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足疾病食疗56方

 平凡的人238 2017-07-30

1 狗肉粥:狗肉200克切成小块,生姜20克,煮至半熟时,放入粳米(或糯米)100克同煮粥,加适量油盐调味食用。有祛寒壮阳,温肾补脾作用。适用于病后体虚或老人阳气不足,怕冷畏寒,手脚冰冷,腰膝无力,小便清长,夜多小便,肾虚阳痿,遗精遗尿,性欲减退等症。暑热天或患有热性病患者忌食。

2 把数枚大枣去掉皮核,加水煮成糊状,涂抹于裂口处,一天两次,几天就可痊愈.大枣治手脚裂

3 薏米粥:薏米50克煮粥,用适量白糖调味食用。每日一次,连续服用一个月。有健脾除湿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风湿关节炎,水肿,手脚伸屈不利,皮肤扁平疣(瘊子)等症。

4 鲜嫩桃叶,捣烂敷患处,治对口疮(项部痈)脚癣,手癣,蜘蛛咬伤

5 烫鲜蚶肉:鲜蚶肉500-800克,洗净,连壳放入开水中烫熟,取出蚶肉蘸熟花生油食用。有健脾、养胃、补血作用。适用于体虚贫血,腰膝冷痛,手足冰冷等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6 马铃薯150克洗净去皮,再加入樱桃.苹果各50克共同打汁饮用,有明显的改善效果。贫血所引起的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手足冰冷

7 鲜虾肉30克,补骨脂10克,水煎服,每日1次。治手足颤动

8 鹅肉100克,当归15克,杞子15克,党参30克,黄芪30克,淮山30克。水煎,去药渣,饮汤食鹅肉。每日1料。治气血不足、头晕目眩、手足麻木

9 狗肉250克,黑豆50克,陈皮3克,用少量油盐姜蒜焙香狗肉后,再下黑豆、陈皮同煮烂服 治肾虚腰痛、畏寒、手足麻木

10 白茄根、木防已根、筋骨草各15克,水煎服,可治风湿疼痛,手足麻木

11 燕窝鸽蛋清汤:热油锅下料酒6克,加入鸡汤250克和盐少许,煮沸后,放入经泡发的燕窝30克烫一分钟后捞出,煮熟去壳的鸽蛋24只摆在燕窝的四周,熟瘦火腿丝6克放上面,加入汤煮沸即可食用。有补脾益胃,补肾生血作用。适用于手足软弱,腰酸,头昏等肾虚患者食用。健康人食之更能提神醒脑,消除疲劳,防病强身。

12 扁豆15克,党参30克,淮山30克,薏米30克,砂仁3克,水煎服,治脾虚消化不良,身重,手足无力等症

13 鲜莲银耳汤:白木耳10克,温水泡发蒸一小时备用;鲜莲子30克(去心)开水浸泡;鸡清汤1.6公斤煮沸,加入料酒、食盐、白糖、味精适量,倒入白木耳、鲜莲子,煮熟即可食用。有滋阴润肺,补脾安神作用。适用于干咳痰少,口干咽干,饮食减少,心烦失眠,手足无力等症。健康人食用能消除疲劳,增进食欲,增强体质。

14 蛤蜊肉100克,百合,玉竹,淮山药各30克,同煮汤食用,可治口干,干咳,心烦,手足心发热等症。

15 生地煮鸭蛋生地30-50克,鸭蛋两个,同煮熟,剥去蛋壳,再放入汤中煮片刻,加少许冰糖调味食用。有清热.滋阴.养血.生津作用。适用于阴虚火旺牙痛,手足心发烧等症。

16 鹅肉500克,鱼鳔30-50克,煮熟用食盐.味精调味食用。可治阴虚发热,手足心热,腰腿乏力,健忘等症。

手脚发凉一般来说贫血和肠胃病患者、营养缺乏者、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全身或者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者,都会经常手脚冰凉。经常、长期的手脚冰凉,可以称为‘冷寒症’。如果不是非常严重的冷寒症,是可以预防和自我调节的。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久坐或久立的人,必须重视工间操,多做手足和腰部的活动,以加强血液循环。注意饮食多吃一些性属温热的食品,以提高机体耐寒力。常见的温热食物有:牛、羊、狗、鸡肉,大蒜、辣椒、生姜、圆葱、山药、桂圆等。

17 姜丝爆羊肉:羊肉切薄片生姜切细丝。锅内加油少许,起旺火,待油冒清烟时,放入花椒、八角,炸出香味,加入姜丝略炒,加入羊肉片翻炒,加入盐、味精,出锅时淋麻油即可。

18 大枣枸杞羊肉汤:羊肉切八分大块,在开水锅中汆出血水备用。大枣和枸杞洗净备用。锅内加水,放入羊肉、葱、姜、八角同煮。煮半熟时,加入大枣、枸杞和盐,再煮,煮熟即可。如果不喜欢羊肉的膻味,可以与大枣同时加入桔子皮一两片,即可减轻膻味。

19 三香辣椒红辣椒(根据自己吃辣的程度,选择辣椒品种),在炉火上烤干至接近焦;花生米炒熟至酥脆(芝麻也可);大葱在炉火上烤至外层焦糊,剥去外层。以上三种原料,各自在臼中捣烂,然后再和成一起,加盐和味精即可。

20 枸杞羊腰粥:鲜枸杞叶500克洗净,切碎,羊腰一对,切开剥去白色筋膜并切片,大米250克,同煮粥,加适量油、盐、葱、姜调味食用。有补肾强腰膝作用,适用于肾虚腰痛,老年腰膝软痛,脚跟疼痛等症

21 高粱根七个,水煎去渣,用汤煮鸡蛋两个,加糖少许服,治膝痛,脚跟痛

22 茄子茎、叶、根煎汤洗患处,可防治冻疮,皲裂和脚跟痛。

23 白萝卜煮浓汁,热洗 治脚气

24 赤豆同鲤鱼(或鲫鱼)煮汤服食,利水消肿,治脚气甚效,兼治小儿夏日因血热而致的多发性疖肿。

25 鲜鲤鱼一条约500克,洗净,和赤小豆500克放入锅内,加水2-3公斤清炖,炖至鱼熟豆烂,除去鱼头.鳞.骨.内脏外,将鱼肉.豆和汤全部食完(忌盐)。治肝硬化腹水,水肿,脚气,慢性肾炎,孕妇水肿,产后乳汁缺乏。

26 把啤酒倒入盆中,不加水,双脚清洗后放入浸泡20分钟再清洗,每周两次。啤酒泡脚治脚气

27 花生米100克,赤小豆60克,红枣60克,大蒜30克,水煎,一日两次分食,治脚气病。

28 豇豆子50-100克,大米100-150克,同煮饭,用油盐调味食用。有益气、健脾、消肿作用,适用于脾虚水肿,脚气病,小儿病后脾胃虚弱等症。

29 紫菜猪肉汤:猪瘦肉100克,紫菜25克共煮汤,加适量食盐,味精调味食用。有清热、化痰,软坚作用。适用于甲状腺肿大,颈淋巴结结核,脚气病等症

30 大乌鱼一条,去肠杂,留鳞洗净,加冬瓜等量m同煮烂,再加少许葱白、大蒜,不加盐,煮熟后喝汤吃鱼,每日一次,连吃3-7天。治脚气浮肿,孕妇水肿,肾脏病及心脏病性水肿和营养障碍性水肿。

31 黑豆同鲤鱼煮汤食用,治脚气水肿

32 西瓜皮适量取汁,加入淀粉.食盐.鸡蛋清与鳝鱼100克(切丝)拌匀,下六成热的猪油锅内炒,再下葱.姜.蒜,最后将米酒.白糖.味精.胡椒粉.淀粉拌好的汤汁倒人,加入少量醋.香油即可食用。治暑热、疲倦无力、脚酸软者

33 鲜嫩桃叶,捣烂敷患处,治对口疮(项部痈)脚癣,手癣,蜘蛛咬伤 足肿

34 北芪猪肚粥:北芪与猪肚均有利尿作用。北芪80克,煎一小时后去渣留汁加米煮粥,并放入猪肚,煮好后放盐食用。

35 姜汁牛肉饭:取鲜牛肉100g,大米饭300g,姜末15g,料酒、食盐、味精、植物油各适量。将牛肉切碎成末;炒锅上火,放入植物油烧热,下入姜末煸香,入牛肉末炒散,加放料酒、食盐、味精,炒断生后放人大米饭,炒匀即可。消水肿强筋骨。

36 赤小豆炖鲤鱼:取鲤鱼一尾,赤小豆50g,米醋、植物油各适量。将鲤鱼去肠脏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植物油,掺人适量清水和米醋,煮1小时,饮汤吃渣。清热利湿消肿。

37 黄芪猪肚粥:取黄芪80g,猪肚50g,粳米100g,食盐少许。将黄芪加适量清水煎一小时后去渣留汁,加米煮粥,并加入猪肚煮好后加盐食用。健脾益气,利水消肿,可治因脾虚所至水肿。

38 茅根豆粥:取鲜茅根200g,粳米150g,赤豆100g。鲜茅根加水适量,煎汁去渣,加入粳米、赤小豆煮粥。利尿消肿,对水肿患者和泌尿系结石尿中有红细胞者适宜。

39 芡实老鸭粥:取老鸭1只,芡实50g,粳米100g。将鸭宰杀去毛及内脏,加清水适量,煮熟后加少许盐及葱、姜等调料;将煮鸭的汤对水适量,入芡实、粳米煮粥,待粥熟即可。健脾养胃,利水消肿。适用于脾虚水肿。

40 狗肉小麦仁粥:取狗肉500g,麦仁100g。将狗肉切成小块,与小麦仁共煮粥。空腹适量服食。补虚消肿。适用于营养不良,体虚浮肿。

41 鸭汁粥:取鸭汤500g,大米100g。将鸭汤去浮油,人大米煮粥服食。鸭甘、咸、平,有补中益气,利水消肿之功。

42 鳢鱼冬瓜汤:取大鳢鱼一尾,冬瓜100g,葱白、大蒜各适量。先将鳢鱼去肠杂,留鳞洗净,加冬瓜煮烂,加少许葱白、大蒜,但忌加盐,煮熟后喝汤吃鱼。健脾利水消肿,可治脾虚水肿。

43 桂心粥:取桂心5g,白大米100g。将白米加适量水,煮粥半熟,加入桂心末,继续煮至粥熟,桂心即肉桂,有温补肾阳,利水消肿之功。此粥可治下元虚寒之水肿。

44 杜仲炖腰花:取羊腰子一对,杜仲15g,酱油,姜片,葱段各适量。先将羊腰切开去皮膜,与杜仲同炖,放入调料,炖熟取腰花食之。羊腰和杜仲均有补肾益阳作用,此品补肾利水效果佳。

45 茯苓粥:取茯苓30g,大米50g。将茯苓研细末,大米煮粥,半熟时加入茯苓末,和匀后煮至米熟。每日1剂分2次服用。健脾祛湿,通阳利水。

46 茅根紫苏饮:取白茅根50g,紫苏10g,玉米须30g。将白茅根,紫苏,玉米须水煎,去渣取汁。每日1剂。分2次饮服。散风清热,宣肺行水。

跟痛症是指患者因长期站立工作或长期从事奔跑、跳跃等;或因扁平足、足弓塌陷致足跟部疼痛,行走困难的症候。站立或行走时,足跟下面疼痛,疼痛可沿跟骨内侧向前扩展至足底,尤其是早晨起床以后或休息后开始,行走时疼痛更明显,活动一段时间后疼痛反而减轻,压痛点在跟骨负重点稍前方的足底腱膜处,X线可见跟骨底有骨刺形成。分三类。(1)跟后痛,主要有跟腱滑膜囊炎,跟腱止点撕裂伤,痹证性跟痛症 (2)跟下痛,主要有足底腱膜炎,跟骨下滑膜囊炎,跟骨下脂肪垫炎,跟骨骨髓为 (3)跟骨骨痛,如跟骨骨骺炎,跟骨骨髓炎,骨结核,偶见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痛症的分期 (1)早期,治疗宜化瘀消肿止痛 (2)中后期,治疗宜舒筋活血,行气止痛,或补益肝肾。

47 消肿止痛饮:生米仁根30克,赤豆30克,木瓜9克。将生米仁根,赤豆,木瓜分别洗净,一并放人沙锅中,加水500克,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煮30分钟,去渣取汁,分次饮服。清热利湿,舒筋活络。跟痛症早期者,足跟疼痛刺痛,行走后尤剧,踝部肿胀。生米仁利水渗湿,赤豆利湿,木瓜舒筋活络。

48 牡蛎茯苓饮:生牡蛎50克,茯苓25克。生牡蛎研细,布包;茯苓洗净,切成块,一并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再煮1小时,去渣取汁,分次服用。软坚散结,止痛利湿。跟痛症早期者,足跟疼痛,压痛,远行后尤剧。生牡蛎软坚散结止痛,茯苓淡渗利湿。

49 手汗、脚汗太多:明矾*5钱、热水2斤,一起溶化浸手脚、一次10分钟、浸后让其自然凉干,一日一次,5天后手脚汗正常。

50 手气、脚气:生大蒜头两只,去皮放入半斤醋内泡3天,再用大蒜头擦患处,每日3次。连用7-10日,有消炎和杀死细菌之特效。

51 萝卜治脚气:将萝卜(红白萝卜均可)切碎熬汤,用汤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连续一星期即愈。

52 鲜柳叶治脚气:取鲜柳树叶半斤,放在脚盆内加2斤沸水浸泡,盖上大毛巾,焖3-4分钟,待水温降至40摄氏度左右,把脚泡在盆中洗10-15分钟,2至3天洗一次,一般连洗两个星期左右可见效

53 手足开裂、粗糙:生猪油二两,加白糖1钱。捣匀擦手脚,一日2-3次。一般7天克愈,再擦几天以后永不复发。

54 六神丸除鸡眼-取六神丸十余粒,先将患处洗净消毒,用利刀割去表面角质层,用盐水浸泡半小时,再将上药研为细末,加醋调成糊状,涂敷患处,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

55 薏苡仁汤治腿抽筋:中老年人经常会发生腿抽筋的情况,可以用薏苡仁50克加适量水煎汤,煮熟后每晚睡前食米饮汤,连服5到7天即有明显效果。

56 腿抽筋:桑树果*一两,煎一碗汤一次喝下,一日二次,5天痊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