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德峰老师《中国哲学的人生境界》之三

 hongzhuanyidui 2017-07-30

 


这几天公众号的阅读量大量减少,显然哲学是枯燥的,繁忙的工作节奏下,要耐心读哲学,是很奢侈的。但王德峰老师的课,堪称集各学说之大成,并通俗易懂,语言功夫一流。

真正听懂了王老师这几段内容,我想我们很多课都不用学了,心理咨询课程、心灵成长课程、亲子教育课程,情绪压力课程,那些冤枉钱都省了。因为,王老师把根里面的问题都讲清楚了。

也推荐大家在喜马拉雅收听该内容,搜索《中国哲学的人生境界》即可。

 


儒家说,无所为而为。如果我们没有儒家的出世精神,超出现实利害得失的关怀,超出现实之上的出世的精神,我们的为,都是有所为而为。我们做事情总想实现一个目的,我们把做事情当成通向另一个目标的手段,这种情况下做事情,就是有所为而为。儒家说,我们为什么要做事情,不是为了达到另一个目的的手段,而是这件事本应当做。这件事不是手段,他自己就是它的目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我们办一个商店,墙上写着童叟无欺;

如果我们开一家医院,墙上写着生命至上。

如果我们开一家学校,墙上写着有教无类。

这就是做这件事本身应该做的,而不仅仅是作为资本回报的手段。这就是儒家的精神,超出现实利害得失的关怀,看人世间的事情本来的价值是什么,做事的不朽之处是什么。概括为一句话“无所为而为”。我做这样的事情的结果对我是有利还是有害,根本不在考虑范围,而是这件事本应该做,这样的人生永无失败。这是儒家的出世的精神,叫永不失败的人生。

道家说,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人为的做事。“人为”合起来一个汉字是“伪”,“伪”就是造作,是天道之外,是人为的因素了。儒家与道家都认为天人合一,儒家重点在人,道家重点在天。道家认为人类生活的幸福都来自天,苦恼都来自人自己。天人关系中,原则就是要做减法,减少造作,最低限度的必要性才做,尽可能减少人为的因素,顺应天道。吃饭是顺应天道的,但如果一定要法国大餐、山珍海味,那就是人为。按照道家的说法,吃饭就应该“已饥方食,未饱先止”。不光吃饭,其他的,都应该以此为原则。人与人有了矛盾,如果以道家的原则,不要过多地作为,事情不会好,反而更糟了。把它降到最低限度,降到不可减少为止。道家列子说,身非贵之所能存,生非爱之所能厚。拿这一点来看我们现在的社会,有太多的贵之、爱之。无为就要消除一切人为的造作,才能顺应天道。冷了要穿衣服,有人穿棉袄,有人穿毛衣就够了。你不能要穿棉袄,也要我穿棉袄。这就不是天道。

按道家的精神,出世就是要摆脱许多文明创造出来的病症。好端端的世界上,出现核能,即使安全使用,也会出事的,因为人会犯错的,很可怕的。比如泡泡糖,是自然界不存在的东西,无法进入自然循环。被称为白色污染。可见其这些造作之深,是要我们提防的。

未完待续!周末愉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