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黄附子汤证辨析(一):风水与正水有内外之别,“水为风激,因风而病水也”,“正水者,其脉沉迟,乃无外

 水木年华138 2017-07-31


张甦颖

麻黄附子汤,出自《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26条,由麻黄三两,甘草二两,炮附子一枚组成。对于该方的适应证,清代医家张璐玉云:“此论少阴正水之病,其脉自见沉小,殊无外出之意……当效伤寒少阴例,用麻黄、附子、甘草,荡动其水以救肾邪”;七版教材亦从其说,认为“水气病身肿者,若脉见沉小,则多与少阴肾相关,与篇中所述正水相当……当斟酌病情,选择麻黄附子汤类方药,以温经助阳发汗为宜”。

此外,有云其治石水者,如徐彬指出:“此方或即所谓石水之主方也”;陈修园谓“此为石水证出其方也”;丹波元坚云其治少阴表寒证,“少阴,即与伤寒少阴病同义,系于表虚寒之谓。其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取之温发”;而喜多村直宽则明确指出:“脉沉者为表寒,故宜【麻附甘草汤】温发之”。

以上诸说,虽各有所长,但因麻黄附子汤为温经发汗之剂,而发汗乃风水、皮水的正治法,故将麻黄附子汤列为正水主治方剂显然有失允当。基于此,有必要对麻黄附子汤证做进一步的探讨。

麻黄附子汤证辨析(一):风水与正水有内外之别,“水为风激,因风而病水也”,“正水者,其脉沉迟,乃无外

1辨病因,风水与正水有内外之别

仲景根据病因及临床脉证的不同,将水气病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和黄汗。

其中,外邪袭表犯肺,肺气不宣,通调失司,水溢肌表而致肿者为风水,乃“水为风激,因风而病水也”。临床上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血管神经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特发性水肿等。

若肾阳不足,水聚于内,上射于肺而致肿者,则为正水。魏念庭指出:“正水者,其脉沉迟,乃无外感之邪,而自成水气在内之病也。病为正病,故名之曰正水,犹言此正为水病耳。”尤怡亦认为:“正水,肾脏之水自盛也”。

临床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简而言之,风水源自风邪袭表,邪从外入;而正水起于阳气亏虚,邪由内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