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官妈妈丨从学优生到抢劫犯:不可忽视的挫折教育(尚秀云)

 凌之梅 2017-07-30

作为少年法庭的法官,我不时看到一些养尊处优的孩子,甚至包括成绩优秀、一路顺利考入大学的高材生,一旦进入新环境稍遇到一些困难就自暴自弃。仔细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产生这样令人痛心的结果和这些孩子小时候缺少挫折教育,长大后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比较弱有着直接关系。

案情重现

李殊(化名),来自于江西偏僻乡村,刚满16岁就以64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全国某重点大学的高分专业。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从小聪明睿智,学习成绩优异,备受父母的娇宠和哥哥姐姐的疼爱,可谓在鲜花和荣誉中长大。可来到北京后,亲人的关爱没有了,常年考第一的荣誉感也消失了;反而天生患有口吃、入学后又患上乙肝的弱势却逐渐凸显出来。


面对种种挫折,他的心情十分失落,难以专心学习,致使未能如期毕业,又延期两年,可仍有10余门功课不及格。肄业时,他已经22岁。毕业无望、就业无门的他,觉得无法向父母、兄姐交代。为了发泄心中的郁闷和痛苦,他于2009年7月在某银行内以包中装有爆炸物相威胁,抢得人民币10万元。最终,他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法律分析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立即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犯抢劫罪,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抢劫银行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案中,李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相威胁,抢劫银行且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抢劫罪。鉴于李殊作案时,属限制行为能力人,具有法定的从轻情节,其认罪态度良好,悔罪深刻,积极退赔,且没有造成银行实际的经济损失。依法从轻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教育反思

这样一个全家人、全村人眼里的好孩子、高材生,为什么会沦落为阶下囚?


有学者认为,小时候缺乏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为不适应激烈的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李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首先,在李殊的成长过程中,其父母重智育轻德育,最为看重和关心的是孩子的考试成绩,看到的都是孩子的优点,却忽视了孩子健康精神素养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他们经常强调的,一个是分数,再一个是金钱。


李殊考上大学时还是一个刚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


但李殊的父母却很少与学校联系,更不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当孩子遇到挫折、出现心理问题时,也没能及时给予教育和引导。如果他们能够对孩子从小进行规则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不要生活中稍有不如意就自暴自弃;经常和孩子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心理问题,李殊的人生悲剧也许不会发生。


其次,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要有人存在,有社会生活的发生,就会有种种的需要,也就会因需要得不到满足或目标无法实现而产生挫折感。挫折感因人而异,其大小并不仅仅取决于挫折本身,更主要的取决于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及态度。


可惜的是,李殊在挫折面前采取了消极、放弃、逃避的人生态度,甚至为发泄心中的痛苦竟以身试法,犯下重罪,毁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试想,如果李殊能够积极地面对挫折,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证明自己,他也许不会去犯罪。


再次,如今的孩子普遍缺少挫折体验。他们依赖性强、情感脆弱,稍有不如意就悲观、失望,甚至做出过激行为。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孩子的心理素质呈降低趋势,尤其是一些中小学生经受不起一丁点儿的挫折。有的孩子甚至因为一些小挫折就产生心理扭曲,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个别孩子还因此而逃学、违纪违法;少数孩子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由此可见,让孩子从小就在头脑中储存下挫折的信息,既想到顺利,又想到挫折,做好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对于他们未来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生活是多么重要!


那么,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


一是娇生不能惯养。正所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也非一日之功,需要从点滴的细微小事抓起,贯穿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不少父母错以为孩子幼年时不懂事,挫折教育要长大后才可行。其实不然,对幼儿进行耐受挫折的说教,他们当然难以领会,但在生活实践中让他们经受锻炼考验,却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自作必须自受。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就会常常让他们面临失败和错误。因为如果家长不停地在事先提醒,到了事后却又一边责骂孩子,一边千方百计地补救,结果是家长操碎了心,磨破了嘴,可孩子一点感觉也没有。


因此,应当让孩子懂得做错事自己必须承担后果。假如李殊的父母在他年幼时能够及时进行挫折教育,注意培养他的责任意识,让他懂得做错事时要承担责任、接受惩罚,明白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许他就不会去犯罪。


三是独立必须自主。有学者说,教育者应成为儿童发展的观察者、引导者、援助者。因为,一旦孩子能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那么,深藏在其内部的各种潜能就能获得充分发展。


在孩子幼年时,父母应当重视对子女独立性的培养,帮助他们逐步学会自己动脑、自己选择,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反之,如果家长对孩子过于宠爱和娇惯,包揽一切,孩子长大后就会缺乏独立生活、做事以及应对挫折的能力。


例如本案中的李殊,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很多事情都由父母、兄姐包办代替,自己独立应对困难、挫折的机会被剥夺,最终导致其进入大学的新环境之后,稍微遇到困难就惊慌失措、自暴自弃。


李殊的人生悲剧值得深思。作为监护人,父母应当注重孩子健全人格、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教会孩子把每一个困难都看作是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学会变不利为有利,用积极的态度看待生活,享受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