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I离我们有多远?—一位医生眼中的AI(一)

 水木年华138 2017-07-30

【AI概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这一术语首先由约翰·麦卡锡在1956年的达特矛斯会议上提出的,它标志着“人工智能”这门新兴学科的正式诞生。经过60多年的长足发展已经成为一门广泛交叉的前沿科学。它是研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技术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其范围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科学的范畴。有专家对AI下了这样的定义:“AI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

AI不等同于机器人。机器人只是AI的容器,机器人有时候是人形,有时候不是,但是AI自身只是机器人体内的电脑。AI是大脑的话,机器人就是身体——而且这个身体不一定是必需的。

AI离我们有多远?—一位医生眼中的AI(一)

我们按照AI的实力将其分成三大类。

1、弱AI:擅长于单个方面的AI。比如“AlphaGo”,它只会下棋,但要问它怎样更好地在硬盘上储存数据,它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你了。现在已经有很多类似“AlphaGo”级别的弱AI面市。可以说,每一个弱AI的创新,都在给通往强AI和超级AI的旅途上添砖加瓦。

2、强AI:人类级别的AI。指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AI,人类能干的脑力活它都能干。是一种宽泛的心理能力,能够进行思考、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理解复杂理念、快速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等操作的AI。创造强AI比创造弱AI难得多,目前很多商业巨头在大力投资该领域。

3、超级AI: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比最聪明的人类大脑都聪明很多,包括科学创新、通识和社交技能。它各方面都比人类强一点或强亿万倍。人类是永生或灭绝决定在于该阶段。

总之,AI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并可能超过人类智能、智慧的东西。

AI离我们有多远?—一位医生眼中的AI(一)

【人脑模拟】

我们已知的机器人已经能够模仿人类肢体器官的功能,但是能不能模仿人类大脑的功能呢?装在我们天灵盖里面的东西是由数十亿神经细胞组成的器官,它能模拟吗?这样的智能模拟包括视、触、听、感觉及思维方式的模拟;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智能搜索、定理证明、逻辑推理;博弈、信息感应与辨证处理。

AI与人类大脑在很多方面的差异令人难以理解:一些我们觉得困难的事情比如微积分、金融市场策略、翻译等,对于电脑来说都太简单了;我们觉得容易的事情比如视觉、动态、移动、直觉等对电脑来说却太难了。AI已经在几乎所有需要思考的领域超过了人类,但是在那些人类不需要思考就能完成的事情上,还差得很远。

日前有科学家宣布研制出世界首个人造纳米尺度随机相变神经元,并构建了由500个该神经元组成的阵列,以模拟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进行信号处理。有评论称,AI拟人时代或迎开端。神经元是人类神经系统的最基本结构,人造神经元的问世,是否意味着未来可能会制造出“类人”甚至超越人类的物种?虽然有专家认为人类大脑的高效率低耗能是目前人造神经元还远不能匹敌的。

(未完待续)

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胡兵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