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凝聚了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信仰习俗等内容,它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标识。因此,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为此,我们易汉语教育中心的公众账号在每周都会推送一些介绍中华文化的文章。而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有关于我们中国书法的文化历史。 众所周知,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也是汉语的表达方式。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 另一方面,它本身的存在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000、6000年左右中国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即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它由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而在书写这各种形体的汉字的过程中,书法艺术也便油然而生了。 了解完书法的源起和形成之后,我们便可以将视线聚焦于书法本身所代表的具体含义了。即:何谓书法? 从狭义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例如,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书法己不仅仅限于使用毛笔和书写汉字,其内涵己大大增加。例如,从使用工具上讲,仅笔这一项就五花八门,毛笔、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等种类繁多。颜料也不单是使用黑墨块,墨汁、粘合剂、化学剂、喷漆釉彩等五彩缤纷,无奇不有。过去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涵义也大有扩展,品种之多,不胜枚举;从书体和章法上看,除了正宗的传统书派以外,在我国又出现了曲直(线)相同、动静结合的“意向”派,即所谓现代书法。它是在传统书法基础上,加以创新,突出'变'字,融诗书画为一体,力求形式和内容统一,使作品成为“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佳作。所有这些(当然不仅是这些),可以看出书法和其他事物一样,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 简而言之,书法就是在洁白的纸上,靠毛笔运动的灵活多变和水墨的丰富性,留下斑斑迹相,在纸面上形成有意味的黑白构成。而书者的笔是他手指的延伸,笔的疾厉、徐缓、飞动、顿挫,都受主观的驱使,成为他情感、情绪的发泄,它能够把书者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悄悄地折射出来,因而便有了'字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说法。由此可见,它是一门表现主观精神的艺术。而当人们把书法与绘画相提并论时,我们又习惯性地将书法摆在绘画前面,称之为'书画',如'书画同源'、'琴棋书画'等等。所以书法也一向被列为中国美术之首。特别是在宋元文人画出现以后,绘画用笔讲究从书法中来,水墨写意与书法的行草意趣相通。可以视为中国美术之魂。 在数千年的中华文化的历变过程里,书法也同样在不断发展。当中诞生了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简帛墨迹、契文、刻符、大篆、小篆、鸟虫书、署书、石鼓文、玉筋篆、铁线篆、隶书、草篆、科斗文、缪篆、楷书、瘦金书、草书、狂草、行书等不同的书法艺术。其中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五种字体在数百种杂体的筛选淘汰中定型,以此又成为了今天我们常用的几种书法模式。说到这里,我们也不妨来了解一下这五种字体的一些简单背景知识。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篆书的鼻祖:李斯 作品) 隶书,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根据出土简牍,隶书起源于战国。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清代隶书名家:郑簠 作品)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草书名家:张芝 作品) 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书名家代表:王羲之的《兰亭序》)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楷书名家:欧阳修 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