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高效立骨始(第四稿)

 十三的脆饼 2017-07-31

课堂高效立骨始

——浅谈“一字立骨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陈晓东

 

关键词:一字立骨   关键词     聚焦    高效

 

写作背景:

 

生活背景:

 

一个人的教法就是他的活法。现在这个社会由“加速”时代正进入“减速”时代,很多人意识到我们走得太快,往往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还记得《少即是多》的作者田直之前往北欧国家,他发现幸福指数最高的北欧居民,已经摒弃了物质至上主义价值观,崇尚物质简朴、精神充盈的生活方式。而更珍视精神和体验带来的幸福感。”这个时代,每个人越来越渴望从复杂走向简约,希望自己拥有通透、简单而纯粹的生活。追求简约才能走向真正的丰富。处理文本如此,课堂设计亦是如此。

 

那么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把我们的语文课上得聚焦和简约,很自然地就成为了我们每一个语文人的心理需求。

 

理论与实践背景:

 

1.余映潮老师的“主问题”法,所谓的“主问题”,是相对课堂上随意地提问,简单地提问和习惯性的碎问而言的。它指的是课文研读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它具有活、实、巧的特点,有利于整体阅读教学,简化教学程序,有利于大量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

 

2.王君老师的“关键词咀嚼法”,王君老师在专著《王君讲语文教师成长》中明确提出“关键词咀嚼法”,指出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善于关注词语,沉入词语,培养自己对于词语的敏感。她的课堂眉清目秀,简约而不简单,善于引领学生在词语里出生入死。

 

 

一字立骨法的定义

 

在搜狗百科中写道:“一字立骨法,也称一字经纬法,或称安设文眼法。它原指以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炼语(经过提炼而含义深长的语句,如谚语、俗语、格言、警句等)作为艺术构思的焦点,并以之贯通全文的构思写作方法。”

 

而我思考和研究的“一字立骨法”不再是一种写作方法,而是立足语文教学实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一“字”(词、句、标点等)贯穿课堂始终,既撑起文章的骨架又撑起文章的神韵,从而起到以少胜多以简驭繁的一种文本解读法以及基于文本解读基础上的语文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是我于2017415日受邀于全国名师大讲堂,在王君师傅的指导下在北京主讲《故乡》一课时第一次明确提出。

 

我研究的“一字立骨法”与余映潮老师提出的“主问题”和王君老师的“关键词咀嚼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都是抓住一点,牵一发而动全身,达到以简驭繁的效果。其本质是一样的!

 

区别:余老师的“主问题”法更侧重于问题的设置;而“一字立骨法”更侧重于对“立骨”之“字”的选择。

 

王君老师提出的“关键词咀嚼法”,侧重于对关键词的选择;而“一字立骨法”中的一“字的涵盖面”则更为广泛,这里的“字”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种思维方式。

 

一字立骨法的起源

 

第一个提出“一字立骨”思想的是晋朝文学家陆机,他在《文赋》中写道:“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虽众词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关键地方简要几句,突出中心这是警语。尽管讲得井井有条,借助警句才更有力。

 

在这里,陆机提出了写文章要有一两句精辟的话作为纲要,所以我们一般认为陆机此语是“一字立骨”法的发端。

 

真正将“一字立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以阐释的是明代的金圣叹,他在所编的《才子必读古文》一书中,在对历史上三百多篇优秀散文点评,同时对“骨”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概括:多次反复出现的字词,能够突出文章旨意,可以增添文章气韵。所谓“一字之复,功莫大焉。”

 

如金圣叹揭示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用“鸣”字立骨,“鸣”字在全文竟然出现了三十八次之多,一个“鸣”字不仅贯穿了全文,更撑起了文章的骨架。

   

 

真正明确提出“一字立骨”这四个字的是清代人李扶九,在他编辑的古代论写作著作《古代笔法百篇》中,他选编了各代名家文百篇,集20卷。每卷归一种笔法,明确提出了其中的一种笔法叫“一字立骨”。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的“清”,刘禹锡《陋室铭》中的“陋”等等。

 

“一‘字’立骨法”的几种类型

 

这个“字”并不是我们日常理解的传统意义上的“字”,它其实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这里的立骨之“字”,可以是一个标点,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主问题,甚至是一种思维方式……

 

如果文本是地球,课堂是地球,那它是一根杠杆,一个支点,把地球和课堂,高高撑起。

 

 

1.一个标点立骨

 

标点符号是语言系统中最小的单位。从标点入手,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比如王君执教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名篇《安恩与奶牛》就利用小说中一对矛盾的标点,一个问号和一个感叹号,为什么同样是买牛,但是安恩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呢?以此撑起了全文的教学。

 

再如王君老师执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台阶》时,就用了标点立骨法。这一堂课,起于一个句号,止于一个句号,读懂了一个句号,读透了一篇文章,读得回肠荡气,品得入木三分。

 

再比如我讲《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抓住最后一段“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围绕标点符号,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为什么两句话的中间是“。”,能不能换成“;”?请联系文章内容说明理由。这样就把标点符号和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联系起来了。

 

2.一个字立骨

 

在《卖油翁》这篇文章中,可以围绕一个“徐”字立骨,从卖油翁“徐以勺酌油沥之”中的动作之“徐”,到卖油翁面对陈康素的愤然态度之“徐”,而相反陈康素则是急功近利、气急败坏,一“徐”一“急”,恰恰构成了这篇寓言中两个最主要人物的主要底色。文章的主旨也就不言自明了。

 

3一个词立骨

 

王君老师的课例《老王》已成为经典,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活命”为全篇之骨,第一部分感受老王的活命状态,第二部分感受杨绛的活命状态,第三部分就是总结活出高贵的生命。由人个体的活命状态延展到每一个人的生命状态,使课堂具有了高度与深度。

 

王君老师在经典课例《丑小鸭》之中,抓住了“世界”“逃”“丑”“好”这四个关键词,带领学生沉入词语中,每一个关键词都撑起了一个精彩的环节。四个关键词建构起了这一篇经典的课例。

 

还有在《听王君讲语文教师成长》一书中,王君老师在《再读〈背影〉》时也用了“关键词咀嚼法”,共抓取了四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冷,研究冷在何处;第二个关键词是“迂”,归纳为语言之迂腐、行动之迂缓、情感之迂折。第三个关键词是“泪”,探讨泪不仅仅是为爱而流,让学生体会到生之苦痛与哀之艰难是生命的常态。

 

 

4.一句话立骨   

 

一句话立骨最经典课例应该是王君老师的执教的《散步》,这篇文章就围绕“我们在田野散步”展开,首先通过演读的方式来咀嚼“我们”,引导学生通过以声传情,来表达对人物的感情;第二部分咀嚼“田野”,体会景物描写的妙处;第三部分咀嚼“散步”,让孩子在慢慢地稳稳地朗读中去体会“慢慢的”“稳稳的”散步,去体会体会慢慢的稳稳的情怀。这堂课具有明显的王君特色,用课文中的一个句子提起整篇文章。

 

5.一种思维方式立骨  

 

文本内容是作者情感表达的载体,而对作者的思想、情感的有效把握通常能够准确揭示作者的写作意图。我们可以从思维方式的角度进入文本,突出主题。这种思维方式的立骨是“一字立骨法”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
 
比如王君《木兰诗》的教学是属于典型的一种思维方式立骨,就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思路是以矛盾对比法来设计。课堂的四个板块聚焦于“矛盾对比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木兰这个女郎的形象呼之欲出,让“我”之本色呼之欲出。

 

再比如比如王君老师的《三峡》的教学,就完全的是一个整合的思维方式。通过这一篇文言文的讲解。告诉了学生各种各样的群文组合的,知识整合的方式,这其实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立骨。还有《孙权劝学》的教学,这种小群文的组合,其实也是一种思维方式,那就是学会沟通,无暴力沟通。就用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把这些文本统一整合在一起。



 

6.混合式立骨

 

如果包含以上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立骨方法,我们称之为混合式立骨。比如我主讲的《变色龙》一课,我就采用的这一种方法。这这堂课我用了一句话和三个标点贯穿整篇文章——

 

赫留金是受害者。

赫留金是受害者?

赫留金是受害者!

 

由对人物的剖析,曲径通幽,层层深入,最后自然挖掘出这篇小说的主题。

 

 

一字立骨法中“骨”字如何确立

 

一、             整体感知,择取骨字。

 

文本内容,简而言之,即一篇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它是作者主旨、立意和情感表达的载体。因此,教师在展开教学设计的时候往往可以在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择取文本中的“骨”字,并以此为切入点对文本内容进行再探索、深挖掘。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的《故乡》为例,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我”回故乡时看到家乡景物与人物性格的改变,决定探索出一条新的生活之路。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以“横”字为骨,设置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横——荒村之景

横——心灵之墙

横——脚下之路

 

可以看出,以上环节层层深入,从开始的荒村的荒凉冷落到人物心灵的隔阂,再联系文章的背景,挖掘出主人公要横下一条心,探索出一条崭新之路的主题!

 

 二、理清线索,提炼骨字

 

行文线索是作者材料组织的整体思路在文本中的反映,常包括物、事、人、情、时、地,抓住文章的线索有利于理解文本的内容,把握文本的结构层次,因此运用“一字立骨”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设计时,对骨的提炼往往可以根据行文的线索。

 

比如我执教《秋天的怀念》一课,抓住“苦”字立骨,展开教学设计,探究作者写作意图。

 

1.史铁生在作品《我与地坛》说自己的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母亲究竟苦在何处?请结合《秋天的怀念》里具体的语句来品析。

 

2.母亲为什么获得这么“苦”?是因为爱啊!爱是母亲所有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母亲在苦苦地爱着自己的儿子。

 

母亲的苦的本质是爱,母亲爱的呈现形式为苦,以“苦”字为骨,一堂课上得风生水起。

 

三、挖掘细节,确定骨字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者往往有意识地通过一些特定的细节来刻画人物的形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紧扣一些细节来进行课堂教学,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发现在人教社七年级下册教师用书第159页,对《卖油翁》的整体把握第二段结尾句写道“陈尧咨恃才傲物。”在许多人眼里他就是一个骄傲自大脾气暴躁的人,但是我们如果仔细咀嚼,就可能有完全相反的理解。因此,我在用“徐”这个一字立骨之外,我又用一句话来立骨——陈尧咨根本不是一个骄傲自大的人。并引发学生的讨论,进而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

 

四、体悟情感,把握骨字  

 

文本内容是作者情感表达的载体,而对作者的情感的有效把握通常能够准确揭示作者的写作意图。

 

再比如王君老师执教《背影》抓住“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立骨,展开教学设计,探究作者写作意图。

 

1.读父,抓住重点段落,抓住细节描写,抓住关键词语(嘱托),读出其爱之艰难;

2.读子,体会儿子对父亲付出的不理解。人好。谁是最好的人?小组讨论

3.读父与子,去探索父亲那封信文字深处情感的密码,通过咬文嚼字去体会文本中蕴含的那种非同寻常的爱。

 

 

 

运用“一字立骨法”时的注意事项:

 

1.首先要明确“一字立骨法”跟我们的生存方式密切相关。一字立骨法后面站立着的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态度。那就是断舍离的态度,那就是慢慢走,欣赏啊这样的态度。我们与要慢下来,等一等我们的灵魂。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我们要有意识地追求更持久的、发自内心的幸福感。这样生活与课堂就融为一体了。

 

2.一字立骨法的“一字”的选择最见功力,我们不仅要有眼睛,还要有眼光。正所谓:

智者选得智,拙者选得拙。从字的选择,几乎高下立判。比如在教授《木兰诗》一课时,我选择了“传奇”来立骨,而王君老师却选择了“我”来立骨。再比如《看云识天气》王君老师选择的骨字为“无常”,几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课堂的高度,就是思想的高度,就是情怀的高度,信然!

 

3.无论是文本解读还是讲课的过程中,不必讲那么多,因为少就是多。那“一字”就是文章之魂,要有聚焦的意识,始终牢记“骨”字,反复捶打,我们相信阅读是一个随着学生成长不断发生的过程。

 

 

 

 

引用资料:

 

1.       王君老师《青春语文:你的教法就是你的活法讲座之“一字立骨法”之三》

 

 

2.       王君《活出高贵的生命——《老王课堂教学实录》》(《听王君讲经典名篇》)

 

3.  王君论文《天光云影共徘徊————句号在课堂设计中的作用举例》。(《中学语文》2005年第五期)

 

4.       余映潮《这样教语文——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40篇》(教育科学出版社)

 

5.       黄勇《一字立骨:语文教学的一个尝试》(《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6年底2 期)

 

6.“我们”在“田野”“散步”——《散步教学实录》(《听王君讲经典名篇》)

 

7.《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背影》再读(《听王君讲语文教师成长》)

 

附晓东在自己公众号里关于一字立骨的文章:

n 1.《一棵小桃树》中最神奇的一个字竟然是它!

n 2.一字立骨《一棵小桃树》

n 3.《一字立骨《爱莲说》》              

n 4.一字立骨法创意集锦( )          

n 5.一字立骨法创意集锦 ()         

n 6.一字立骨《陋室铭》

n 7.一字立骨《范进中举》          

n 8.一字立骨《故乡》(第一、二、三稿)

n 9.《向孙权劝学学智慧》               

n 10.一字立骨《阿长与山海经》  

n 11.试析《老王》中杨绛对老王的俯视   

n 12.父亲为什么跨不过那道“槛”?

n 13.陈尧咨真的是一个骄傲自大的人么?     

n 14.真没想到,《卖油翁》一课最神奇的一个字竟然是你!

n 15.回忆这些年我用一字立骨法讲过的课文  

n 16.一字立骨讲《变色龙》

n 17.一字立骨讲《秋天的怀念》           

n 18. 我欠《回忆鲁迅先生》一个提挈全篇的问题

n 19.《最后一课》——一群普通人的爱国故事 

n 20. 从《木兰诗》看王君生命美学思想

n 21.从木兰诗看王君生命哲学思想        

n 22.王君的《木兰诗》,把我上跪了

n 23.《木兰诗》授课实录               

n 24.《变色龙》授课实录

n 25.木兰,一个英雄的传奇            

n 26.说做本一体,精神筑丰碑

n 27.二十年来方悟道,文言本是一家亲      

n 28.语文就是那一个仙人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