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虢氏源流考略

 风舞三湘 2017-07-29

  虢氏是以国为氏的姓氏,源自虢国。

  虢国是西周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与其他诸侯国不同的是,见于文献记载的虢国从一开始就有两个,其国君分别是虢仲与虢叔。二人为周王季的儿子,周文王的弟弟,同任文王卿士,文王常“孝友二虢”,“谘于虢”(《国语·晋语四》)。周武王伐纣得天下后,分封仲、叔于西虢、东虢(一说封虢仲于东,虢叔于西)。“东虢在荥阳,西虢在雍”(《汉书·地理志》)。后又衍出南虢、北虢、小虢,号称五虢。

  虢国在西周和东周初期,历代国君世袭并兼任周王朝卿士一职,称为虢公。穆王时虢城公,位列三公;恭、懿、孝、夷诸王时,虢氏家人师望、师丞等在周王室历任师职,主管军事,都是王室重臣;夷、厉时虢宣公,亦称虢公或虢季;厉王时期有虢公长父,亦称虢仲或虢公;共和及宣王时期有虢文公,亦称虢季氏;幽王时期有虢石父,亦称虢公鼓、虢公翰,这些身为卿士的虢国国君为捍卫周王朝的统治东征西伐。在周王朝发动的对外战争中,大都有虢国军队参战,先后征伐过犬戎、太原之戎、猃狁、淮夷,以及晋、郑、樊等不遵王命的诸侯国家。西周中期以后,周王朝逐渐趋于衰落。到周厉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虢公长父辅佐厉王南征淮夷,酿成国人暴动,史称“虢公长父之难”。

  幽王七年,虢石父消灭了位于今河南三门峡一带的焦国,并将西虢国东迁于此,以上阳为都城,史称南虢。因其地跨黄河南北,河北之陕地被称作北虢。王先谦《汉书补注》说:“陕与大阳夹河对岸,故有上阳、下阳之分,亦有南虢、北虢之称,实一虢也。”西虢东迁时,还有虢国支族留居原地,史称小虢,后被秦所灭。历代虢公为维护周王朝的统治立下了赫赫战功,后代国君因此居功自傲。幽王时虢石父有恃无恐地废申后而立褒姒,废太子宜臼(即周平王)而立伯服,伯服死后又立王子余臣为携王,公然与新即位的周平王相对抗,以致周王朝的历史上一度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周平王因为受到秦国势力和受到西虢国支持下的携王的威逼,在关中无法立足,只得依靠晋、郑二国保驾东迁。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际,用武力夺取虢(东虢)、郐的土地,在今荥阳、新郑一带建立了郑国,并得到周平王的认可。此举引起了诸侯国的不满,于是,位于南方的楚国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作为补救。周室东迁,王室衰微,政权下降。其时强大的诸侯,有齐、晋、楚、秦相继称霸,出现了所谓“政由方伯”的局面。这时期,周王室内部也发生了王位争夺和卿大夫专政的现象。为遏制郑国的势力,周平王在其晚年重新起用一度被打入另册的虢公,至周桓王时期,虢公忌父与郑庄公同朝任卿士,因此发生郑虢争政。其后周公黑肩为卿士,与虢公分权。庄王时(公元前696~前682年),周公意欲弑王,辛伯与王共杀周公黑肩,以后,由虢公执政。周桓王至周惠王时期,先后有虢公林父(亦称虢仲)、虢公丑(亦称虢叔)世袭卿士一职。

  春秋以降,随着各地诸侯国势力的日渐强大,周王室昔日的权威渐趋丧失,直至降于一般诸侯之列,以仰大国之鼻息而生存的地步。命运与周王室密切相关的虢国,虽是军事强国,但长年战事频繁,国力日蹇,尤其至虢公丑时,穷兵黩武,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致使国力更加匮乏。早已结怨的晋国便趁机于公元前658年假道虞国而攻破下阳,三年后再度攻克上阳,导致虢国(南、北虢)灭亡,虢公丑奔周,“假途灭虢”的故事给后人留下了“唇亡齿寒”的千古遗训。五虢之名遂不见于史册。

  虢氏以国为氏,“虢”字见于甲骨文、金文甚多。《说文解字》:“虢,虎所攫画明文也。”但马叙伦谓此说“词义不通”,应当如丁山所说:“当是像两手搏虎形,虢之初文也。”虢字本义久废,现代汉语中仅作姓氏、地名之用。在周代诸多姓氏起源中,以国为氏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夏、商、周三代,封侯赐地,尤其是西周大举分封之后,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诸侯国的王族、公族后代及庶民,多以国名为氏。虢氏源自虢仲、虢叔,以国为氏,在有关姓氏典籍中早有大量记载。《广韵》入声廿陌:虢,国名,周封虢仲于西虢⋯⋯亦姓。《古今姓氏书辨证》虢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叔父虢叔封于西虢,弘农陕县东南之虢城是也。虢仲封于东虢,荥阳成皋是也。春秋之前,郑灭东虢以为制邑,子孙以国为氏。《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虢氏,有二,皆王季之子,虢仲之国在今虢州,谓之西虢,僖五年,晋灭之。虢叔之国在凤翔虢县。《姓》虢氏:《世本》云,周封虢仲、虢叔,后因氏。《公子谱》云:在荥阳谓之东虢,虢叔之国,为郑所并以建郑国。虢仲之国,僖五年晋灭之。子孙以国为氏。虢仲、虢叔系周王季的第二、第三子,其嗣俱属周室宗支近族,出自黄帝姬氏苗裔。西周“裂土分封”同姓、异姓诸侯国前后有13OO余个,天子尊为大宗,诸侯称为小宗。在诸侯国中,嫡长子为大宗,其他的儿子统称为庶子,也称别子,为小宗。西周的宗法制规定:国位和爵位由大宗继承,一姓之祖也由嫡长子来祭祀和继承,虽经百代而不变其姓。小宗不能继承君位,凡获得分封的须另立一家,获得新氏,且往往以封地为氏,即所谓“诸侯不祖天子,大夫不祖诸侯”。虢仲、虢叔相对周文王而言属于小宗,故不能继承姬氏而另以虢为氏。虢、郭二氏的互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姓氏都有其特有的诞生、发展、演变、分布的历史。虢氏在中华民族中,是一个具有三千余年历史的姓氏。在西周和东周中期即虢国未灭时,以国为氏且见诸史册的即有虢石父、虢林父、虢忌父等。五虢相继被消灭后,其子孙仍有继续以虢为氏者。如东虢亡后,其虢氏嗣孙尚在郑国为官,出土之“郑虢仲簋”、“郑虢仲念鼎”可为之证。南虢子孙则有入仕晋国者,如大夫虢射即南虢之裔。至汉代,有虢广、虢徐敖为《春秋》博士。汉桓帝时,犹有羽林郎左监虢射铿(虢射为虢氏别支)。

  唐代《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载,州新平郡四姓有虢氏,虢州弘农郡七姓有虢氏,《千家姓》亦云:虢氏系弘农族,说明迄于唐代虢氏仍支繁族众。唐之后典籍即少见有关虢氏的记载了。明代仅有《万姓统谱》载虢成名曾任潞安府教授。当今,虢氏在北方如辽宁清平、山西长治、山东莒县等地有分布,南方则仅长沙虢氏一支。源远流长的虢氏日渐无闻,成了罕见姓氏。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姓氏的衍变过程中,逐渐改作郭氏和虢射氏了。《公羊传》曰:“虢谓之郭,声之转也。”故金铭文中常见虢、郭二字因音同而互相通用,西周时虢氏亦作郭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因此为氏。”另说,晋假途灭虢,虢公奔周,遂为郭氏。或言避晋人之难,子孙多就城郭而居,因以郭为氏。总之,东、西、南、北、小五虢相继被灭,是虢氏之裔成规模改作郭氏的原因。后其宗支衍派遍布秦、晋、豫之地,逐渐衍出太原郭氏、颍川郭氏等。少部分仍继承着虢氏的,因社会制度的更替和迁徙等原因,历代仍不断有改作郭氏的,以致虢氏无闻,惟著郭氏。

  宋淳熙元年郭禧元撰《郭氏族谱总叙》,述及唐代大将郭子仪一系郭氏即为虢叔之裔。后世郭氏多奉虢叔为肇始之祖。1918年《长沙虢氏族谱·公序》道:“郭祖叔,我祖仲,世本同源。”保留着虢氏这一古老姓氏的后裔则奉虢仲为祖。虢、郭二氏虽分别以虢仲、虢叔为始祖,但并非泾渭分明。应该说虢、郭二氏均是虢仲、虢叔之后(少数民族等以郭为氏的例外),且以虢、郭为氏的除虢仲、虢叔之裔外,理应还有古虢国的庶民后裔。虢、郭二氏一直有着互相更改的特殊现象。在这一现象中,由虢更郭是大流,然而也有改郭后复改作虢的。时至当今,人们交往日繁,因“虢”字生僻难识,使用不便,虢氏之裔又有再改作郭的。

  明初,湖南一地经过元末战乱,喋血千里,旷野无人,于是“徙赣民实之”。在由赣迁湘的移民队伍中,长沙虢氏迁湘始祖虢含育携长子有致即蹒跚其中。长沙文人丁蕃绶民国7年序《长沙虢氏族谱》道:“明成化时,有讳含育者,由豫章迁长沙之新康都,是为虢氏之始迁祖,传世二十,历年四百八十,人称其地为虢家坪。”虢含育原籍江西饶州府新平县(即今浮梁县),于明成化八年迁湘后,卜居长沙新康都六甲(今属望城县靖港镇大泊湖村),再生次子有熊。父子拓荒置业,子孙生息繁衍,至清末仅丁男就逾万人,形成了虢氏长沙一大支,南方数省及台湾虢氏原居和散落者多发源于此。据其家族史料记载,长沙虢氏迁湘前,其祖先于五代时由山西太原迁赣,并明确记载其姓氏是“由郭更虢”,且“仅吾一支”。至于复姓的原因为何?究竟是迁湘时所改?还是迁赣时所改?因其先代家谱毁于明末战乱,不得详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