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棉花,古人盖什么被子?

 思明居士 2017-07-30

在使用棉花以前,人们使用兽皮取暖。(贵族使用羔羊皮、狐皮等)。

北方常用羊毛做毡子。

人们养蚕抽丝,丝绵头可当充填物。

南方有“葛”,北方有苎麻、大麻,都是可做纤维的植物。

秦汉时代,大量使用丝、麻制品。现代考古发现,汉朝我国西北一带已有非洲绵的存在。

海南岛、福建、广西、广东一带都生产用棉花做的“越布”。

棉花大量推广到中原地区已经是宋、元时期了。

《说文》中就有“被”字的解释。那个时代,富人用锦被,穷人用布被。但都不是棉花制品。

61
1评论
分享
我们都知道在棉花进入中国,元代黄道婆改革棉纺织技术前中国人是没有棉袄穿、棉被盖的。那么在棉被出现之前,古人是如何熬过那些寒冬腊月的呢?答案就是富贵人家锦缎玉裘暖身,贫苦大众麻葛絮纸蔽体。
1、“深秋采芦花,装入被袋中”
在古代,被子是财富的象征,富贵人家的被子不用消说,自是盖得是绫罗绸缎制成的“绵被”、“罗被”、“锦被”,这里说的“绵被”可不同于棉被,棉字在宋代才出现,在有棉花之前,“绵被”都是用丝绵制成,丝绵昂贵且少,是富贵人家才用的起的稀罕物。所以,当时普通的贫苦大众冬天用的被子一般为“布衾”,而非“绵被”。
(出土的战国丝被)
“布,枲织也。”枲,本指大麻的雄株,后来泛指一切的麻织物,“衾,大被”,也就是有厚的填充物的被子。“布衾”在古代里就是贫苦大众常用的冬天的被子,在棉花还没有走进百姓家前,“布衾”多是指用麻布和葛布做成被面,用芦花、杨柳絮、茅草、敝绵做被胎的被子。“深秋采芦花,装入被袋中”说的就是用芦花当被胎的事。除了用絮、茅草当被子的填充物,古人也已经开始用动物的皮毛来当被胎,比如鸭绒、羊绒、兔绒等都是极好的填充物,比芦花、柳絮等的保暖性强个好几十倍。
(芦花图)
2、唐宋年间,特色纸被
唐宋年间,由于太平盛世的开展和全国的经济中心的南移,长江流域的人口大幅度增加,此时的农田开垦不得不聚焦在生产粮食上,桑麻的种植减少,民众的衣着问题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恰好这时正是中国的造纸业大发展的时期,造纸的原料丰富,造纸技术也日渐发达,大家把解决衣着和御寒问题的眼光投向了纸,“纸衣”、“纸被”应运而生。在当时,以纸做被子是需要特殊的方法的,做“纸被”需要用榖纸,八张重合就成一床纸被,可别小看了这纸被,当时的纸被和当今的雨衣差不多,可洗,保暖性也强,南宋大诗人陆游在收到友人赠送的一床纸被之后,曾作诗聊谢,“纸被围身度雪天,白于狐腋软于绵”,虽说难免有夸大之语,但也确实反映了纸被在当时的广泛运用和可保暖的特性。
而在宋朝之后,棉花种植逐渐普及,纸被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棉被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到明清时期,棉纺织业更是发达,棉被开始成为古代民众冬天御寒的必需品。
展开全部
13
2评论
分享

棉被是我们日常最常用的御寒寝具。人们用棉布做成被罩然后填充棉花,能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即使是最新的鸭绒被、鹅绒被、蚕丝被,它们里面的填充物虽然不同,但保温原理与棉被没什么两样。

我们如果穿越回秦汉、隋唐,就会发现温暖的棉被并不存在,我们只能在瑟瑟寒风中寻找其他的保暖寝具,因为棉花在中国普及要迟至宋末元初。那么中国古人此前盖什么样的被子御寒呢?

首先,我们要理解在古人眼中什么是“被子”。

从先秦到北宋以前,中国人理解的“被子”就是可以披在身上的“寝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就写到:“被,寝衣,长一身有半。”这源于孔门弟子在《论语·乡党》中有关孔子衣食住行的记载:孔子居家,“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若以当时人1.7米的身高计算,寝衣长达 2.55 米。这种寝衣类似今天的被单,睡觉时可以覆盖在身上做被子,醒来可以披在身上做衣服。

那么这种“寝衣”的形制是什么样子的呢?

据明初陶宗仪在《南村缀耕录》中载,后蜀主孟昶有一条锦被,宽达三幅布(约 1.8 米),却由是一整幅锦做成的,在头有两穴,可以合扣在脖子下,如当时人穿的盘领衣服,余下的锦则能披在肩上,称为鸳衾。

实际上,这条寝衣类似披风,已经比先秦时的大大简化。在孔子的时代,寝衣还带袖子和帽子。因为先秦时古人席地坐卧,又宽又长的寝衣可以把人全都包裹起来,达到保暖的目的。

古人卧睡不盖被

在中古以前,棉花尚未传入时,像孟昶一样能用得起丝织锦、帛制作寝衣的人多是贵族。再例如苏鹗在《杜阳杂编》写到,唐元和八年大轸国曾进贡冰蚕丝织成的被,方二丈、厚一寸,即使夏天覆盖也是清凉透体。而中古以前大多数底层故人还是用麻来织布做寝衣。

此外还有一种纸被,陆游曾写到:“纸被团身度雪天,白于狐腋暖于绵。放翁用处君知否,不是蒲团夜坐禅。”后人推测这中纸被是用某种藤条制成的,颜色雪白、质地坚硬。

我们熟知的古人对被子的另一种叫法源于杜甫的诗:“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所谓“衾”,按照《说文》,就是“大被”,即更大的寝衣。

但“衾”和“被”还是有显著的差别:被是单层(不论织得多厚)布制成,衾则有里有面。这意味着故人在衾里面填充了某些材料让这种“大被”更暖和。

这也是我们关心的核心问题:在没有棉花之前,古人在被子里填充什么?

古人称这种填充物为“絮”,这个字也表示填充这个动作。《说文》对“絮”的解释是“敝绵”,清代段玉裁进一步解释道,“敝绵”就是破败的丝制衣服。他又补充到,古代尚无当今的木棉,所谓的“绵”都是丝制的。可以想见,最早在被子里填充的“絮”就是那些穿破了的丝质衣服的碎片,或者质地不好的丝。

现代优质丝绵

另一种很早被用来做“絮”的材料是芦花。《二十四孝》中闵子骞“单衣顺母”的故事即有反映:孔门以孝行著称的闵子骞,不被后母喜欢,到了冬天,后母的亲生儿子的衣服都絮绵,而只有闵子骞的衣服絮芦花,冻得闵子骞瑟瑟发抖。他的父亲察觉后,毁衣观之,“始知非絮”。

单衣顺母(图片来自传古承今书画院)

这个故事出自敦煌遗文,不晚于唐代,可知至少在隋唐时,芦花已经被人视为可以用来填充御寒的材料。

芦花

另外,我们常认为古人会用兽皮做被子。实际上,古人多用兽皮做垫子,席地而坐的情况下可以很好的隔绝地面的寒冷,即《论语》中所谓“狐貉之厚以居”,可以当坐垫、睡垫。

解读世界经济要闻,剖析全球投资大趋势!目前对现货/贵金属、白/银、铜,天然/气投资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欢迎添加笔者薇信:lcx0699,获取每日最新国际一手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技巧指导。

展开全部
576
161评论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