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国风光(2706)绵阳三江十景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7-07-29

祖国风光(2706)绵阳三江十景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绵阳三江湖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人工城市湖泊,自从建起后,以库区为中心,周围环境优美,一直是绵阳百姓心中的骄傲。今年,7月上旬库区将开通游轮航线,受委托,与我的老师,绵阳才女,原文联党组书记陈竖琴,以及四川旅游业为数不多的MBA高材生,绵阳市旅游局副局长晋超一道,对三江十景进行概念化设计,方便导游解说,加深游客对绵阳了解……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1、唐楼凌霄越王楼.


位于绵阳市游仙区的越王楼矗立于龟山之巅,始建于唐高宗显庆年(公元656年-661年)由时任绵州刺史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贞亲自督造,是其州衙建筑中的标志性作品唐史称,在皇族诸王中,李贞以“才王”闻名,曾担任过唐中宗太子太傅。为了加大对西南边疆的开拓和对少数民族的控制,绵州地处西南战略要地,所以,在高宗显庆(公元655-661)年间,封授越王李贞为绵州刺史。

    堂堂皇室亲王作地方官,其气派之显赫可想而知。据杜诗详注,李贞来任先建王宫(即州府)后修高楼,意在以楼助王宫的气势。楼高十丈富丽堂皇,其规制、风格以及琉璃瓦等建筑材料的采用,在当时的西南地区绝无仅有,充分体现了大唐盛世的气象和一代帝子的豪华。加之古楼临江倚山高入云霄,气势非凡,所以百年之后来到绵州诗圣杜甫仍然为之深深震撼,写下了《越王楼歌》: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间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自此,绵阳形成了一个传统:天下文人学者仕宦名流,凡来绵州者必定一登越王楼,吟咏记胜。李白、杜甫、李贺、李商隐、陆游等历代名人题咏越王楼诗篇多达154篇,可谓“一座越王楼,天下诗文越王楼经历唐、宋、元、明,毁于清乾隆初年。2001年绵阳市重建越王楼,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学术支持之下,一座充分体现盛世唐风的越王楼再次矗立于原址重建的越王楼由于其厚重的人文底蕴和最大程度的还原古楼风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楼”之一。

越王楼蝉联东山,临江屹立,以其建筑风格和尽览城市全景的独特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碧水寺融为一体,堪称三江第一景。

 

2、五桥流碧

 

三江景区内共有座桥梁,每座的建筑风格,成桥历史皆有可圈点之处。其中尤以东方红大桥、富乐大桥以及新建的一号桥最特色。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1)东方红大桥。


东方红”,富于独特历史符号的名字。它不仅仅是“绵阳城涪江第一桥”,而且所有中国人的强国梦——“两弹”研制紧密相关。上世纪60年代,随着党中央“大三线”建设决策的实施,中国工程物理院迁至綿阳地区,东方红大因此诞生。这座桥于1967年7月1日投入使用,正式结束了绵阳人几千年以舟为桥的历史由于时代风尚,当时的大桥基本只具备交通承载功能。1999年大桥改造拓宽,长…米的大桥以汉白玉栏杆,栏杆上的浮雕绵阳的历史典故为内容,不仅雕刻精美,而且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厚重人文。桥两端左偎越王楼、碧水寺,右现代城市摩天楼群,大桥还安装了灯光瀑布.夜幕下红蓝绿三色光瀑布犹如彩霞霓裳,与越王楼交相辉映,成为市民十分喜爱的。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富乐弦歌(富乐大桥)。


与东方红大楼同样安装了五彩水瀑的还有富乐大桥。富乐大桥又名彩虹桥。因江水清澈,桥既有长虹卧波的大气,又有淑女对镜的妩媚。由上游向下看,彩虹弓,远处南山上的南塔若箭,箭在弦上,大有穿云之势。而从湖中或两岸观桥,彩虹桥又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垂空而下的一根根拉绳宛若琴弦,流动的车辆像一支支拂琴弦的桥上则华灯像一枚枚闪亮的音符,演奏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乐章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3)、玉带凌风(1号桥)


1号桥位于三江流域中段,是全国首座人车分离的S型大桥,造型独具特色,仿佛一条玉色绸带,凌风舞动于三江之腰.大桥左连白云古洞,群山逶迤,满目苍翠;右接国家级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区过去式绵阳粮仓,现在是风景如画的绵阳现代产业聚集地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3铁牛镇水。


    此景点以滨江广场铁牛雕塑为中心,包括整个广场景观。

    一只健硕的大铁牛盘腿卧在广场上,昂首怒目眺望着涪江上游绵阳城的“镇水铁牛”。这只铁牛在绵阳名气很大,滨江广场因此被市民称铁牛广场。涪江是嘉陵江重要支流,农耕时代涪江水量十分丰沛,它哺育了绵州两岸,也让古绵州人吃尽了洪水的苦头。据史记,绵阳城历史上曾经历过次特大洪灾。《绵阳县志》:“乾隆三十六年,川督阿尔泰因绵阳城被洪水冲刷,奏请移驻罗江。”这次洪灾后果严重,使绵阳人口锐减,经济大衰退,为了祈禳水患,老百姓集资打造了一只铁牛安放在涪江边,曰“镇水铁牛”。但是,良好的愿望并不能代替现实,岁月流逝,洪水几度泛滥,镇水铁牛也被冲得无影无踪。解放后,政府拿出有限的资金,动员社会人力资源,几十年来在三江两岸筑起几十公里长的堤坝,但水淹城区的事仍然时有发生。直到20世纪之交前后,当地出重手花重金,重新打造了几处关键河堤,这才使城市真正避免除水患。

        我们现在看见的这只镇水铁牛,立于21世纪元年,仿制那只不知去向的老铁牛,只是比老铁牛放大了若干倍,铁铸,中空是只四川农村常见的水牛,昭示着我们从农耕文化走来。水既是我们生命的源泉,又给我们带来麻烦,利用好它,是市民们的心愿,也是老铁牛的心愿。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4城中鸟岛


“万鸟朝林”景观主要集中于三江汇合处的中脊岛。绵阳市民热爱三江,热爱三江的一草一木一翎一尾,因此尽量三江湖位于城市中心区,却仍然成为候鸟的栖息地。从湖滨湿地、到江心中脊岛,都是鸟儿们的乐园。每当冬季来临,上万只红嘴鸥从新西北利亚迁徙,蔚为壮观。而三江六岸的市民自发到江边喂鸟,形成人鸟相亲的和谐美。目前区有数百种鸟类,包括沙秋鸭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三江汇合处的中脊岛是各种鸟类的繁衍之地,一年四季每到飞曦、落霞时刻,这里都会出现万鸟朝林的奇观。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5龙拜南山。


   “宝塔镇河妖”,一直是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因此水流湍急的涪江沿岸历来有很多镇水塔,而矗立于南山峰巅的古塔正即是其中之一。据史,南山古塔初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塔有九层,呈六角状。现在的南塔下半身为清代建筑,上半身为现代修复现在看到的南塔为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部分毁后的再次修复。

涪江水来自雪宝顶,水势汹涌像一条奔腾的巨龙,南山如中流一柱,平缓了水势,所以人们看到涪江龙一到南塔下立即变得温顺起来

而有了三江湖之后,三江水都汇于南塔之下。如今登山而望,绵阳三江恰似三条鳞色各异、情态各异的龙在向着山纳头朝拜。涪江水气势磅礴如一条苍龙,由羌山深处逶迤而来的安昌河波澜不惊仿佛一条青龙,而从北部丘陵地区流来芙蓉溪水则细流涓涓则似一条小黄龙。置身山顶,观望三龙聚首,蔚为壮观。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6湖滨曙色


从南山脚下到三江大坝的涪滨路,是一条长8达公里的湖滨景观大道,大道旁是绵阳最著名的高档住宅区。景观大道分上下两层,以古木参天,花草烂漫,亭台楼榭的湖滨公园为间隔,上层为人行堤岸,杨柳拂风,人水可亲。下层双向四车道,将防洪、交通、和观赏水景融为一体,是市区最为幽静的休闲游治之处。此路段所处的位置原塘汛镇,是古代传送军队军事情报的驿站,又是历史上绵州“粮仓”宝地,现属于国家级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绵阳机场便在境内。这里不仅幽、静、深、美,曙色如画。也是绵阳经济建设的一块热土和“梦工厂”,绵阳科技城建设的一道曙光。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7、万顷琉璃。


“湖光万顷净琉璃,返照灵山正遍知。三江湖面宽阔,目前我国最大的人工城市湖泊之一。湖水清澈,波澜不惊。和大自然形成的五湖相比,少了些汹涌波涛,却自有一种从容的浩瀚泛舟向三江匣壩而去,宽阔的波光粼粼,万顷琉璃,令人叹为观止。尤其在朝阳夕晖之际,佇立于左岸千年古刹白云洞寺眺望湖山,不仅湖面金光闪闪,而且湖畔的城市仿佛被佛光笼罩,如梦如幻。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8、涪翁钓



这是一处尚待开辟的文化遗址,具体位置可置于建设中的湿地公园。

史志记载:“涪翁避王莽乱隐居于涪,以渔钓老,工医,亡姓氏。”这位因避乱而隐姓埋名的一代医学圣手不知来自何方,由于他住在涪江畔而被呼为“涪翁”。涪翁精于针砭之术,“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而效”他的医术与医德是通过徒孙,东汉著名御医郭玉,才为后世所闻。岁月悠悠,针灸圣手涪翁成为一段难以考证的神奇传说,直到1993年我市出土国家一级文献西汉“人体经脉漆雕”,这件漆雕模型作为中国人体经络学理论最早的实物资料,证实了绵阳是我国中医针灸学、经络学说重要发源地之一。

    涪翁隐居绵阳,行医、垂钓终其一生.后人感怀涪翁,把他江畔结茅处命名为“渔涪村”。相传今绵阳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附近惠泽堰进水口处岸边有一长约7米宽约3米颜色微黄的巨石名“黄斑石”,便是涪翁垂钓之处。如今三江水鸟嬉戏,柳摇曳,无论是烟花三月时节,而是烟笼寒水之际,处处都可以体会到涪翁钓烟的意境,为我们欣赏今日秀美三江平添了思古之幽情。

    而在涪翁垂钓的不远处的涪翁故园处正在修建的湿地公园,相信这里又将再现渔涪村的胜景。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9、东津古渡。


    东津古渡位于古绵州城东芙蓉溪汇入涪水处,(现白云洞下,根据市政规划,附近已经开始修建虹云桥,连接沈家坝、桃花岛),是自汉代以来涪江上十分繁荣的一大码头。据《三国志》载:公元211年,早有图蜀之志的刘备受成都刺史刘璋之邀率两万大军入蜀,即在东津渡口上岸,与刘璋欢会于东山,从而留下了《三国演义》中“涪城会”的历史传奇。自古以来东津一带盛产银鳞鲂鱼,因此这里也是漁人漾舟之处。唐代诗圣杜甫客居绵州时,曾写下《东津观打鱼歌》《又观打鱼歌》咏叹东津漁景:“绵州江水之东津,鲂鱼鲅鲅色胜银。渔人漾舟沉大网,截江一网数百鳞。”

 漁歌相和乐,征帆日边来。东津古渡作为三江十景不仅以勾起游人思古之幽情,还能让游人观打魚、品鲂鱼,体味唐风佳肴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绵阳三江十景解说方案

10、富乐踪。


     富乐山,原名东山,因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与刘璋欢会于此。被诸葛亮“三分天下”的《隆中对》指点迷津,早有图蜀之心的刘备,登高尽览蜀中物饶民丰,不仅满心欢喜,一语双关地举杯赞叹“富哉!今日之乐也!”富山因之得名。

     富乐山因其重峦叠嶂云遮雾绕,山林幽深泉水泠泠,汉唐以来即为道家炼丹修道、仙人出游留迹之所,东汉道士李意期炼丹修道的岩“冷源洞”至今犹存,“游仙”之名也因此而来。相传三国时,关羽被害,悲愤的刘备领兵出川为之报仇。为占卜胜败,刘备从富乐山追到青城山,苦寻李意期仙踪。李神仙也许早已知道悲剧的结局,始终对刘备不置一词。所以富乐山与蜀汉王朝的关系也象富乐烟霞一样,神秘莫测。

    如今在三江湖中欣赏这座充满神秘和传奇的青山,既可听英雄们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故事,又可追忆神仙们神秘缥缈的传说,该让游人何等神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