长5.5%。

2013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1.59亿元,比年初增加10.25亿元,增长8.4%。其中:单位存款余额75.62亿元,比年初减少0.14亿元,下降0.2%;个人存款余额54.81亿元,增加10.07亿元,增长22.5%;财政性存款余额0.98亿元,增加0.22亿元,增长29.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2.85亿元,增加17.83亿元,增长50.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3.14亿元,增加5.61亿元,增长31.9%;中长期贷款余额28.88亿元,增加11.52亿元,增长66.5%。

2013年保险公司保险保费收入1.30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寿险保费收入0.42亿元,增长15.0%;财产险保费收入0.88亿元,增长24.8%。2013年保险赔付额0.53亿元,增长61.3%。其中:寿险赔付额0.04亿元,增长11.4%;财产险赔付额0.49亿元,增长68.2%。

折叠编辑本段社会

折叠文化事业

2013年末海南共有艺术专业表演机构1个,图书馆事业机构6个,文物事业机构6个,群众文化事业机构6个。年末海南投入公共文化重点项目建设资金3.54亿元,开展各类文艺演出158场(次),周末广场文艺演出146场(次),文化三下乡活动达140场(次)。

折叠医疗事业

2013年末海南拥有乡级以上公立医疗卫生机构63个。其中:综合医院6所,中藏医院4所,中心血站1所,卫生监督所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卫生院40所,村卫生室428个。共开设病床2144张,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4.7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5人。2013年海南孕产妇、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44.4/10万、10.57‰、12.04‰。

折叠教育事业

2013年海南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39所(寄宿制中小学65所,在校生57681人),在校学生92142人。其中:小学53所,在校生43093人;中学20所,在校生26699人;幼儿园262所,幼儿园在园幼儿17951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生21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生4378人。海南教职工总数5948人,拥有专任教师5120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100%,学龄儿童入学率99.6%,初中阶段净入学率达到89%。

折叠科技事业

2013年海南开展科技培训68期,培训0.6万人(次)。培训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科技带头人0.1万人(次),开展科普宣传活动20次,宣传人数达0.4万多人(次),发放科普知识各类宣传资料2万份。

折叠社会保障

2013年末海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3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8.25万人,参保率为91%;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8948人,参保率为78%;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98万人,参保率为99.98%;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5.85万人,参保率为98.0%;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6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1.53万人;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1.92万人。2013年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32092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牧民36083人。

折叠编辑本段旅游

日月山

'草原门户' 日月山和'百海屏风',是青藏高原农牧区的天然分界线。夏天,日月山东、西两面的景色截然不同,故有'过了日月山,又是一重天'之说。

青海湖

该州北部,面积为4,6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9米,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和内陆湖

倒淌河

月山西行10公里,有一条'天下江河皆东去,唯有此水向西流'的小河就是倒淌河,其河畔建有倒淌河小镇,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且地处青藏公路的要塞,其附近有黑城子、察汉城等古迹。

原始森林

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丰富,而且山清水秀,是待开发的旅游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