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体店之殇,敢问路在何方?(一)

 厚道厚福 2017-07-30

作者:喜铺宝李大晟

字数:1819字。

阅读时间:3分钟。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着社会经济、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也在改变着零售模式、零售业态以及整个流通生态。在网络零售的挤压下,实体零售早就沦为网商商店的试衣间。实体店都叫嚷,日子难过。请问,网上日子好过吗?

实地店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几年,实体经济难做,大家都会认为,是网店造成的冲击。现在,如果还说实体店是网商罪恶的结果,是马云最大的错,未免有点牵强。实体店之殇是网商之果的副产品。我不是替马云开脱,即使没有网商,实体店之殇该来的还会来。过去若干年,您在的城市有多少商铺,有多少大型百货卖场?城市框架不断拉大,房价及租金不断上涨,消费没有成正比例提升的情况下,没有网店,实体店不亏损吗?

实体店之殇,敢问路在何方?(一)

认真分析这个问题,咱们就利用第一性原理认真究根溯源。

什么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

什么是实体店?实体店是各种经济体开拓市场的渠道和载体,是经营场所。

什么是网店?网店也是各种经济体开拓市场的渠道和载体,是经营场所。

既然都是渠道和载体,都是经营场所,网店对实体店的冲击,本质上是互联网对实体店的冲击。

互联网的即时性和共通性,最大化消除信息不对称。原来利用信息不对称的行业,首当其冲的受到冲击。而互联网的即时性,给消费者比价的便利和条件,商家在缺乏产品差异化和营销差异化的情况下,能用的最方便的工具,就是价格工具,价格竞争成为网店的大杀器,中国人的营销习性与阶段性购买特点,让比价火上浇油,套利交易的价差减少,使大量网商有量无利。而网店的投资便利性,大大降低了开店的壁垒,大量网店和微商涌现,经营者和消费者日益合体。杀死你的,是网店,更是网店的比价便利性,还有你的产品、营销同质化、宏观环境。

实体店为什么越来越感觉到痛?网店冲击之下的效率和成本的不匹配是重要因素之外,别忘了,前几年4万亿猛药的后遗症。

前几年网店发展的也挺迅猛,实体店的小日子过得挺滋润,网店和实体店可以比翼齐飞,一方面是网店这个新生事物有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中国经济整体上升的大环境。

4万亿产生的旺盛需求,给予马云和王健林一样的雄心,2012年度与2013年度“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现场颁奖对话中,分别有两个对赌,王健林和马云有名的对赌,雷军和董明珠的对赌。这两个对赌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网店和实体店都进入对峙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双方的鼎盛时期。

实体店之殇,敢问路在何方?(一)

代表性连锁卖场苏宁,2014年主营业务首次出现亏损;

代表性百货品牌万达百货,2015年关店46家;

代表性消费品波司登:2015年关店超5000家,

代表性鞋业巨头百丽,2015年一季度 二季度关店总数为329家店;

代表性体育用品及服饰品牌李宁,,2014年关519家店,2015上半年关1200店。

而另外一个方面,2015年,小米没有完成预期销量,2015年9月12日,小米手机首家商城体验店在北京当代商城开业。2016年,小米手机中国销量大降36%。还有更多的网商品牌,开始走下线下开实体店。

实体店之殇,敢问路在何方?(一)

前面所说,无论实体店还是网店,都是渠道和载体。为什么会关店?网商为什么开线下实体店呢?一个目的,提升运营效率,都是为了提升效率而采取的举措。当线下品牌把效率挖掘到极致的时候,受互联网的影响尤其明显,大量消费者或者移情别恋,或者转移到线上。而本品牌线上效率,又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实体店难以承受日益上升的房租、工资成本,关店在所难免。

当线上品牌,把线上流量效率挖掘到极致的情况下,品牌溢量并不能在线上进行充分的挖掘。充分挖掘品牌溢量,开实体店似乎也是一种必须走向。适量的实体店数量,保持品牌溢量覆盖实体店成本,提高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这个过程是线上与线下的大浪淘沙,动态平衡过程,不断有品牌被淘汰,有新的品牌涌现。

商人的逐利本性,懂得节制更是难能可贵。一家店生意好,甚至开始假设与幻想开1万家生意都好,将是多好的事情,真正开1万家店,什么效果,可想而知。

本篇文章利用第一性原理认识到连锁品牌的实体店是什么,简单分析了连锁品牌的实体店的生存环境,只是从相的角度简单论述,并未对质进行触摸。

分析方法论:1、成本与效率的匹配;2、第一性原理。

这样的环境下,品牌该如何运作?渠道该如何拓展?我是加盟商的实体店,该走向何方?如果我是小店主,该怎么做?作者将在以后的系列文章中,将分析探讨,以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本文部分统计数字来源于网络,不准确之处,敬请见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