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 | 林丽卿:《学会生存》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凌之梅 2017-07-30




《学会生存》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林丽卿



课标·教材·学情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根据课标要求,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准确地表达,认真地倾听和得体地应对的能力。

《学会生存》口语交际课,编者意图在于交流与丰富对学会生存的感性认识,提高对学会生存的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提高生存能力。

对“学会生存”,这一话题,学生在以前各年级的课文特别是本组课文的学习、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学习中,以及在生活中积累了不少感性经验,对此话题的深入交流已经有相当的基础。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本课教学,要以话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说与评,提高学生口头独白能力和思辨能力。

    设计说明:这是本设计的第一板块,首先是引用课标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作为本课的教学价值导向;然后分析教材特点,突出“学会生存”话题的独白式言说特点,环境与办法相互依存的思辨特点;最后分析学情,以确定把课文的复习作为本课学习起点。



重点·难点·疑点


“学会生存”口语交际内容属独白式口语交际,把自己对“怎样学会生存”的故事讲清楚,把自己对“怎样学会生存”的认识表达清楚,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学会生存”,除了面临危险如何保护自己以外,学会学习才能更好生存、拥有更多生活常识才能更好生存、经得起挫折才能更好生存,都可以是学生交流的话题,应适当引导。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教师首先可以从本组课文入手,认识陷入绝境中的鲁滨逊是怎样生存下来的,再结合综合学习中的《智慧之花》,谈谈要更好地生存,应该怎么做,从中概括出学会生存要有一定常识,包括科技常识、生活常识、法律常识等,然后创设情境交流:假如你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假如你是凡卡,你要怎样摆脱绝境?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学会生存”各个要点,做到学以致用。

    设计说明:把学生对“学会生存”故事或认识的叙述作为教学重点,旨在发展学生的独白语言,把对“学会生存”的认识的拓展作为疑点,旨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表达思辨的口语能力。



情境·交流·指导


口语交际课,一是要不断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让学生能深入进行交流;二是要有老师的适时和恰当的引导,以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

(一)基础等级

1.从课文故事导入:鲁滨逊是怎样在绝境中顽强生存下来一直到获救的?引导学生说与评,老师指导重点:怎么把事情说清楚。

2.从课文深入话题讨论:假如身处不利环境甚至身陷险境,怎样才能生存下来?

3.运用阅读材料引申:浏览综合学习中的《智慧之花》,交流:《智慧之花》表现的是什么智慧?对“学会生存”有什么启示?

4.结合阅读与生活经验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生存智慧的故事?在生活中你曾经遇到什么生存困境以及是怎么生存下来的?

(二)能力层级

1.创设情境交流。

(1)话题情境:假如你就是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会怎样走出绝境?假如你就是那个小学徒凡卡,你会怎样走出困境?

(2)教师指导:教师的指导,一是要拓展思路: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怎样才能摆脱困境?比如可以选择回家,虎毒不食子,尽管父母不会有好脸色,毕竟比冻死街头强;比如可以向老人、面善的人乞讨,暂度难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小凡卡怎么走出困境?比如,选择坚强、咬着牙留下来,相信日子会好起来的;选择对自己好的伙计做依靠,求得他或他们的帮助,……教师的指导,二是要回归课文:为什么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街头?虽然课文没有写她几岁,但课文写她“小小的尸体”,可以体会到她比我们更小,也许只有六七岁,她还缺乏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的能力,假如她年龄大一点,也许不会大年夜冻死街头;小凡卡也是这样,他只有9岁,遇到生存困难只能向亲人求救,而且连求救的方式都不懂(写信没写地址,是一封无法寄达的信),要是年龄大一点,他也许会战胜苦难,在鞋店呆下去。

2.归纳概括,深化认识。

(1)话题情境:通过本课学习交流,你对“学会生存”有哪些认识?

(2)教师指导:引导学生归纳“学会生存”要点,再引导学生用顺口溜表达,句式要整齐,尾字要押韵,以便记忆。比如:

生命可贵,学会生存。

临危不乱,保护自己。

学会学习,提高能力。

拥有常识,灵活应用。

随机应变,不怕挫折。

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着眼发展,更好生存。

    设计说明:教学流程的设计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础层次,着重发展学生的独白式语言,引导学生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二是发展层次,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依据不同环境设想生存办法,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表达思辨的口语能力,最后对“学会生存”的方法的归纳,旨在巩固认识,学以致用,顺口溜形式的运用,在寓乐于说中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实验小学)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C》2010年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