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无锡 | 太湖渊源录(下)

 阿丁480 2017-07-30


太湖、五湖之相因

由震泽、笠泽、具区而转称为太湖最早的文字记载的人,是为西汉司马相如。他在《上林赋》中有言道:“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然后灏溔潢漾,安翔徐回,翯乎滈滈,东注太湖,衍溢陂池。”唐朝张守节说,此太湖在苏州西南。

至汉朝后,太湖之名虽已陈出,但其与五湖一名同而被人称述。至西晋有杨泉著《五湖赋》中赞道:“余观夫主五湖而察其云物,皇哉大矣,以为名山大泽,必有记颂之章,故梁山有奕奕之诗,云梦有子虚之赋。夫具区者,扬州之泽薮也。有大禹之遗迹,疏川导滞之功,而独阙然未有翰墨之美,余窃愤焉。敢妄不才,述而赋之。其辞曰:浚矣大哉,于此五湖,乃天地之玄源,阴阳之所徂,上属斗牛之精,与云汉乎同模。受三方之灌溉,为百川之巨都;居扬州之大泽,苞吴越之具区。南与长江分体,东与巨海合流。太阴之所毖,玄灵之所游。追潮水而往还,通蓬莱与瀛洲。云云。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云:五湖谓长荡湖、太湖、射湖、贵湖、滆湖也。郭景纯《江赋》曰:注五湖以漫漭。盖言江水经纬五湖而苞注太湖也。是以左丘明述《国语》曰:越伐吴,战于五湖是也。又云范蠡灭吴返,至五湖而辞越,斯乃太湖之兼摄通称也。虞翻曰:是湖有五道,放曰五湖。韦昭曰:五湖,今太湖也,《尚书》谓之震泽;《尔雅》以为具区,方圆五百里,湖有苞山,《春秋》谓之夫椒山,有洞室,入地潜行,北通琅邪冢武县,俗谓之洞庭。旁有青山,一各夏架山,山有洞穴,潜通洞庭。山土有石鼓,长丈余,鸣则有兵。故《吴记》曰:太湖有苞山,在国西百余里,居者数百家,出弓弩材。旁有小山,山有石穴,南通洞庭,深远莫知所极。……杨泉《五湖赋》曰:头首无锡,足蹄松江,负乌程于背上,怀太吴以当胸,昨岭崔嵬,穹隆纡曲。大雷、小雷湍波相逐,用言湖之苞极也。《国语》曰:越伐吴,吴御之笠泽,越军江南,吴军江北者也。虞氏曰:松江北去吴国五十里,江侧有丞、胥二山,山各有庙。鲁哀公十三年,越使二大夫畴无余、讴阳等伐吴,吴人败之,获二大夫,大夫死,故立庙于山上,号曰丞、胥二王也。胥山上今有坛石,长老云,胥神所治也。下有九折路,南出太湖,阖闾造,以游姑胥之台以望太湖也。松江自湖东北流,径七十里,江水歧分,谓之三江口。《吴越春秋》称:“范蠡去越,乘舟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者也。此亦别为三江五湖,虽名称相乱,不与《职方》同。庾仲初《扬都赋注》曰:今太湖东注为松江,下七十里有水口。分流:东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为东江,与松江而三也。《吴记》曰:一江东南行七十里,入小湖,为次溪,自湖东南出,谓之谷水。谷水出吴小湖,径由卷县故城下。”

到了盛唐一朝,有学者徐坚在其所著作《初学记》中自言:“《周官》言:扬州,其浸五湖。按,张勃《吴录》: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以其周行五百里余里,故以五湖为名。(虞翻又云:太湖有五道,别谓之五湖。)或说以太湖、射贵湖、上湖、洮湖(又名长塘湖,在今金坛)滆湖。按,《国语》言:吴越战于五湖,直在笠泽一湖中战耳,则知或说非也。《扬州》言:太湖一名震泽,一名笠泽,一名洞庭。(《史记》:三苗之国,左洞庭,左彭蠡。南朝·宋裴骃云:今太湖中苞山。有石穴,其深洞无知其极者,名洞庭。洞庭对彭蠡,则知此穴之名,通呼洞庭。彭蠡即宫亭湖名也。《越绝书》云:太湖周三万六千顷,在吴兴。)”

宋乐史在其所著《太平环宇记》中言:“具区薮,太湖也,泽纵广二百八十三里,周回三万七千顷,连接四郡界,入于海。盖水之所都也,深曰湖,浅曰泽,带草莽曰薮。中有最高山曰洞庭,曰包山,曰姑苏。洞庭下有地道通巴陵,昔龙威丈人所居。姑苏上有台,吴王阖闾之所居,次有三山:曰石公山、大雷山、小雷山。古所谓登姑苏望具区,言登高望远。填充疆庶物,无不具也。一名震泽,亦名笠泽,亦名雷泽。孔安国云:‘泽,吴南太湖,名太湖者,以其广大名之也。’又名‘五湖’。韦昭《三国吴郡志》曰:‘太湖边有游湖、莫湖、胥湖、菱湖、贡湖,就太湖为五湖。’又云‘胥湖、蠡湖、洮湖、滆湖,就太湖为五。’又云天下如此者五。虞仲《川渎记》云:‘太湖东通长洲松江水,南通乌程云溪水,西通义兴荆溪水,北通晋陵滆湖水,东连嘉兴韭溪水,凡五湖。’按《尔雅》云‘天下有十薮,其六曰吴、越之间有具区薮。’”

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之变,江南人受北人文南渡的熏陶与日俱新,其民俗也遂之一变。班固在其所著《汉书》有早前关于风俗的记载:“东南之俗,火耕水耨,食鱼与稻,以鱼猎为业,虽无蓄积之资,然而亦无饥馁。其俗信鬼,好淫祀,父子异居,此大抵然也。而到隋朝,其俗颇变,尚淳质,好俭约,丧纪婚姻,率渐于礼。其俗之弊者,稍愈于古焉。丹阳旧京所在,人物本盛,小人率多商贩,君子资于官禄,市廛列肆,埒于二京,人杂五方,故俗颇相类。京口东通吴、会,南接江、湖。西、连都邑,亦一都会。其人本北习战,号为天下精兵。俗以五月五日为斗力之戏,各料强弱相敌,事类讲武。宣城、毗陵、吴郡……其俗亦同。⑤”

隋一朝拨魏晋南北朝而之乱反正。其于治水设立职官。《隋书·百官志》云:梁武时,尚书省又置吏部……等六尚书。……吏部、水部……等郎二十三人。高祖杨坚即位,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史、都水等台,……分司统职焉。都水台,使者及丞各二人,参军三十人,河堤谒者六十人,录事二人。领掌船局、都水尉二人,又领诸津。上津每尉一人,丞二人。中津每尉、丞各一人。下津每典作一人,津长四人。炀帝即位,多所改革,分太府寺为少府监。改内侍省为长秋监,国子学为国子监,将作寺为将作监,并都水监,总为五监。都水监改为使者,增为正五品,丞为从七品。统舟楫、河渠二署。舟楫署每津置尉一人。五年,又改使者为监,四品,加置少监,为五品。后又改监、少监为令,从三品,少令,从四品。

唐太宗李世民文韬武略,其于治乱兴衰自有其独特之眼光。“曹魏之时,三分鼎峙,淮、汉之间,鞠为斗坏。洎太康混一,寻陷胡戎。南北分争,何暇疆理?三百年间,废置不一。及隋平陈,寰宇一统。改州为郡,亦如汉制,置司隶、刺史,以纠郡守。……自隋季丧乱,群盗初附,权置州郡,倍于开皇、大业之间。贞观元年,悉令并省,始山河开便,分为十一道。……八为江南道。……开元十一年,分开下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如汉刺史之职:……江南东道理苏州、常州。常州所领:晋陵义兴(今天宜兴)、无锡、武进四县。苏州所领:吴城(今苏州地区、昆山、嘉兴、常熟四。)”我们今天以现代地方政府署理事务的观点看,远在唐代太湖之署理在江南东道。这正解决了一湖治理跨界难以协调的问题,而以统一司理解决了。⑥


湖水之疏治

水能为人带来益处,必待人们辛勤为之。因此历史上大禹治水利民千载,得人们千载祭祀。但水能为利同样也能为害,其为害时,洪涝四溢,浸村舍毁农田。时至今日,世界各国于水的治理,厥为其理政治国的头等大事。

太湖所给湖畔人民带来利益,也是由害处化变面呈来。据钱穆先生考证:《史记》、《汉书》言吴王濞铸山煮海,国用富饶。太史公又云“夫吴、东的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江东一都会也。”又曰:“江南多竹木,豫章出黄金。”所陈吴之饶足,仅在铜盐他物,不及桑麻稼。又言长安岁漕关东粟,不闻江南。至东晋南渡,“间者流人奔东吴,东吴今俭,皆已还反江西,良田旷废来久。火耕水耨,为功差易。宜简流人,兴复农官。”是东吴农事,多由北方人开发。

隋开皇七年,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运漕,则仍为漕北粟以济南,非运南粟以济北。炀帝大浚渠道,明明为游幸,不为漕运;明明是浪费此方积存财力,并非有意来朘削南方脂膏。⑦

长江太湖流域一带,俗称江南。江南水利农事大规模的兴修,则在五代十国时之吴越国。据吴仕臣《十国春秋》吴越王武肃王天宝八年:时置都水营以主水事,募卒为都,号曰撩浅军,亦谓之撩清。命于太湖旁置撩清卒四部,凡七八千人,常为田事,治河筑堤。一路径下吴淞江,一路自急水港下淀山湖入海。居民旱则运水种田,涝则引水出田。又开东府南湖(即鉴湖),立法甚备。

宋神宗时,有昆山人郏亶,奏论太湖之畔苏州水利。其言:昔禹时,震泽为患,东有岗阜以截断其流,禹乃凿岗阜,疏为三江,东入海,而震泽始定。然环湖之地尚有二划余里可以为田。而地皆卑下,犹在江水之下,与湖相连。民既不能耕植,而水面又复平阔,足以容受震泽下流,使水势散漫,而三江不能疾趋于海。其沿海之地,亦有数百里可以为田,而地皆高仰,反在江水之上,与江湖相远,民既不能取水以灌溉,而地势又多西流,不得畜聚春夏之雨泽浸润其地。是环湖之地常有水患,而沿海之地每有旱灾,如之何而可以种艺耶!古人遂因其地势之高下,井之为田。其环湖之地,则于江之南北为纵浦以通于江,又于浦之东西为横塘以分其势而棋布之:有圩田之象焉。其塘浦阔者三十余丈,狭者不下二十余丈;深者二三丈,浅者不下一丈。且苏州除太湖之外,江之南北,别无水源。而古人使塘深阔若此者,盖欲取土以为堤岸,高厚足以御其湍悍之流,故塘浦因而阔深,水亦因之而流耳;非专为阔其塘浦以决积水也。故古者堤岸高者须及二丈,低者一丈。……借令大水之年,江湖之水高于民田五七尺,堤岸出于塘浦之外三五尺至一丈,故虽大水不能入于民田。既不容水,则塘浦之水高于江,而江水亦高于海,不须决泄而水自湍流矣。故三江常浚,而水田常熟。其岗阜之地,亦因江水稍高,可以畎引灌溉。此古人浚三江治低田之法也。由此,钱穆先生推论:观于郏亶之文章,可见三吴水利,全出人为,并非自然。一旦人力稍疏,则水之为利者转而为害。

苏州近邻太湖,故需治水为利。湖西南之湖州亦如此。郏亶卒后,其子桥又嗣其父言水利:浙西昔有营田司,自唐至钱氏时,其来源去委,悉有堤防堰闸之制,旁分其支脉之流,不使溢聚以为腹内畎亩之患。是以钱氏百年间,岁多丰稔,惟长兴中一遭水耳。暨纳土之后,至于今日,其患方剧。盖由端拱中,转运使乔维岳不究堤岸堰闸之制,与夫沟洫畎浍之利,姑务便于转漕舟楫,一切毁之。初则故道犹存,尚可寻绎;今则去古既久,莫知其利。营田之职,又谓闲司冗职,既已罢废。则堤岸之法,疏决之理,无以考据,滴水害无已。至乾兴天禧之间,朝廷专遣使者,兴修水利。远来之人,不识三吴地势高下,与夫水源来历,及前营田之利,不过采愚农道路之言,以目前之见为常久之策。

明清两朝五六百年,朝廷与地方究还不断有人注意到三吴水利。而清末至民国间,走上中国民族堕落少有的一阶段。社会百务倒退,太湖流域的水利自也不能例外。经过好几度水灾旱荒,据留心到当地水利的人说,一条京沪铁路,一条江浙公路建设,东西横越、南北纵横,对于各处水流宣泄吐纳的作用,实在有不少妨碍。然谁来顾及这些!


⑤《隋书》中华书局出版  魏征等著《卷三十一、地理志下》

⑥《旧唐书》中华书局出版 后晋刘昫著

⑦《古史地理丛书》三联书店出版  钱穆著 《论南方江域》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