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真学习《小学语文典型课型课堂教学基本环节》

 会飞的红蜘蛛 2011-03-31
认真学习《小学语文典型课型课堂教学基本环节》
 

阅读课第课时:

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第一课时,由于学生刚接触新的课文,所以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至关重要。此时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方法,艺术性地激趣导入新课。或故事简述或激情叙说或资料呈现……让学生在教师激情的话语中,在生动的画面中,在动人的音乐中,在恰当的材料中走进文本,拉开课文学习的序幕。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很快“入境”,激发学生的自读自悟,真正做到“课亦始,趣亦生”。

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当学生初步接触文本读通顺时(也就是课前预习),一定会有一种发现的欣慰,也会有一些问题,碰到一些困难,内心一定会产生一种迫切交流的愿望。我们教者应该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把课文中的生字词、长句子、难读的段落等通过检查预习的方式呈现出来。由于学生的预习效果各不相同,不懂的同学可以质疑问难,理解的同学可以交流自己的收获。同时,在进行识字写字训练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生字进行有针对性,有重点,有取舍的巧妙指导和引领,不要面面俱到,也不要机械、呆板、重复,要让学生在轻松、活泼、和谐的氛围中识好词,写好字,落实第一课时的基础训练。

突出全文情感点,顺清脉络:读顺畅并不只是读通顺、读正确,语言文字的逻辑意义的连贯,要求学生在读文顺句时必须借助一定的思维,这样才能使读富有真实的意义,成为内涵式的读。每一篇课文都有一条内在的情感线贯穿全文,或是抒发自己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或是赞美英雄人物或说明道理等等。第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文本有完整的认识。在学生读顺后,教师应根据年级特点,引导学生交流、讨论阅读体会,说出感受,使学生对文本形成粗略的整体印象。中高年级应适时进行逻辑段分段指导,理顺文章脉络。

精选课文一部分,细读研讨:第一课时可以根据教材和教学实际需要精选一部分内容细读,可以是课文的开头,或总领全文,或给人启迪,或引起下文;可以是课文的结尾,或发人深思,或意蕴犹存,或画龙点睛;也可以是开头结尾,或前后照应,或总起总结;甚至是文中的某个重点段落……这一环节,对学生和教师而言,不仅是对言语存在的一个发现过程,也是对言语细读的体验互动过程。既要读懂文本,读懂他人的观点,更要读出自己的见解、体会。因此,要强调潜心会文,与文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师生之间多元思维碰撞。虽然细读研讨的只是精选的一部分课文,但给学生留下有情,有度,亦有味的深刻印象。

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练习是指阅读课堂中的练习。这种练习以质胜量,抓住知识的纵横关系,有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生按定向目标进行重点项目的基本功训练和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教师提供的自测题,主动巩固和运用学到的知识。教师可设计形式多样的有层次的训练题,当堂反馈。此环节不仅仅是做题,更重要的是做题后的体会交流与提炼。

突现下节知识点,顺延激情:语文第一课时在结课时,教师或简要阐述或引导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突出重点,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启发思考,留下悬念。在高潮处,在疑难处,在矛盾处嘎然而止,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引起学生继续细读的欲望。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思无限的艺术效果。

阅读课第课时:

复习导入,链接新知:通过复习已学过且与新课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导入新课,既温习旧知,又架起学习新知的桥梁,有时还可以成为后续学习的着力点或落脚点。这部分内容应抓住旧知的重难点、紧扣新知的生长点,不宜过多,时间切忌过长。可采用韵味诵读、竞赛默写、故事回放等活泼多样的形式,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投入到积极有效的学习与探究中,极大地提高和加快教学任务的渗透,使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更为有效。做到导入“高效度”。

细读研讨,走进文本:

    找准主题,定下基调:教师上课得抓住重点,把握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句、段进行导学。即帮助学生找准文脉,学生围绕这样一根主线学习,课堂就会在主题线上开花结果,更利于学生准确把握整体,到位理解局部。做到“提领而顿百毛顺”。

    品读感悟,多边交流:此环节应关注学情,以学定教,顺学巧导。教师要抓住重点,把握难点,谨慎取舍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巧妙创设教学情景,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融入文本,入情入境,做到“教求其精”。学生应抓住与主题有关的语言文字,通过朗读、体验、想象等方法,与文本自由对话,在读书思考中倾听文本的声音,以落实必备的语文知识,培养必需的语文能力,积累必要的文化底蕴,提升应有的语文素养,做到“学求其博”。此过程教师要善于搭建平台,让出讲台,让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投入到合作交流中,使生生、生本之间思维碰撞、情感沟通。而教师的引导应体现教的重点、学的难点、答的疑点,要抓住主要矛盾,精心点拨重点问题,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诵读积累,学以致用: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学生应充分利用教材朗读,甚至熟读成诵,直接感受语言材料,积累规范语言,掌握语言运用规律,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学会运用积累的语言文字、习得的多种方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用语文,所以除了常规的基本知识积累外,与文本相关的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也要积累。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做到学以致用,加大说和写的力度,切实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让所积累的知识和社会现实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提高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立足教材,适度拓展:新课程积极倡导“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理念,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驾驭和处理文本,打开视野,利用好其他课程资源,以此来扩充课文经纬。学生可以借助资料,丰富文本体验,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此环节应注意抓准拓展点,做到既到位又精炼。

当堂练习,检测完善:练习检测是学生掌握知识、积累语言、形成技能技巧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课堂练习一要及时,即学生边学边练、边练边反馈;二要高效,即练习内容必须精选,要紧紧扣住知识的本质,有针对性,也要注意多样性。做到练习讲究多角度,检测注重时效性。

 

古诗词:

温故知新学古诗:古诗教学的导入,要紧密结合新授古诗的内容,让学生背诵学过的同类古诗。这样既可复习旧知、加强记忆,又容易找到知识的联接点,为学生学习古诗作平稳的铺垫。当然也可以典故引入等形式导入。这不仅开放学生视野,吸引学生,也为下面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意境作了铺垫。从另一方面来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兴奋剂。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迸发出无限的热情。课始吟诵这一环节能激发学生内心对新生事物的好奇与对新知识的渴求冲动。

理解诗题知背景:课前,教师根据不同古诗的特点,联系诗人、诗题、诗歌内容等,设计预习作业。预习时,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等,进而理解诗题,从而对诗歌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测,学生将自学获得的知识与同学共享。

初读古诗求流利:在预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读准并理解生字词,初步读通古诗。课堂上,旨在通过及时检测反馈,了解学生对古诗的掌握程度,促使学生及时找到自己在内容理解上的空白点,从而更好地读通读顺古诗。

情景交融明诗意:

●疏导细读,释字词译诗句

开放性教学的一个重要评价依据是学生会不会搜集、处理信息。本环节可完全放手让学生细读古诗,互帮互学,释字词译诗句。教师引导学生自读、组内交流,试着自己读懂字、词,在此基础上,再理解整句诗。

●指导品读,悟诗情明道理

古诗篇幅短、跳跃性强、蕴含丰富,教学中运用“想象扩补”法,借助画面,通过反复品读,对学生体会诗境,感悟诗情极为有效。在理解了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语来细细体会。

拓展延伸再升华:

●巩固练习,当堂反馈

学完古诗,我们要以适当的形式适时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既检测了学生的课堂达成情况,也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有一个明确的评价,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精益求精。

●课外拓展,以一带一

我们常说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学习语文,光靠课堂40分钟是不够的。课堂40分钟,教师授之于渔,我们期望学生在课外大量的阅读中能靠老师给予的自己去捕鱼。具体的方式可以是课中带学一首诗歌,也可以是带学相关名言警句等。

 

第一学段练习:

低年级的语文练习课一般有四个板块,分别是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铅笔字和口语交际。每个练习一般是三教时,第一课时完成第一板块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第二、三板块的教学,第三课时完成第四板块的教学。下面分板块具体说说大致的教学环节。

第一板块:学用字词句

“激趣、运用、拓展”,低年级语文练习课“学用字词句”教学的基本环节。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激趣)         

适当而巧妙的情境创设对于低年级语文的教学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练习课的教学更为突出。仔细阅读教材不难发现,课本编排时都会设定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尽快融入学习的氛围。

●讲练结合,学会运用(运用)

 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他们不可能始终处于一个紧张、专心的状态。太多的讲授会让小朋友失却主体地位,只是一味张开嘴巴,等老师将知识“喂”给他们,而无需自己开动脑筋;太多的练习又会让小朋友整节课一直处于紧张思考状态,容易产生疲劳感。练习课中,教师一定要学会随机调控好讲与练的关系。

●深化理解,延伸课外(拓展)

 教育家叶圣陶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因此,范本是可以不断延伸的。课堂教学内容的课外延伸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点燃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火花。

第二板块:读读背背

“入境、朗读、感悟、诵读”,低年级语文练习课“读读背背”教学的基本环节。

●激趣启思,入境学习(入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读读背背”的导入也应先精心创设情境。

●初识词义,诗韵连诵(朗读)

对于读读背背中的成语,虽然并不要求学生能透彻地说出它的意思,但有必要让学生大体了解一下。但脱离了语境的释义是违反了学生的认识规律的,因此,应结合插图、故事,让学生自主研究成语的意思,教师再适当进行点拨。

●研读发现,交流感悟(感悟)

小学生具有好表现的天性。抓住这一点,可以将读读背背中的古诗或古文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协作性学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汇报“成果”。从而进一步地激发了学生的个性创作,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评价问题的能力。

●拓展练习,背诵积累(诵读)

读读背背中的成语和诗句,虽并不要求透彻地了解意思,但也应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意思并能简单运用,以巩固这些成语和诗句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第三板块:写好铅笔字   

“观察、示范、练习”,低年级语文练习课“写好铅笔字”教学的基本环节。

●组织观察,交流发现。(观察)

以同桌或小组的形式交流后,让学生结合这组结构相似的汉字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相机进行小结,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

●书写示范,感知方法(示范)         

1.学生试作书写示范。                          

2.组织学生评价交流。

3.教师选作书写示范。                  

●描红练习,及时点拨(练习)

在练习时,教师注意提醒学生要一边描红一边对照田字格印证汉字的笔画形态和间架结构。

第四板块:口语交际 

“入境、演练、细说、互动”,低年级语文练习课“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环节。

●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入境)

一定的情境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发思维与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和谐民主的氛围则是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的前提。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模拟社会生活创设情境,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无拘无束地自由表达。

●感受拟说,大胆尝试(演练)

“以生为本”体现在口语交际训练上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基本的学习方法的同时,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感受情境的过程中,必须动眼()、动耳()、动脑();而看、听、思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的过程。

●自由表达,精彩纷呈(细说)

    口语交际的听说过程是一个不断接收和表达的过程,由“创设情境” 到“自由表达”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接收理解一内化语言一外化表达”的过程;而要让学生敢于自由表达,乐于自由表达,善于自由表达,教师应该注意氛围的和谐性,交际的互动性,能力的综合性。

●合作交流,智慧碰撞(互动)

  口语交际不仅要有交际对象,构成交际关系,更要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则是创设良好的语言沟通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合作与交流,学生间相互启发,相互交际,在交际中相互学习,在听说中相互补充、评价、启发与促进。因此,构成交际关系,并模拟生活实际双向互动地进行训练,才能切实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第二学段练习:

处处留心皆学问:从低年级到中年级,学生学习的已经不仅仅是字词句,还包括段和篇章;学习不应该仅仅限于课本上呈现的语文学习内容,还包括生活中的语文。处处留心体现了教学要求的层递性。让学生明白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并逐步养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学习生活语文,体验语文生活

●激趣入境,预习检测

  这一部分要注意提供和展示字词句所依托的背景,激发兴趣,引发思维。利用一定的材料激发学生对马上要进行的学习产生兴趣,产生求知欲望。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对文本感兴趣,对老师感兴趣。激趣导入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除了要求教师有精练的语言,还要求有生动的材料。材料生动,能引人入胜。

●研读发现  交流感悟

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和利用已有的知识资料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应用和探究搭建平台。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借助收集到的资料、已有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尝试自学,并有新发现。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彼此间的知识达到互补。

●关注生活,学以致用

  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关注生活,链接生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以往的生活经历、平时看到的现象、听到的信息和正在生成的经历,构成了最具开发潜力的学习资源。教学中,我们应该蹲下身子,走进孩子的世界,使学生已有的经验、智慧和学习的内在积极性,为语文学习所用,同时让语文为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增色。

读读背背促内化:

●图文结合,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读读背背”的导入也应先精心创设情境。

●理解词义,诗韵连诵

   对于读读背背中的成语,虽然并不要求学生能透彻地说出它的意思,但有必要让学生大体了解一下。但脱离了语境的释义是违反了学生的认识规律的,因此,应结合插图、故事,让学生自主研究成语的意思,教师再适当进行点拨。

●入情入境,指导运用

  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仅仅停留于背诵这些成语或韵文已不够,教师应该创设一定的语境,或设计一些有趣而合适的练习题,为学生运用这些成语或韵文提供平台。

写字练习重规范:

●组织观察,交流发现

以同桌或小组的形式交流后,让学生结合这组结构相似的汉字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相机进行小结,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

●书写示范,感知方法

1.学生试作书写示范。                          

2.组织学生评价交流。

3.教师选作书写示范。

4.描红练习,及时点拨

在练习时,教师注意提醒学生要一边描红一边对照田字格印证汉字的笔画形态和间架结构。

口语交际设“语场”:

●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建民主、宽容、和谐的交际氛围,学生学会以放松的心态、自然的表情、流畅的语言大胆交流。

●呈现范例,提高实效

任何技能的入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犹如练字要先描红、临帖一样,学生学习语言也要经历模仿的过程。为了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教师应当发挥典型实例的示范作用。

●创设语场,自由表达

  提供范例不是鹦鹉学舌,而是有效地知道他们熟练地运用母语进行交际,并且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鲜明地体现个人独特的语言风格,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教师要创设无人不说的“语场”,即特定的说话场合,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充分表达,自由表达。

●打破壁垒 拓宽视野

  五彩斑斓的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它给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源头活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壁垒,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广阔的天地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自然,注重生活的积累,从而拓宽专题训练的视野。

第三学段练习:

第一板块:语文与生活

教材依托“生活的场境”呈现学习内容,变“静态描述”为“动态运用”,旨在将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自主语文实践活动。基本教学环节为:情境导入→学练结合→掌握规律→拓展延伸。

●关注语境,情境导入。为了让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老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语境,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直观、具体地去感受所学的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关注生成,学练结合。学习由生活场景引出的字词句是生成性的学习过程。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内容,让学生在读读、想想、说说、查查、辨辨、改改中,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将“消极语言”转化为“积极语言”,兴趣盎然地完成教材中相应的练习。

●关注方法,掌握规律。“语文与生活”的教学如果只是热热闹闹地让学生演绎一番,那么学生的学习只能停留在表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语言表述的“现象性知识”要探究基本方法,语言运用的“策略性知识”要掌握一般规律,并学以致用,与阅读、习作有机地融合起来。

●关注生活,拓展延伸。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留心观察,认真思考,随时能学到语文知识。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拓展学习与教材相关的内容,自主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语境中,习得知识,丰富积累。

第二板块:读读背背 

教材以“诵读与欣赏、诵读与感悟、诵读与积累”三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基本教学环节为:导入→解读→吟诵→拓展。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出学习内容。

●解读内容,多边交流。以检查学生预习的形式过好朗读关,整体把握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有重点地引导学生围绕文本进行多边互动,交流阅读所得。学生质疑问难与教师适时点拨相结合,以此突破教学难点。

●把握特点,熟读成诵。诵读的内容一般为小诗、散文、歌词、成语串,背诵时应根据文本的主线、成语的编排特点,进行有意义的识记,才能经久不忘。

●拓展延伸,积累内化。作为诵读的内容,其语言特色非常鲜明,值得学生借鉴。教师设计配套的练习,如:句式的仿写、对文本空白的补写、交流同主题的内容、根据语境说成语、连词成段我能行……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内容,在举一反三中拓展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板块:写好钢笔字 

写好楷书钢笔字,主要是训练学生先看清行款布局及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再进行描红。基本教学环节为:观察→点拨→描红→评价。

●感知内容,观察悟法。钢笔描红的内容都选自本单元课文的重点语段,借助有感情地朗读可以激发学生书写的热情。动笔练写前,要静心观察。

●突破难点,点拨示范针对描红中难写的字,组织学生交流书写的注意点,教师的示范与学生的上台板演相结合,化解教学难点。

●描红临帖,写中悟法。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写字也是如此。教师要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认认真真地描红,在写中巩固基本笔画,领悟汉字的书写规律,养成“提笔即练字”的习惯。

●师生评议,体验成功。展示描红成果,评价写字质量,可采用生生互评、师生共评,对写得好的字要加上“红圈圈”以示鼓励。

第四板块: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能力。基本教学环节为:想说→会说→练说→多说。

●情境体验,进入话题。让学生动心想说。教师要根据内容及学生的特点,精心创设生活化的交际情境。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会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强烈的交际欲望和积极的表达态度,从而进入交际的话题。

●研究话题,明确方法。让学生动脑会说。理解交际话题的目的、内容及要求,明确交际方法。引导学生针对交际的话题,选择交际的内容和方法,总结交际注意事项。准备材料,打好腹稿。

围绕话题,互动交流。让学生动情练说。教师适时点拨,不断再现交际情境。引导学生围绕话题,自由表达,认真倾听,积极应对。在互评中提高交际的能力,获得真实的角色体验。

●延伸话题,综合运用。让学生动口多说。围绕话题,拓展延伸,实现语文能力的综合发展。拓展交际话题,把交际引向深入,引向生活;依据交际内容,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说明:课堂教学是多姿多彩的智力活动,俗话说“教无定法”,对不同的学生和教材在不同的情况下,教学方法应是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的,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一成不变的模式。我们构建的是典型课型课堂教学基本环节,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如下调节

1.教学环节之间是没有序号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基本环节中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方式,可随学生年级段的升高,逐步加大自学自悟、表达和质疑、讨论的独立性。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可适当增加自读提示和表达指导,选择或增加有关的字、词、句以及看图、观察、朗读、说话、表演等教学操作内容;中年级着重选择和增加有关自然段、简单的结构段,以及背诵、复述、深入理解、读写结合、质疑问难、小组讨论、有序表达等项目;高年级则着力于较复杂的结构段和篇,以及理解语句内涵和表现手法,把握结构,领悟中心,体会情感,认识事物,质疑争辩,美读鉴赏等教学操作内容。

3.基本环节中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方式,还可根据具体教材的教学目标进行调节。一般来说,侧重体会情感的,要增加理解语句内涵、朗读欣赏、背诵复述等练习;侧重提高认识的,要增加理解思想内容、体会情感,质疑问难、把握中心等练习;侧重结构联系、表现手法和读写结合的,要增加认识段、篇、层次关系、理解语句含义、学习写作技巧、体会表达效果、读后写练等练习。

4.检测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最后的作业。

5.备课时,要将“预习导航”备在每个课时的最前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