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季用药小心光敏反应

 nizijun 2017-07-31
夏季用药小心光敏反应

  光敏反应即由光敏剂引发的光化学反应。有些药物属于光敏药物,服用后在阳光照射下,可能出现严重的光敏反应。轻度的光敏性反应症状类似于日晒斑或日光性皮炎,皮疹一般在日晒后数小时出现,多为红斑、丘疹,伴瘙痒或灼痛,严重者可能会发生面部、手、上臂皮肤处红肿、脱皮,甚至起水疱,溃破后形成糜烂或溃疡。

  常见可引起光敏反应的药物,有抗生素中的四环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磺胺类的磺胺嘧啶;喹诺酮类的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司帕沙星等;抗真菌药如灰黄霉素;口服降糖药D-860(甲苯磺丁脲);镇静药中的异丙嗪、氯丙嗪;利尿药如速尿、氢氯噻嗪、氨苯蝶啶等。降压药如珍菊降压片、复方降压片、复方卡托普利、复方罗布麻片等也会引起光敏反应。

  发生药物光敏反应的人群也有一定的偏向性,更容易发生在皮肤娇嫩者、小儿、老人、女性,以及人体免疫缺陷病、红斑狼疮、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身上。因此,这些人在使用光敏性药物后,应尽可能减少日光照射,不宜在强光下长时间逗留。夏季,过敏体质者最好不要使用光敏药物。如果用药期间出现光敏反应,应立即停药改换其他药物,并及时就诊。不要自作主张乱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值得提醒的是,除某些药物外,一些食物也可产生这种光过敏反应,如香菜、芹菜、油菜、芥菜、无花果、柠檬、黄泥螺等。大量进食后再长时间晒太阳,就会发生蔬菜日光性皮疹、黄泥螺日光性皮疹等疾病。

  (摘自《中老年时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