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座城市正悄然发生变化,百姓生活越过越舒心

 城北十五里666 2017-07-31


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以“塞外青城”闻名,又有“中国乳都”美誉,随着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新近得名“草原云谷”。


在内蒙古自治区迎来70周年大庆之际,呼和浩特市民发现这座城市正悄然发生变化:不只添了拔地而起的庆典场馆,更多了“青城驿站”、“明厨亮灶”等一系列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

塞外青城换新颜

淡妆轻抹迎大庆

青城呼和浩特,夏季最美。今年夏天,迎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的呼和浩特更是被装点得焕然一新。


奔驰的骏马、手捧哈达的美女、蒙古包、勒勒车……


街角富有民族特色的立体花坛,与装饰蒙古族传统图案的高楼大厦遥相呼应,展现着草原都市的独特风采。



夜幕降临,呼和浩特又变成灯的海洋,沿街建筑披上梦幻般的霓虹灯。


为迎接大庆实施的亮化工程,本着“节能、环保、绿色、生态”的原则,选择新能源、新材料灯具,既打造美丽夜景,又保证低耗耐用。



有着蒙古包式穹庐顶的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是呼和浩特少数几个具有“仪式感”的大庆献礼项目之一。


这座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典主会场,作为呼和浩特重要的公益性民生基础设施,日后将成为市民休闲生活的新去处。

老旧小区大改造

提升百姓幸福感

70周年大庆送给72岁的王明娥的“礼物”是新房。老人在呼和浩特工农兵路筒子楼——一座几乎与自治区同龄的破旧小楼里住了40年。


爬上破损的露天楼梯,再打开手电筒走过漆黑狭长的楼道,才能找到王明娥的家。24平方米的陋室取暖需要点炉烧煤,吃水需要肩挑背驮,上厕所要到街边公厕,冬夜睡觉不敢脱衣。


王明娥一直盼望能住上新房子。今年,呼和浩特决定对这一区域进行改造,她得知这个喜讯后,第一时间签订了征收补偿协议。老人高兴地说:“终于能住上好房子了,比当年儿子娶媳妇都高兴。”



62岁的王玉荣生活在呼和浩特团结小区。这个1984年建成的居民小区曾经是这座城市最高级的住宅区。但经历30年风雨之后,小区基础设施破败不堪,私搭乱建现象严重,雨后道路污水横流,停电停水成为常态。苦不堪言的王玉荣一家无奈搬离这里。


2012年,呼和浩特把团结小区改造列为迎接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重点工程,历时5年,拆除所有违建、重新规划绿地、改造升级基础设施。



走进今日团结小区,低矮破旧的凉房、堆积成山的垃圾、露天占道的马路市场不见踪影,干净整洁的街道、郁郁葱葱的绿植和设施齐全的公园映入眼帘,常年困扰居民的用电、用水、用气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王玉荣一家搬了回来,她激动地说:“现在环境好了,亲戚们都不认识团结小区了。”

    

据了解,呼和浩特共有符合改造条件的老旧住宅小区1755个,涉及居民100万人。呼和浩特2011年制定规划,计划用6年时间对这些小区进行综合整治改造,包括房屋整修养护、完善配套设施、建筑节能改造等。目前,改造已进入收官阶段。

厕所数量翻四倍

小处提供大“方便”

39岁的刘金路在呼和浩特开出租车已有16年。工作时间入厕难曾是他最头疼的问题。他说:“以前我开着车到处找厕所,但很多时候都找不见,即使找见了,往往附近不让停车,得把车停到很远的地方。”


从2017年初开始,刘金路发现街边的公厕越来越多,越来越干净,刷脸能出厕纸,附近还有入厕临时免费停车位。


过去的呼和浩特,偌大的市区内只有767个公厕,没有水冲的旱厕占一半。大街上、小巷里几千米难寻一个厕所,行人在路边、树下方便现象屡见不鲜,为人诟病。


呼和浩特市委书记云光中多次强调,城市工作要以人民为中心,要树立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厕所,街景,绿化……这些看似是小事,实际上是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


按照新规划,呼和浩特主城区每500米范围配置一座公厕,每年新建3000座,连续3年,力争城区内公厕达到1万座。今年已建设公厕3067座。



走在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园林绿地,不时会看见一座漂亮的两层小木屋,上面写着“青城驿站”。这就是市民好评如潮的“五星级厕所”。


“青城驿站”的核心功能是免费公厕,此外还有很多贴心的设计。木屋内设有手机充电桩、ATM自动柜员机、免费Wifi、母婴专区、无障碍卫生间、环卫工人淋浴间、自动售卖机、饮水机,部分“青城驿站”二楼还开办咖啡厅和茶吧。


83岁的金聚财老人手指自家窗外刚建不久的“青城驿站”说:“这个地方闲了10多年,现在修个公厕挺好。‘青城驿站’不但没有气味,还有这么多功能,建在家门口居民们也没有意见。”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呼和浩特新建的公厕,以“青城驿站”和固定公共卫生间两类为主,同时,在建设条件不足区域设置环保移动公厕作为补充,并改造提升原有公厕,开放沿街商铺和单位内部卫生间。


呼和浩特街上的行人发现,不仅路旁有公共厕所指示牌,还可以通过手机下载掌上青城APP,及时找到距离最近的厕所。

民生工程全覆盖

百姓生活更舒心

今年春天,呼和浩特街边的很多饭馆突然“关门大吉”,重新开门营业后,以前神秘的厨房变得“透明”了:有的饭馆透过玻璃幕墙公开厨房的每个细节,有的饭馆通过无死角视频画面“直播”厨房内的一举一动。


这就是深受市民欢迎的“明厨亮灶”工程。目前,该工程已在全市88%的餐饮单位实施。



在玉泉区一家羊杂碎店内,厨房与餐厅之间的玻璃幕墙擦得一尘不染,顾客一眼就能看到不锈钢的台面、干净的抽油烟机、穿戴整洁的厨师,收银台显眼处放置的台账记录着食材采购渠道和发票……



一位顾客告诉半月谈记者,现在这里环境和以前大不一样,干净卫生吃得放心。饭店老板赵立荣说:“改造环境以来,生意好了很多。”


盛夏时节,呼和浩特阿剌海公园内绿意盎然、鲜花盛开。这个以蒙古族公主名字命名的美丽公园,一年前还到处是充斥建筑垃圾的渣土堆。经过政府精心设计改造,渣土堆变成了百姓惬意休闲的绿地。



今年,呼和浩特新增146处绿地公园,植树400多万棵,青城之名,渐渐名副其实。


贴满小广告的公交车牌干净了,大街小巷墙上的“办证号码”被覆盖了,楼道里乱贴乱扔的小广告少了……


今年,呼和浩特重拳整治小广告,仅半年破获非法小广告刑事案件23起,力争彻底根治“城市牛皮癣”。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给呼和浩特市民带来的美好变化,如一曲唱不尽的歌。大庆在青城人民心中,是大大的获得感,饱满的新希望。


来源:《半月谈》都14期,原标题《淡化大庆“仪式感”,丰满百姓“获得感”——呼和浩特迎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见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