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莆仙风俗·大暑

 邈思遐想 2017-07-29

暑,热也,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大暑则热气犹大也。地处沿海的莆田地区,在大暑这一天大肆朵颐热性食物,怎么吃成了莆田人过节的重头戏。其中,啖荔枝和吃温汤羊肉堪称最经典的搭配。

节气意义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三伏”中的“中伏”前后,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也较为频繁。

 根据大暑当天高温与否,有不少预测物候的农谚,如 “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 “大暑热,秋后凉”; “大暑不热,冬天不冷”等。

莆仙民俗

大暑节气的民俗主要体现在吃的方面,这一时节的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如粤东南地区就流行吃仙草消暑。另一种是讲究以热治热。比如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来“过大暑” 。

吃荔枝。荔枝,是莆田四大名果之一,富有营养价值,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而大暑当天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有人说大暑吃荔枝,滋补赛人参,尤其是莆田当地荔枝,堪称荔枝中之极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家乡的荔枝最为鲜甜,莆仙记忆,远行的乡愁。

食温汤羊肉。温汤羊肉,是莆田独特的风味小吃。据说,明代中期,兴化有一户以宰羊为生的人家。那一天,他刚刚宰好一只硕大的山羊,准备上市叫卖,忽传倭寇来犯的消息。他来不及多想,急急忙忙把那只羊放进一个盛着沸汤的木桶里,用锅盖捂上,放些稻草伪装,全家就逃难出门了。第二天,倭寇退兵了,他和家人从山中回家,饿得不行,突然想想木桶里还有一只肥羊呢。于是,把羊捞出,用刀切开,居然成了熟食,全家用来充饥,感到这种羊肉味道美极了,不带一点腥味。从此以后,他就如法炮制,做出温汤羊肉,上市叫卖,饮誉四方。吃时,把羊肉切成片片,肉肥脆嫩,味鲜可口。营养学家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认为羊肉在三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必然全身大汗淋漓,这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有益健康。

吃米糟。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据说可以“大补元气”。现米糟不常见,这一习俗有渐行退化之势,此时,莆仙地方新米已出,有的乡村还以蒸米糕替之。

现在莆田大暑节气,亲友之间还常有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礼品的习俗。

中医养生

冬病夏治。时值大暑,炎热的程度到达高峰,在家或外出都要注意防暑降温。同时,大暑也是一年中阳气最盛之时,运用饮食的营养作用养生益寿,还是减少疾病、防止衰老的有效方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三伏天注意防暑,应尽量减少室外活动时间,多饮水,食清热降温食物,如饮绿豆汤,吃西瓜等。绿豆有清热解毒消暑的作用,西瓜富含水分,清热解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