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我再看你一眼之水巷子

 宜昌石头书屋 2017-07-30

▲1 如果没有那条蜿蜒数千里、冲破三峡险阻的束缚,在南津关脱颖而出的川江在宜昌变成了荆江,就不会有李太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和郭老夫子“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的豪迈意境;如果没有那条“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的滚滚长江,就不会有西陵峡口这座“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的江边古城,就不会有欧阳修所赞叹的“此地江山连蜀楚,天钟神秀在西陵”,就不会有那个曾经担任过宜昌海关税务司司长的英国佬所推介的那些景致:“从这里往上游只有4英里便是著名的长江三峡的进口,这里迷人的山峡溪谷,可怕的悬崖峭壁,激流飞瀑,小丘大山,组成了一幅动人的风景画。”

▲2 如果没有宜昌人所称的这条“大河”,这里就不会有郭兰英唱的“风吹稻花香两岸”的物产丰富、地肥水美;如果没有长江三峡的秀丽风光,杨炯就不会写出“绝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的名句;如果没有这条绕城而过、一路东去的江水环抱,管鉴就不会在“梅花过了,东风未放,满城桃李”之时站在岸边感叹“滚滚长江不尽,叠叠青山无数,千载揖高姿。”诗人杜甫就不会在宜昌江边小亭一边饮酒话别一边倚着栏杆醉眼看“北斗三更席,西江万里船。”

▲3 虽然都懂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如果没有川盐济鄂,宜昌就不会“日有千人扶手(摇橹)、夜有万盏明灯(桅灯)”的壮观景象和江边桅杆如林、百舸争流、木舟渡江、市民挑水的众多码头;如果没有自明清以来逐渐繁荣起来的河街贸易,宜昌城就不会拥有越来越多的移民,也就不会聚集越来越多的人气;如果没有宜昌商业开埠,宜昌就不会成为川东鄂西最大的长江航运枢纽,就不会在宜昌古城大南门之外,又开辟有沿江而下的18个新码头,洋人的西式建筑沿江一字排开。

▲4 如果没有长江这条母亲河,没有自明清以来逐渐繁荣的河街贸易,从鄂西川东甚至云贵高原陆运而来的山杂、毛皮、油脂、煤、烟叶、烟土、水果等就不会在宜昌过载,而由荆沙、申汉、洞庭和赣州的船只运来的那么多日用百货、瓷铁器、大米、糖、布匹和洋货就无法进入上游更远处的天府之国,而那4000余名码头工人和6000多名用宜昌话所说的“散扁担”的“棒棒”们就不会在国难当头之时创造敦刻尔克大撤退般的奇迹,就不会在解放后和黄声孝所形容的那样:“左手搬来上海市,右手送走重庆城。”

▲5 如果没有万里长江第一坝的开工与建设,古城宜昌就不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城市的骨架就不会得以迅速扩展;如果没有走向太祖期盼的“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三峡大坝的建成,这座滨水而建的城市就不会被称为“世界水电城”,而“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也不会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足以在世界上引以骄傲的城市名片,所以说宜昌是因水而兴、因水而动的。

▲6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在长江边上的宜昌人自然就会靠着这条大河谋生。不管是上古时代就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土著人还是因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北而远道跋涉而来的各路移民都知道选择西陵峡畔的这块地方作为建设家园的有利地形,傍江而居,以江为生,因江设市,就在这川江与荆江交界之处建起了宜昌这座古城,也就有了沿江而下的过载码头,也就有了城里三分之二的居民靠码头谋生。

▲7 有了这条绕城而过的长江就有了在江中航行的船只,有了船只停泊之地就有了城市;有了城市就有了商品贸易,有了商品贸易就有了搬运工;有了搬运工就有了家庭,有了家庭就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水是很重要的,在没有自来水的时代,家家户户都得下河取水。可是那些官宦人家、土豪士绅的老爷太太、少爷小姐是十指不沾春江水的;商家店铺、茶馆酒肆更需要大量用水;家里的男人在外打拼,家里只有女人孩子的就需要请人挑水,于是,宜昌的挑水工应运而生。

▲8 在没有自来水的漫长岁月里,宜昌城里的普通人家多是自己挑水吃。男人不在家,女人提着要洗的衣服到江边去洗,回来时顺手提一小桶水;那个时候家里孩子多,稍大一点的兄弟姐妹就会被大人们支配着两个人抬一桶水,摇摇晃晃的走回家时,也就剩半桶了;即便是后来修了运河,有了一水厂,也有了街头巷尾的供水点,还是需要肩挑手提的把水送回各自的家。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笔者的父亲已是市人委办公室副主任,下班后依然要拿起每家每户必备的水桶到供水点去挑水。

▲9 那个时候,普通百姓人家的男人出门前先下河去挑一担水是必须的,一家老小洗脸漱口做早饭都等着呢;孩子们放学后到江边去提几桶水回家来很正常,家里烧水做饭正等着呢。那个时候家家户户厨房里都有一口能装几桶水的大缸,门后都放有挑水用的木桶或者白铁做的水桶,还有楠竹或者桑木做的扁担。可是旧时的那些富贵人家、店铺老板、手工作坊、茶馆酒楼浴池等用水大户、孤儿寡母、老弱病残要么因为有钱不屑、要么因为无力到江边取水,就守在门前,冲着那些在街上穿梭而过的挑水工喊一声:“跳水的,来几桶水!”

▲10 挑水是个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那些挑水工都是些壮实的汉子,挑水的时候腰杆挺得笔直,随着从河边步步登梯,肩膀在很自然的耸动,那根韧性很强的扁担到了他们肩膀上变成了有生命、有柔性的东西,颤悠悠的上下跳动着、随意弯曲着,那两个装得满满的水桶也似乎在轻盈的跳舞,两桶足有百多斤的担子随着挑水工十分协调的身体那么放松的随之律动,甚至有些翩翩起舞的感觉。

▲11 每一次挑水工或光着或穿着草鞋或穿着解放鞋的脚结结实实的踏上那江边上岸的青石阶梯的时候,也正是扁担向下弯曲的时候,所有的重担就通过那挺直的腰杆迅速地传递到他的足下;他的小腿肌肉会马上做出反应,肌腱向上反弹,腰部的肌肉就会紧缩、胸大肌就会快速的舒张,肩膀就会向上耸起,扁担就会向上弹起,甚至稍稍离开挑水工的肩头,他就会舒舒服服的又登上一级台阶。那种力量的运用自如、节奏掌握的火候、轻松的犹如闲庭漫步都叫人叹为观止,在那之前和在那之后笔者再也没有见到过那样天人合一、浑然天成的力量与技巧的展示了。

▲12 挑水工其实很不容易的,用现在调侃的话说,就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迟。”清晨下河挑水,江水还没有被城里的洗衣、洗菜、涮马桶、倒夜壶等生活垃圾和从江南划来的粪船所污染,自然最好不过;很晚的时候送水去,用户大多都是工业、餐饮洗碗和家庭洗澡所用,用完后随手倒在家里的天井里、街边的阳沟中,就顺着城里的五大地下水渠又流回到长江里去,好在到明天早上,污水都流到下游去了,那个时候人们没什么全局观,也不懂一带一路。

▲13 挑水工当然很不容易的,虽然过去的富贵人家、机关单位、工厂作坊、家中没有男劳力的,或是经济状况较好的都会请他们挑水,可是相互之间也有竞争的。除了永耀电厂挖井用于发电,不知是水源还是习惯的缘故,反正古城里和新的商埠区很少有水井的,反正大家都是喝长江水的,反正家家户户家里都有一个大水缸,从江里挑来的江水用装有明矾的竹筒搅一搅,沉淀以后就可以用了,那个时候喝江水是不会拉肚子的。

▲14 宜昌挑水工聚集最多之处,在城里是献福路附近的河水巷;在城外就是隆康路附近的一道巷子,各有区域,互不越界。理由很充分,城里的靠近大户居住的南正街、天官牌坊(现在的民主路)和二架牌坊(现在的新民街);城外的靠近洋人居住的强华里、履元里和怀远路(现在的红星路),最重要的是住处距离长江仅一步之遥。有些聪明的挑水工在自己家中备上几只硕大的水缸,挑水沉淀以后卖净水,收入就好得多。

▲15 挑水工的薪酬有包月、包年之分,也有另担的,计价方式和现在的长途运输、滴滴打车差不多,都是分路程远近而论,还有需求量而定。反正那时的宜昌中心城区一直沿江发展,街道离长江的距离都不远,最多也就几百米。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请挑水工挑水送到家每担水也就几分钱,和当时的一碗红油小面、一个炸得酥脆的油饼差不多,所以费用也是可以接受的。

▲16 在宜昌众多的旧照片中,可以毫不费力的找到很多挑水工的身影:图9可见挑水工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通过已显得破损的大南门城门洞;图10是挑水工在繁华大街上给商家送水;图11很清楚,寺庙的和尚、衙门的官吏都要吃水的;图12的背景是岸上的一些西式建筑,那是挑水工给洋人送水;图13可见到古城街上有不少的挑水工;图14是一个挑水工正走到吊脚楼下面的江面去,还有一个正站在江边提水;图15则是一些挑水工往来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二马路,图16是当时城内的一条水巷子,路上湿漉漉的,青石板上撒了不少的水。

▲17 这张明信片记录的就是挑水工的全盛时期。挑水工就是这样从各家各户一担一担、一桶一桶的供水中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不仅可以养活自己,也可以养家糊口,还可以在宜昌安家。解放后,宜昌码头的搬运量随着建设的发展骤增,不少挑水工转行变成了搬运工,不过新的挑水工会迅速上位;1960年运河修通,1962年有了一水厂,因为城里有了供水点,挑水工的数量才显著减少;再后来自来水管线贯通,先有了几家共一个水龙头,再有了单家独户的水表,挑水工这个职业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才完全消失。

▲18 历史上宜昌的水巷子很多,从东湖的紫云宫(现在的三江小学)到土街头的青龙巷(现在的西陵二路靠三江一侧),从板桥河街的尚书巷到北正街的小北门(鼓楼街派出所对面),从南正上街的九拐巷(现在的美岸长堤)到中水门的学院街,从南正街的艾家巷(现在的世纪欧洲城)到南正下街的璞宝街,从南门外正街的老三条街(现在的解放路步行街附近)到招商局路上的三马路(陶珠路),从滨江路的邮政巷到复兴路(现在沿江大道一马路到大公桥路段)的二道巷子,几乎到处都是。可是现在只要一提宜昌的水巷子,文史专家和平民百姓无一例外的都会指向市府大院旁边的邮政巷。

▲19 拜托好不好,人家这条小巷在1914年被列入新商埠区规划图前早就已经存在,而且从一开始就叫邮政局四巷,简称邮政巷,根本不曾叫过什么水巷子。史料中说得很明白,根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签订的《中英烟台条约》,宜昌成了增开的通商口岸,英国驻宜领事馆率先登陆宜昌;第二年,新成立的宜昌海关选址在当时的宜昌府东湖县城南门外一里处的汉景帝庙至月亮巷的滨江一带(现在宜昌市人大、政府所在地)并开始办公。

▲20 从1877年至1911年间,共有45名英、美、德、俄、挪威等国籍的税务司长在宜昌海关任职。首任宜昌海关税务司长迪克·托马斯,调来之前,是天津海关税务司,调离宜昌海关后,又被任命为上海海关税务司,可见宜昌是个镀金的好去处。而1907年宜昌海关税务司长英国人梅尔士,是一位具有“四品衔,双龙二宝第三定星”爵位的英国人,可见当时宜昌海关之重要。

▲21 在《宜昌大事记》中,可以找到宜昌邮政创办的脉络:1883年那一年,天主教鄂西教区设在荆州的主教府迁至宜昌乐善堂街(现在自立路)天主堂内;英商立德乐乘木帆船进入川江,轰动一时,他认为宜(昌)渝(重庆)段川江通航并不困难,只须轮船马力大、吃水浅即可。也就在这一年,宜昌海关邮局成立,对外收寄信函、包裹等。1894年,英国人创办的宜昌书信馆成立,开始发行自己设计、日本付印的宜昌邮票,全套共8枚。

▲22 1897年,海关邮局变成大清宜昌邮政局;1910年,川汉铁路由宜昌铁路坝修至小溪塔,共长15华里,宜昌邮政局在城区二架牌坊(现在的新民街)设邮政支局,在西坝设邮政代办所。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湖北军政府遵照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命令,宜昌府府治所在地东湖县改名宜昌县,宜昌府同时裁撤;也就在同一年,宜昌邮局迁出海关,就在一巷之隔租赁英商隆茂洋行在滨江路的一栋两层楼房办公和营业,因此,与海关相邻的小巷得名为邮政巷。

▲23 其实邮局和海关分不分家差不多,反正还是洋人说了算,反正所租的楼房还是人家自己人的。好在民国后的邮局以月租金关银200两一直租赁海关上首英商隆茂洋行新修建的一栋楼房既做办公楼也做营业厅,一租就是26年,有心人统计过,历年共付出租金62400两,足以兴建若干栋这样的小楼。可是直到1938年位于褔绥路的邮局大楼落成,宜昌邮局才算有了属于自己真正的家,从这张老照片可以看见那栋西式的建筑和后面的若干房屋围成的小院比原来不知要好多少。

▲24 新邮局的楼房是由上海来的一卢姓工程师负责设计的,也是西式建筑,可以说是当时福绥路上的一景。可是不到两年,日军占领宜昌,沦陷期间这里曾经被用作日军政务班的驻地,是日军内部从事“大东亚共荣”宣传、指导日伪县政政办报和刊物发行的机构。抗战胜利和解放以后,邮局大楼长期都是邮政局和后来的邮电局的所在地,直到改革开放,邮政和电信分家,各自有了新的办公大楼,原来的大楼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多层住宅楼,原来十分繁华的邮电局营业大厅也变成了现在的邮储银行。

▲25 邮政局搬走了,一晃就是快六十年;这条以邮政局命名的小巷却留了下来,屈指一数,就已经是百年老街了。只不过站在邮政巷口,听见长江里传来几声汽笛,就会想起当年的情景:每当从重庆和武汉分别开来的轮船缓缓靠岸,就会有那些头上扎着头巾、肩上挑着担子或者背着敞口背篓的挑夫将那些大大小小的邮件从趸船上运到邮政局;不多时,就会有一些身披蓑衣、头戴斗笠、脚蹬草鞋、行程匆匆的邮差背着邮包从邮政局大门出来,他们负责全城的投递工作,规定风雨无阻、城区内必须当天送到。

▲26 邮政局搬走了,可这条留下来的百年邮政巷却见证了宜昌邮局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也见证过无数的世事变迁、人间沧桑。见证过当时掌管宜昌邮局的那位海关税务司伍德罗夫、邮局总办安温等高鼻梁凹眼睛的洋人局长,也见证过在1897年只用了10天就走完了宜昌到重庆的905公里步班邮路的那名了不起的邮递员;见证过1922年,宜昌邮局52号邮划行至崆岭峡的时候不幸翻覆,所装邮件流失,邮划老三淹死,全局凄凉悲恸的情景,也见证过1926年宜昌邮局工人大罢工,要求维护工人自身权益的斗争胜利。

▲27 时光如梭,时光荏苒,这栋原来的隆茂洋行、后来的邮政局,宜昌沦陷时变成了日军的通信中队所在地;光复后,一度曾经作为国军的军事机关;解放后,这里先是政府相关机构的办公处,后变成了机关干部宿舍,再变成图26那样的普通居民住宅楼。再后来,兴建滨江壹号的老板相中了这栋老楼,花了不少心思和金钱,将它打造成餐饮休闲的滨江五号,这栋老楼就又一次风生水起了。

▲28 从图26的破烂不堪到图27的焕然一新,这就是重新装修的效果,也凸显着包装的重要性。毫无疑义,老板看中的是这里非常好的地段,虽然与市府仅仅只隔着一条小巷,却显得有些僻静,如果不是走近、如果不是路过,这家改头换面的茶楼简直不为人知。一条窄窄的邮电巷,似乎隔开了官家的繁忙、闹市的喧哗和尘世的纷争,也有了些二马路咖啡茶楼一条街的延续,还有些码头文化的影子。

▲29 某一年,笔者出差路过大庸(现在的张家界),那个时候的那里还是“藏在深闺人未识”,我们就住在金鞭溪边的一个农户家里,出门抬头就是金鞭岩,简直美呆了。在酒桌上我们羡慕主人住在仙境中,人家摆摆手:“几座破山有什么好看的?”这也许就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故吧。笔者就住在滨江五号的隔壁,进去品过茶、吃过饭,还隔三岔五从旁边的邮政巷穿过,却很少注意到这栋小楼的变化,直到某一日,才突然发现滨江五号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四合院。

▲30 有趣的是,面对这栋百年建筑,不同的主人有着不同的诠释,当年的邮政局将大门开在邮政巷里,滨江五号将大门改到沿江大道这边,图28还留一长长过道供人品味;四合院就直接将大门开到正面中间,还建一小门楼,就有些土色土香了。滨江五号先是文化茶楼,后变成红色主题餐饮,四合院的名字很有北方京城特色,菜品做的却是湖北菜,江鲢火锅、口水鸡、嫩豆腐之类的家常菜,大厨快餐,分量也足,也许是位置不错,生意似乎还可以。

▲31 令人玩味的是,虽然四合院旁的这条小巷名为邮政巷,不过也就是一个巷名而已,搬走的邮政局早已被人遗忘,被无数宜昌老人念念不忘的却是这里原来是条水巷子。想想也是,1938年邮政局就搬走了,而这条小巷因为通向江边,百年来家家户户几乎都从这里下河挑过水;后来有了自来水厂,便在靠红星路现在信访局围墙外建一小小的供水点,不知多少人在这里买过水,其中就有现在还在的你我他,自然是记忆犹新,连社区街道在巷口所建的文化墙,最突出之处也是照片上这对挑水的木桶

▲32 《宜昌文史资料》是这样解释邮政巷的:“解放前这里也是一条很主要的水巷子,过滨江路有一水码头,走石级踏步就可以直接下河挑水,枯水季节有水跳板。”这就是最好的注解:在没有自来水也没有供水点之前,无论是请挑水工还是自己下河挑,反正城里所有人的吃水都得从坡下的长江里挑起来。挑水的人多了,而且常年不断、四季不歇,所以这条小巷才会终日飘散着江水那稍带点鱼腥的气息。

▲33 当年的我们、还有那些挑水工都会担着一个或者两个用桐油刷得透亮的木桶,到长江边的码头上将江水装得满满当当的,沿着长条石阶上坡,穿过这条小巷的时候,扁担在肩上颤悠悠,水牌在水桶里晃悠悠,然后将水送到千家万户家中的水缸里。当然会有些水溅洒出来,挑水的人多了,滴水成河,所以像邮政巷这样的水巷子里的青石板路上清早的时候总是湿漉漉的。有谁还记得这位对着镜头走过来、因为认出我们而微微笑着的九旬老人吗?若干年前,他在宜昌可是很有名气的官员。

▲34 一条普通的水巷子、一条连邮政局都搬走了的邮政巷,却因为一侧高墙后的市府大院变得世人皆知,“首善西陵”很好,“标杆云集”也不错,“记忆红星”更是点名主题,就是字体不一,看上去感觉怪怪的。当年海关和邮局的那些洋人从这里走过,北洋的那些军阀、民国的大佬、日军联队长、国军司令也从这里走过;自从市委市政府搬到红星路以后,那些曾经当过这座城市的市领导一定也从这里走过,不过,现在的领导忙得很,只好以车代步,当然也就很少经过这条小巷了。

▲35 宜昌不是丽江,家家杨柳、户户流水,一派浪漫之都的氛围;宜昌也不是苏杭,小桥流水人家,那种诗情画意天下无双;宜昌更不是桂林,移步换景,满城山水皆文章;宜昌是个长江大河绕城而过,画出的那道弧线就在江边形成了那座古城,加上很久以前存在过的浩瀚东湖、多年前还存在的南湖的一湖碧水,还有半个多世纪前人工挖出的那条东山运河,整座城就被无处不在的水好好的滋润了。

▲36 有别于北方京腔京味弥漫的胡同,就没有关汉卿在《单刀会》里的那种威风:“你孩儿到那江东,旱路里摆着马军,水路里摆着战船,直杀一个血胡同。”也没有袁启旭在《燕九竹枝词》中表现的那种豪爽:“鞭梢乱点出胡同,道遇诸王一阵风。”南方的巷子充满了白墙黑瓦、木窗阁楼、石板漫地、绿意水气,那些南方的百年小巷都和邮政巷一样,是城市中最市井、最地道、最令人回味的存在。

▲37 虽没有柳永那种“小楼深巷狂游遍”的洒脱,却也去过南京的乌衣巷、苏州的观前街;虽没有那些旅游达人满世界都去过,却也走过广州的上下九、武汉的坤厚里、杭州的大井巷,爬过重庆的十八梯,于是在穿行宜昌邮政巷的时候,才发现它是笔者见过国内类似的小巷中规模最小、铺面最少、改造最少、古味最淡、名气也最小的一条小巷,只是在宜昌繁华闹市中低调展示自己别样的朴素无华。

▲38 最好春天去看邮政巷。因为春暖花开,小巷幽幽,高墙之外的万物生长,没有汽车废气和噪音的干扰,青石围墙上的爬山虎也长得蓬蓬勃勃,生机勃勃,阳光从青翠欲滴的毛竹叶片中透过来,就有了一点半透明的绿色,就更能从那爬满紫藤的墙头和斑驳的围墙上感觉出春的信息,在庆幸自己能又一次走过儿时的小巷的同时,好有一种从心底滋生出的对生活的满足感,对小巷也就油然产生出一种特殊的情愫。

▲39 夏天经过这里最能感受到邮政巷的魅力:外面骄阳似火、酷暑难耐,只要走进巷口,江风就会顺着弯弯曲曲的巷道扑面而来,带着水汽的江风凉爽而怡人,舒适而自然,汗水一下子就消失了,看着那探过墙头青翠的竹林枝头和爬满墙头、开着紫色小花的绿色藤蔓,自有一种自然的清凉和宜人的静谧。就会回想起过去那大蒲扇、凌清茶、冰棒、晚上一街的竹凉床,还有把清贫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市井人家。

▲40 秋天是邮政巷最美的季节,天高云淡,残阳如血,这条藏于巷陌、立于市井却似乎游离于世事之外的百年小巷就多了些秋风阵阵、残叶铺地,那层叠的青瓦、古朴的屋宇、青石的墙面、墙角的苔痕,满满的都是悠长的故事。于是,那些古老的回忆、江边的风帆、轮船的汽笛、路人的脚步、咖啡的香味、冉冉升起的炊烟、火红的年代,都随着挑水工荡溢出水桶的江水,浸湿了小巷的青石板。

▲41 冬日不可无雪,有雪的冬天,就和飘着雪花的邮政巷一样是纯洁而寂寞的,就像是一朵晶莹剔透的冰凌花。清晨的江雾涌满小巷,就把一切都变得虚无缥缈,雪花飞舞,空气中渗透着冷冽清净的滋味。走在这素雅幽静的小巷中,就会让人想起很多年前那挂在屋檐下宜昌话里所说的凌钩子(冰凌),想起那家中堂屋里暖洋洋的白炭火;想起老大爷嘴里的叶子烟,老太婆膝下的小烘笼,煤炉上的大炊壶;想起街头巷尾堆起的雪人,想起炸米花、杂糖、铁环、橡筋绳、鞭炮和红糖荷包蛋。

▲42 如果到邮政巷去,最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很容易在那里碰见不少提着炮筒的摄影师和一些拍婚纱照外景的新人。模特会穿着海派旗袍,在摄影师的要求下依附巷壁摆出各种造型;新人会相依相偎,对着镜头幸福的微笑。模特会有职业守操,新人那溢于言表对未来的向往和小巷百年的沧桑相映成趣。路人就会驻足观看,拍摄告一段落,拿着反光板的摄影助手会说一句道歉的话:“对不起,可以通过了。”回答也是彬彬有礼的:“没事,请继续。”谁都想多分享一下新人的喜气。

▲43 如果到邮政巷去,最好是下着小雨的时候,整个城市都笼罩在雨雾中,空气中就有了潮湿的味道,那些水珠就会从高高的屋檐下、围墙的藤蔓上嘀嘀哒哒地溅落在地上,就可以感觉这条小巷曾经的繁华虽然早已散去,可是时间却被那被风雨弄得斑驳的高墙包裹着,静静的藏在那些厚重的青石夹缝里面。藤萝蔓娑,掩饰不住小巷的清幽;风声雨声,正是发幽古之情的时候,不由得就有了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如果再出现一个穿旗袍、撑一把小伞的窈窕淑女,恍惚之间,就会走进陈逸飞的油画、戴望舒的雨巷之中去。

▲44 邮政巷是最能勾起宜昌那些文艺青年情怀的地方,窄如一线的巷内,走在青砖铺地的巷道里,看着两侧斑驳的墙面,听听两边巷口传来的城市喧哗,望望一边厚实围墙上垂下无数的藤蔓和绿叶,一边高高围墙上挑出一串酒楼的红灯笼,就有了些难得的美景。如果想起姜夔所写的“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马嘶渐远,人归甚处,戍楼吹角。”就会理解那个被贬夷陵的欧阳修当年的心情了。

▲45 邮政巷和笔者有着大半个世纪的因缘。还是上中心小学(现在的红星路小学)的时候,我们就穿过这条小巷到市府大院里给自己养的那些蚕宝宝采桑叶;后来,搬进了市府大院,有了家庭、也有了儿子,当时的市府大门还是开在红星路上,我们就得带着儿子穿过邮政巷到江边去看船,年幼的儿子走到青石板的裂缝前会停住脚,奶声奶气的叫一声:“爸爸,洞!”再后来儿子长大成人,我又有了孙女,张老师给她在邮政巷拍照,孙女迎着镜头向我们跑来,却在阴沟口突然停下脚步,小心翼翼的绕过!两父女莫非真有心灵感应,居然会有惊人的相似!!

▲46 后来,市府大院将门转到沿江大道,于是经过邮政巷的机会就更多了:上班下班、乘车出行、走亲访友、一个人散步等等都会从那条小巷里穿过。再后来,笔者的小家搬走了,可依然经常会从这条小巷穿过,去看望自己年迈的父母,去和父母吃团年饭,乐呵呵的从他们手里接过压岁钱;当然,某个悲痛的日子,也不得不穿过这条小巷,去向自己的母亲做最后的告别,那一瞬间,才撕心裂肺的感觉到,最爱我的那个人已经永远的走了。

▲47 这条百年小巷窄如一线,走在邮政巷里,仿佛在穿越历史隧道,看着岁月流转在青石砌成的高墙上留下风化的印记,凸凹不平的墙面极富立体感;绿色的藤蔓卷曲着在歇山顶似的墙头跳舞,就像戏曲演员手里捏成的兰花指,就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向上望,窄窄的小巷就变成了一线天;向下看,青砖铺地、坡度自然,有江风从巷口涌来,小巷里面花坛上的那几棵“神树”上系着的用于祈福的红布条就会在风中摇摆。

▲48 一旦走进这条幽静的水巷子,置身于此,肯定就会忘却现代社会的浮躁、曾经席卷的狂热和流云般消失的风尚,就可以从邮政巷两边高高的青石墙面上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也可以从朴实无华的小巷里领悟到生活的平凡。不由得又想起那些曾经从这里经过的身影。心里就会萌生一份惆怅的时候,思念就会像清风如影随行。就和我们感受这条百年小巷一样,仅仅只是走过路过来过看过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还应该了解和记住它的过去和现在,还有那种历尽世事沧桑后的宁静与淡泊。

▲49 某一日,应朋友之约,想到应该写一点东西推介这条不知走过多少次的曾经的水巷子。在开始收集相关资料的时候,才发现这条极为普通、毫不起眼的百年邮政巷居然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许多难忘的记忆,也承载着和笔者同龄的许多人的大半坎坷经历、蹉跎岁月和悲欢离合。心情就和这一篇朋友推荐所采用的这首背景音乐的原唱李娜所唱的那样:“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身边。也曾心意沉沉,相逢是苦是甜。如今举杯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50 感谢张华新老师和陈军芳女士一路陪伴和拍摄,感谢老同学臧建设、权觉荣,好友孙波提供的相关街景照片,感谢宜昌五中儿时的伙伴和宜昌四中68届初一六班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宜昌石头在此一并致谢了。(201705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