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如何委婉表达挽留与相思

 龙叔文馆 2017-07-31

临别时,如何委婉表达挽留与相思?古人最津津乐道的,大约就是折一枝杨柳了。

现在说起柳树,多指垂柳或旱柳,和暮春时节吹起很多杨絮的杨树被视为完全不同的存在。不过,在古时的行文中,杨、柳常常同词出现的,《说文解字》释“柳”便为“小杨也”,可见古人不着意区分杨和柳。有一种说法,认为杨柳之名来自于隋炀帝修成大运河后,赐柳树国姓为杨,实为附会。

此外,春日飞絮,轻软飘忽,随风似雪,容易引起人的愁思。柳音“留”,柳“丝”音“思”,正合挽留、相思之意。虽然有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反驳这一说法,敲黑板强调柳树最开始的文化象征来源于它易生长的特点,是生殖崇拜(嗯,为何作者看过好多此类研究最后都是生殖崇拜……)反正柳进入文学领域之后就是寄寓别情之物了,文化人类学那深刻的研究先不管它。

起初,杨柳所寄寓的别情和愁思,还停留在意象上,《诗经·小雅·采薇》中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一般认为成文于西周末年,那个时候的军士出征,就会痴痴想着依依杨柳,怀念家乡。后来,也不知是谁,看着既然有人喜欢,干脆在分别时折了一支送给对方。大家一看,这个办法好呀,送礼不用花钱,风雅又便捷,都送!

绘图/白胖燕

汉代《三辅黄图》最早记载了这种集体攀折树木的行为:“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送别。” 霸桥即灞桥,据宋人考证,灞桥是长安出入峣关、潼关的必经之地,所以送别多在此处。汉代的折柳之风盛行于关中地区,至隋之后,盛于全国各地。有了文化人的认证,柳树从此倒了八辈子血霉,只要是送别的人见到它,都喜欢顺手折一枝送给离人,不仅送,还要喜滋滋地写首诗纪念一下。随便数数,也有两三百首流传至今的折柳诗,见证着柳树从古至今的辛酸泪。

有时候,送别的人大概是觉得送柳枝的人太多了,有些落俗,便希望离人潇洒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枝杨柳。意境很美,不过离人含着泪……拒绝了。这个故事收录在《乐府诗集》的《折杨柳歌辞》中,这是汉魏南北朝的诗歌,《折杨柳歌辞(其三)》写道“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诗歌的主人公将要离乡,都已经上马了,还没等到送别的人送他杨柳枝,只得自己打马回身,折一枝揣怀里。此人觉得大家没有送枝杨柳表达挽留和相思,一定都不爱他,内心郁郁不平,到了客栈还要吹奏一支折柳曲,来表达自己的哀怨。

这个时候,西北之地的少数民族朋友大多一脸懵逼,《折杨柳歌辞(其四)》记载了一位“虏儿”的见闻,“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西北之地不植杨柳,不理解杨柳这一文化符号,更没有听过折柳曲这么上档次的离歌,于是只能微笑地表示看不懂。

唐代教坊便有名曲《杨柳枝词》。美人们给看官唱曲,有曲就要有词,为折柳曲填词也随之成为一时风尚。今天的流行乐坛中,林夕给王菲写歌词,常常一曲双词,迷倒无数粉丝,而我们唐代诗人刘禹锡给《杨柳枝词》写歌词,一曲九词,功力深厚,简直就是林夕的加强版。宋朝的皇帝也是折柳曲的迷弟,于是大臣徐铉默默交出《柳枝词十首》(座中应制),在数量上取得胜利。

在折柳曲的听众中,李白当属名气最大的人物。他在开元二十三年行至洛阳时,就听着折柳曲写下了《春夜洛阳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如果由此畅想诗人流连教坊的风流佳话,只能说,俗套!此时李白三十五岁,已过而立之年,却还在四处交游投卷,尚未得到皇帝的赏识。从诗的内容来看,年轻的李白客居东都,还在思索如何出人头地的大问题,突然听见了不知何处传来的笛子吹奏版折柳曲,失意之中,难免忆起家的温暖。至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他的诗赋终于被玄宗看中,得以供奉翰林,此时的他再提到折柳曲,已没有浓浓的乡愁,他的《塞下曲》充满了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此际的李白深得皇帝礼遇,传言玄宗曾亲赴卧榻,送去羹汤。

后来李白被放逐出京,去朝之后再提到折柳,又是满腹愁怀。约作于天宝八载的《劳劳亭》一诗中,李白云“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连折柳的勇气都没有了。由此可见,柳枝所寄寓的别情、离愁,与诗人的心境息息相关。

唐人以降,折柳蔚然成风。除了临别折赠,还有别后寄柳。张九龄的“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李白的“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都是分别之后再折柳寄赠的例子。有时,无关别情,也会随手折柳,唐代姚合《和秘书崔少监春日游青龙寺僧院》,记录了诗人与朋友到寺院游玩的情景,首句为“官清书府足闲时,晓起攀花折柳枝。”大概的意思,就是衙门里事情不多,早晨起来摘花折柳,然后愉快地出去玩。这一举动大约和上世纪末,人们郊游总喜欢用柳条编个帽子戴的行为相类似。

这样兴盛的折柳之风,让柳树有些不堪重负。唐代鱼玄机《折杨柳》中说,“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宋代苏轼《蝶恋花》中说,“破镜重圆人在否,章台折尽青青柳。”杨万里说“折尽西湖柳”,陆游说“折尽长亭柳”,辛弃疾过“折尽武昌柳”,杨修说“折尽东亭柳”,一代代人前赴后继,一直折到清末民初,沈祖棻还在说,“折尽长亭柳万条”!真可谓辣手催柳,不遗余力。

虽然柳树本是再生能力很强的树木,诗人们吵吵了两千年“折尽”也没能真的折尽烟柳。但人类的潜能终究无限,万一折尽了,以后送别怎么办?于是,诗人一边折柳,一边也呼吁大家给柳树留点出路。唐代戴叔伦就一边说着“折柳寻花送落晖”(《赠康老人洽),一边又说 “莫折园中柳,相看惜暮春。”(《留别宋处士》)

折柳赠别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寄托了离人的情思,柳树承担着这种思念,应算是痛并骄傲着。不过,宋代舒一针见血地指出,就算折尽天下柳树,离愁也难以因此消解。(《菩萨蛮》:“三年江上风吹泪,夭桃艳杏无春意。今日欲开眉,那堪更别离,莫折长亭柳,折尽愁依旧。只有醉如狂,人生空断肠。”)柳树可能要吐槽,“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无奈!”

最后提醒大家,现代社会规范中,随意攀折路边花木是不文明行为,公共场所随意折柳,大约要罚款五十元。如果有人问,夏秋之后,柳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柳条,这时候送别难道要送根棍儿吗?以古人之风雅,季节变换怎么可能难住他们,“朔风正凝寒,柳已不堪折。赠子一枝梅,掉我三寸舌。”(宋·胡仲弓《《送怀玉之越谒秋房使君》》)大概的意思……冬天说话嘴巴冷,送你枝梅花赶快滚。 

撰文 | 苏敦复  编辑 | 赵千慧 王佳

主编 | 周立文  副主编 | 殷燕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