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绵阳:一座越王楼,半部文学史

 老刘tdrhg 2018-01-14

绵阳:一座越王楼,半部文学史

“一座越王楼,半部文学史”这是越王楼的美誉,也是绵阳科技城的一张历史名片。

越王楼,前后历时十年,千年前的大唐越王楼于2011年11月,终于以恢弘的气势,重新耸立涪江畔龟山上,与“东阁(富乐阁)、西亭(子云亭)、南塔(南山塔)、北楼(越王楼)”形成山水园林城市格局。高达99米的越王楼大气磅礴,直耸云霄。

绵阳:一座越王楼,半部文学史

文献记载,越王楼古称越王府,由唐太宗第八子越王李贞督建。楼高10丈(滕王阁高9丈、黄鹤楼高6丈、岳阳楼高4丈),历时3年,耗银50万两(其范围延伸至今天的碧水寺、东绝厂、电视塔、市三医院一带),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攀至顶层,可北望剑门关,72峰隐约可见;向西可望岷山雪山;东南则可将绵州美景尽收眼底。富丽堂皇的越王楼吸引了千余年间的著名文人骚客登临,留下著名诗篇150多件。算得上“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阳:一座越王楼,半部文学史

走进重建后的越王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长16米、宽10米的浮雕墙上,用欧体简化字精心雕刻的《重建越王楼记》;飞流而下的瀑布景观更让人叹为观止,如临仙境;登临主楼顶,往下俯瞰,东方红大桥穿流如梭的车辆、市中心高层建筑、科学家公园等主城区景观尽收眼底;抬头望天,可觅仙踪;廊、亭、阁、榭、台,让人仿如“梦回大唐”。

绵阳:一座越王楼,半部文学史

诗圣杜甫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来到绵州,他这样写道: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间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绵阳:一座越王楼,半部文学史

绵阳:一座越王楼,半部文学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