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美地名故事】——“考亭书院”与“南闽阙里” 考亭学派 考亭 考亭书院作文400字 建阳考亭书院 ...

 长夏江村 2017-07-30

考亭地处建阳城西南面,距建阳城关约五华里。这里背负青山,三面临水,景色清幽。据当地史料记载,考亭之来历,源于唐咸通年间(860~873)建阳陈望葬父于此,并在河对岸盖一亭,以远望其考,故名“望考亭”,后逐渐演化为地名。


南宋绍熙三年(1191),理学家朱熹承父遗愿,定居于此。在此建书院,广招门徒,聚众讲学,初名竹林精舍。绍熙五年(1194)十二月,因生源日多,便将精舍加以扩建,更为沧洲精舍,并自号沧洲病叟。自此,考亭沧洲精舍成为朱熹继建阳寒泉精舍、云谷晦庵、武夷精舍之后创建的第四所书院。

精舍建筑分为朱熹宅与沧洲精舍两个部分。其宅名“清邃阁”,得名于其父朱松“考亭溪山清邃,可以卜居”之遗言。精舍分前堂后室。前堂为诸生课业之所,后室为诸生饮食起居之处。由于受到资金短缺困扰,这时的精舍建筑比较简陋,仅够课业和日常生活使用而已。曾有人误认为,考亭书院是宋代我国的四大书院之一。实际上,以当时的规模而言,考亭书院远不能与四大书院(通常指白鹿洞、岳麓、嵩阳、睢阳这四所书院)相比,但若以其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影响而论,考亭书院则足以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座书院相提并论。

从绍熙三年至庆元六年(1192~1200)前后约八年,朱熹大部分时间都在考亭讲学和著述。朱熹的《孟子要略》《韩文考异》《楚辞集注》《楚辞辨证》《仪礼经传通解》《周易参同契考异》等一系列重要著作都在这里撰就。这时,曾先后就学于寒泉、云谷、武夷的蔡元定、黄干、叶味道、蔡沈等一大批门人弟子,又聚集考亭。据学者考证,至今仍有姓名、生平仕履可考的考亭朱门弟子尚有二百多人。在考亭,他们研经读史,探讨社会人生,寻找济世良方,穷究理学奥秘,积极开展各种学术文化活动,使当时的建阳成为继承和发展孔孟原始儒学,开创朱子创新儒学的大舞台。中国理学史上著名的“考亭学派”由此形成,并走向成熟。以朱熹为代表的“考亭学派”及其创立的理学思想体系,极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并从此影响中国封建社会数百年。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教育史上树立起一座巍峨的丰碑,也为建阳的历史写上最为辉煌的一页。


南宋宝庆元年(1225)秋,刘克庄任建阳知县,在考亭沧洲精舍内建文公祠,次年落成。祠中主祀朱熹,而以门人黄干配祀。新祠落成之日,刘克庄写祝文云:“巍巍文公,宋之夫子;翼翼考亭,建之阙里。”文中的“夫子”即孔夫子,儒学的开山祖师;“阙里”是孔子故里,即山东曲阜。刘克庄在此把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比作南宋的孔夫子,把建阳考亭与山东曲阜相提并论,这就为以后逐渐形成的“北孔南朱”奠定了基础,为建阳日后逐渐被称为“南闽阙里”留下了伏笔。

淳佑四年(1244),宋理宗表彰理学,御书“考亭书院”四个大字以赐额,此为“考亭沧洲精舍”易名为“考亭书院”之始。咸淳九年(1273),官府在县城通向考亭书院的西关路口建“文公阙里”牌坊。此牌坊显然是得名于刘克庄的祝文,由于牌坊形象直观的立体效应,其产生的影响则要比一篇祝文大得多。

此牌坊在明代几经重修,曾易名为“南州阙里”。万历二十四年(1596),知县吴天洪又改为“南闽阙里”。历经漫长的历史演变之后,“南闽阙里”从此成为建阳的又一美称。这一美称是相对而言。后世学者把孔子讲学的山东曲阜阙里街称为“东鲁阙里”。把朱熹讲学的福建建阳“考亭书院”称为“南闽阙里”,意为南方孔子朱熹讲学之地。从此,“南闽阙里”成为建阳的代称,同时也成为“闽学”的中心。阙里牌坊年久失修,于新中国1953年倾圯。1990年秋,建阳县政府根据文史专家建议,在潭城西入城口处重建“南闽阙里”牌坊,坊名书法由建阳文史专家刘建书写。

考亭书院由宋至清,曾十几次重修或扩建,历经沧桑和历史巨变,今仅存嘉靖十年(1531)御史蒋诏所建的“考亭书院”石牌坊。牌坊造型古朴典雅,是珍贵的历史文物。为纪念朱熹这位伟大的理学家和教育家,1998年,建阳市人民政府在海内外朱子后裔的资助下,在书院旧址重建了文公祠,成为“南闽阙里”一处新的人文景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