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典故大全·器用·器皿

 风舞三湘 2017-07-30

  【周鼎】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建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后因以“周鼎”借指国家政权。唐张说《开元正历握乾符颂》:“神龙中兴,周鼎归唐。”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纵未移周鼎,何辞免赵坑。”另参见人物部·帝王“定鼎”、政事部·议政“移鼎”、人事部·志趣“问鼎气”。

  【无何杯】 《汉书·爰盎传》:“南方卑湿,丝能日饮,亡何,说王毋反而已。如此幸得脱”。颜师古注:“无何,言更无余事”。宋张耒《赠无咎以既见君子胡为不喜为韵八首》之六:“虽乏无何杯,犹多未见书。”参见人事部·谬误“日饮无何”。

  【木杯】 晋宋时僧人,不知姓名。传说其常乘木杯渡水,故以杯渡为名。事见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下·杯渡》。后因以称僧人出行。唐戴叔伦《赠行脚僧》:“木杯能渡水,铁钵肯降龙。”参见九流部·宗教“杯渡”。

  【季鹰杯】 《晋书·张翰传》:“(张)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喻为人旷达。唐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辛酸陈侯诔,叹息季鹰杯。”

  【相如涤器】 汉辞赋家司马相如以琴挑逗富商卓王孙新寡的女儿卓文君,文君私奔,与相如在临邛卖酒。卓文君当垆,司马相如围一条犊鼻褌洗酒器。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唐杜甫《醉时歌》:“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参见器用部·饮食“文君酒”。

  【蛇杯】 汉应劭《风俗通·怪神》记杜宣饮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医治不愈;后知为壁上所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也有类似的记述。后用“蛇杯”形容因疑虑而引起恐惧。宋陈与义《答元方达怀作》:“汝悔蛇杯应已悟,襄陵驹隙竟难留。”参见武备部·兵器“樽中弩”。

  【霞杯】 盛满美酒的酒杯。唐孙棨《北里志·王团儿》:“霞杯醉劝刘郎饮,云髻慵邀阿母梳。””唐李义《幸白鹿观应制》:“云幄临悬圃,霞杯荐赤城。”宋范仲淹《和章岷推官同登承天寺竹阁》:“佳宾何以伫,云瑟与霞杯。参见天文部·气象“流霞”。

  【玉壶欹】 晋王嘉《拾遗记·魏》:“文帝所爱美人,姓薛名灵芸,常山人也……灵芸闻别父母,歔欷累日,泪下霑衣。至升车就路之时,以玉唾壶承泪,壶则红色。既发常山,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宋杨亿《泪二首》之一:“汉殿微凉金屋闭,魏宫清晓玉壶欹。”参见人体部·其他“玉壶盛泪”。

  【仙壶】 东汉费长房欲求仙,见市中有老翁悬一壶卖药,市毕即跳入壶中。费便拜叩,随老翁入壶。但见玉堂富丽,酒食俱备。后知老翁乃神仙。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遂用以指仙境。宋孔平仲《小庵初成奉酬元师》:“自有琴书增道气,别开世界在仙壶。”参见九流部·神仙“壶中天地”。

  【投壶】 《神异经·东荒经》:“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恒与一玉女投壶,每投千二百矫,设有入不出者,……矫出而脱误不接者,天为之笑。”张华注:“言笑者,天口流火炤灼,今天不下雨而有电光是天笑也。”后遂以“投壶”为闪电不雨之典。北周庾信《奉和赵王喜雨》:“投壶欲起电,倚柱稍惊雷。”参见天文部·气象“金壶电”、九流部·神仙“投壶玉女”。

  【荷锸携壶】 《晋书·刘伶传》:“刘伶字伯伦,沛国人也……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后以为纵酒放达的典实。宋范成大《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家山随处可行楸,荷锸携壶似醉刘。”参见人事部·狂放“荷锸随行”。

  【缺唾壶】 《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指击节咏叹,或喻壮怀激烈。宋苏轼《次韵刘景文见寄》:“莫因老骥思千里,醉后哀歌缺唾壶。”另参见文明部·歌舞“唾壶歌”、人事部·行止“击玉壶”、人事部、狂放“唾壶缺”。

  【苜蓿盘】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薛令之》:“(薛令之)及第,迁右遮子。开元中,东宫官僚清淡,令之题诗自悼曰:‘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指生活清贫。宋陈与义《道中寒食》:“刺史葡萄酒,先生苜蓿盘。”参见人事部·贫贱“苜蓿堆盘”。

  【北海樽】 汉末孔融为北海相,时称孔北海。融性宽容少忌,好士,喜诱益后进。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见《后汉书·孔融传》。宋陆游《石帆山下》:“尚嫌名挂东林社,那问尘生北海樽。”明夏完淳《放歌赠吴锦雯兼讯武林诸同志》:“逢人便下南州榻,满座还开北海樽。”清赵翼《重过灵岩山馆》诗:“旌麾三楚镇雄繁,预拟归开北海樽。”亦作“北海尊”。唐萧颖士《山庄月夜作》诗:“未奏东山妓,先倾北海尊。”另参见器用部·饮食“融酒”、人事部·雅逸“北海饮”。

  【咒酒卮】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吾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韵》:“自哂成书簏,终当咒酒卮。”参见器用部·饮食“刘伶好酒”。

  【歌鼓盆】 《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成玄英疏:“盆,瓦缶也。庄子知生死之不二,达哀乐之为一,是以妻亡不哭,鼓盆而歌。”后用以指丧妻。清林寿图《感逝三首》之一:“昔者漆园叟,箕踞歌鼓盆。”参见文明部·歌舞“漆园歌”。

  【才八斗】 喻才高。宋无名氏《释常谈·八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宋陈师道《古墨行》:“明窗净几风日暖,有愁万斛才八斗。”参见文明部·学识“八斗才”。

  【五斗折】 《晋书·隐逸传·陶潜》:“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指不为微薄的官俸而屈服。宋黄庭坚《次韵奉送定公》:“不为五斗折,自无三径资。”参见人物部官吏“折腰官”。

  【五斗酲】 注释见上“咒酒卮”。宋杨亿《清风十韵》:“五斗酲初折,三年翼自高。”参见器用部·饮食“刘伶好病”。

  【米千斛】 《晋书·陈寿传》:“或云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宋黄庭坚《次韵王炳之惠玉版纸》:“愿公进德使见书,不敢求公米千斛。”参见器用部·饮食“千斛米”。

  【金斗】 指金印。唐李贺《送秦光禄北征》诗:“呵臂悬金斗,当唇注玉罍。”王琦汇解:“谓金印如斗大。”参见人事部·富贵“腰印如斗”。

  【胆如斗】 《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维妻子皆伏诛”裴松之注引《世语》:“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后因称胆量极大为“胆如斗”。宋黄庭坚《再答明略》诗之二:“廖侯言如不出口,铨量古今胆如斗。”参见人物部·将军“胆大姜伯约”。

  【许由瓢】 汉蔡邕《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许由者,古之贞固之士也,尧时为布衣,夏则巢居,冬则穴处,饥则仍(依)山而食,渴则仍河而饮,无杯器,常以手捧水而饮之。人见其无器,以一瓢遗之,由操饮毕,以瓢挂树,风吹树动,历历有声,由以为烦扰,遂取损之。”喻指高人与世无争。南朝梁刘孝威《奉和六月壬午应令》:“石累元卿径,枝挂许由瓢。”另参见植物部·木本“一瓢挂树”、人物部·圣贤“弃瓢翁”、人事部·雅逸“挂瓢”。

  【箪瓢】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后用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唐李咸用《依韵休睦上人山居十首》之四:“季子祸从怜富贵,颜生道在乐箪瓢。”唐权德舆《送少清赴润州参军因思练旧居》诗:“二纪乐箪瓢,烟霞暮与朝。”清赵翼《敝庐将圮稍事修葺诗以落成》:“陋称箪瓢居巷内,贫真楼阁造空中。”参见人物部·圣贤“颜回”。

  【魏王瓠】 《庄子·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谦称自己才能差。唐储光羲《贻王侍御出台椽丹阳》:“南华在濠上,谁辨魏王瓠?”

  【莱芜釜】 《后汉书·独行传·范冉》:“所止单陋,有时绝粒,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范冉字史云,桓帝以为莱芜长。唐卢照邻《失群雁》:“金龟全写中牟印,玉鹄当变莱芜釜。”参见人事部·贫贱“甑生尘”。

  【破釜】 《史记·项羽本纪》:秦军围赵王于钜鹿,项羽“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遂大破秦军。指下定决心,决一死战。清吴伟业《下相怀古》:“破釜救邯郸,功居入关上。”另参见器用部·车船“船沉钜鹿”。

  【抱瓮】 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瓮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见《庄子·天地》。唐李白《赠张公洲革处士》:“抱瓮灌秋蔬,心闲游天云。”参见人事部·其他“汉机”。

  【邻家瓮】 《晋书·毕卓传》:“[卓]太兴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唐韩偓《三月》:“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参见人事部·狂放“吏部眠”。

  【扬雄瓿】 《汉书·扬雄传下》:“钜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雄笑而不应。”覆酱瓿,盖酱坛。清赵翼《穆庵待读见余近作枉赠佳章奉答》:“鞭长难获扬雄瓿,绠短方思董子帷。”参见文明部·文章“玄文覆酱”。

  【范甑】 犹范釜。唐骆宾王《和李明府》:“藻掞潘江澈,尘虚范甑清。”唐罗隐《寄大理徐郎中》诗:“官序诜枝老,幽尘范甑空。”参见人事部·贫贱“甑生尘”。

  【堕甑】 《后汉书·郭太传》:“(孟敏)客居太原。荷甑(炊具)墯(堕)地,不顾而去。林宗(郭太)见而问其意。对曰:‘甑以破矣,视之何益?’林宗以此异之,因劝令游学。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云。”指人洒脱大度,对己犯错误不加计较。宋陆游《三月十六日作》:“功名堕甑谁能问,羞作饥鹰夜掣韝。”另参见人事部·京性“甑破”、人事部·谬误“堕甑”。

  【衣钵】 佛家以衣钵为师徒传授之法器,因引申指师传的思想、学问、技能等。宋苏轼《再和许朝奉》:“传家有衣钵,断狱尽春秋。”宋杨万里《赠王婿时可》:“两家不是无家法,何须外人问衣钵。”参见九流部·宗教“衣钵相传”。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