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文言文促读三百篇之铁杵磨成针(9)

 雁南飞香 2017-07-31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

      1眉州:古地名,今四川省眉山一带。
  2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3成:完成。
  4去:离开。
  5逢:碰上。
  6媪(ǎo):年老的妇人。
  7方:正在。
  8铁杵(chǔ):铁棍,铁棒杵,压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
  9欲:想要
  10感:被感动
  11还:回去
  12之:代词,指代老妇人在做的事。
  13卒业:完成学业。
  14今:现
  15氏:姓…的人。
  16太白感其意:李白被她的言行感动了。

小规律

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十分常见,称为省略句。在翻译为现代汉语时,一般要补出省略的成分。如选文中“(李太白)过小溪,逢老媪(老媪)方磨铁杵,(李太白)问之,(老媪)曰:”欲作针 ”,我们会发现,这几处省略的都是句中的主语部分,这是文言省略句常见的省略之一。

小启迪

如果删掉选文中“未成,弃去。“好不好?

不好。李太白为何”感其意''?是因为合适的时间遇到了合适的人,人生才为之转变。李太白学业未成,灰心丧志而想中途放弃,得知老妇人磨杵成针后恍然大悟;做事情要有恒心肯努力,要坚持不懈,才会实现人生目标。

除此之外,“未成,弃去”四字与后文“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还从结果上前后呼应。

小练习

1.解释加着重号的字词。

(1)未成,弃去    去(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还( )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3.下列语句意思与选文主题相近的一项是(  )

 A.积沙成塔,集腋成裘    B.流水不腐,户枢成蠹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蠹,读dù,是形声字,?(kūn)为形,(tuó)省木为声,本意指蛀蚀器物的虫子。引申比喻祸害国民的人和事。)


4.翻译全文

 守株待兔答案与译文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那个农民放下了他的农具(不再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结果,兔子没等到,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现在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案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的错误呀!


答案

1. (1)放下   (2)得到

2. 现在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案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