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王凤山,都是因为他给马三立先生捧哏,其实他更是快板的一代宗师,自成一派,创立了王派快板。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王凤山先生。王凤山(1916年-1992年),北京人,著名相声演员、王派快板创始人。 王凤山幼时家境贫困,为了糊口,六七岁时就去前门大栅栏要饭,跟小伙伴学会了数来宝,认识了老北京天桥著名的数来宝艺人海凤。王凤山没上过学,不识字,但脑子快,能看见什么唱什么。海凤觉得孺子可教,便收他为徒。王凤山跟着海凤学会了一些传统段子。出师后,王凤山又跟天津来的三位数来宝艺人搭伙撂地,跟他们学会了《劝吗啡》《劝白面》《劝嫖交友》《小拜年》《十七年》《买卖铺》等双人、三人数来宝。 后来的王凤山到了宣武门外的平民市场撂地,拜朱阔泉为师学相声。在朱老的精心指教下,王凤山的相声长进很快。撂地儿演出时,他以数来宝为主,穿插说相声,能捧能逗。后来在老艺人的指点下,王凤山摒弃了旧式数来宝的老套子,形成了自己“半说半唱”的独特气势派头。 王凤山后来靠数来宝火了,各地演出,许多艺人都请他给自己量活,不论是谁,王凤山都能根据逗哏演员的特点,做到不支不搅、严丝合缝。但要属最经典的还是他和马三立老先生的合作,他们就像一对老朋友,完美无缺,王凤山的捧哏冷静内蕴、憨厚幽默、文雅洒脱、稳中求响,据文从沈梦了解,两人合作14年,演出大小节目三十余段,这些作品单看一段已经是经典,集合在一起观看,绝对是无人可以超越的经典中的经典。 了解过相声的朋友都知道马三立的一生坎坷,可王凤山一生也是坎坷曲折的,王凤山虽然早年已名扬四方,但是直到他故去,生活也其实不宽裕,没享过什么福。据了解,晚年他身体不好,每次看病都是他的徒弟张金玉用自行车推着去小卫生院。1992年,王凤山也在这家小卫生院离世。这一高瘦一个白胖的“马王组合”,在八九十年代为观众带来了无穷欢乐,堪称绝响。经典值得回味! |
|
来自: cxag > 《南腔北调戏曲曲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