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勇”“扬威”:北洋水师元老战舰浮沉

 汐钰文艺范 2017-07-31

从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内部的一批洋务派官僚,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口号,开展了为富国强兵而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天津是北方洋务运动的中心,办理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是李鸿章。他以天津为基地,开办了一系列洋务事业。


其间,李鸿章兴建了北洋水师,1880年在天津创办了北洋水师大沽船坞,1881年开始接修北洋水师各种舰船,组装并制造了一批小型船舶,能生产大炮和军火,是北方最早的船厂和重要的军火工厂。


此札记录并反映了作为洋务派首领的李鸿章,为加强清廷海军、购置外国军械等洋务事业的实际活动情况,该档案文献对客观评价李鸿章的洋务思想及实践活动,乃至探究其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等一系列具体的洋务活动问题,提供了真实的历史凭证


对于大沽船坞的建设,文史研究者张诚介绍:“大沽船坞的创办者为李鸿章,直接操办人是德璀琳。船坞规模宏大,有工匠六十多人,其中广东来的有四十多人,本地工匠二十多人,还雇有几十个小工。广东来的都是高级技工,月薪二十两白银,当地的工匠月薪只有十两白银,小工五六两,广东技工中领头的,月薪五十两。”


天津市档案馆馆藏的关于李鸿章在天津办洋务的档案资料有很多。在兴建北洋水师的过程中,为使武器装备达到欧美领先水平,李鸿章先后向英、美、德等国的著名武器生产厂家,购置了一批武器。在购置的过程中,不断穿插着因费用支付等问题衍生的小插曲。


天津市档案馆的资料中有这样的记载:“光绪十年(1884年),李鸿章利用津海关税务司好博逊的关系,向当时英国的著名战船制造商——阿摩士庄厂订购了‘扬威’‘超勇’两艘快船(巡洋舰)的水缸、通管、后尾、轮轴等设备。按照惯例,阿摩士庄厂要求先交三分之一的定金,并由好博逊转告主管官员。同年8月5日,李鸿章专门向好博逊发出了一封札文,答复此事。在文中,明确这笔定金的拨发部门,为设在天津的负责北洋水师军饷收放事务的海防支应局。”


如今,资料中提到的这篇名为“李鸿章为答复向英购船器械支付问题的札”,完好地保存在天津市档案馆中,是馆内珍贵的史料之一。


此札记录并反映了作为洋务派首领的李鸿章,为加强清廷海军、购置外国军械等洋务事业的实际活动情况,该档案文献对客观评价李鸿章的洋务思想及实践活动,乃至探究其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等一系列具体的洋务活动问题,提供了真实的历史凭证。



李鸿章为答复向英购船器械支付问题的札


在海关税务司赫德的强烈建议下,19世纪10年代末,李鸿章委托赫德,向阿姆斯特朗公司定购“超勇”和“扬威”号。两舰船作战时火力强劲,后主炮附近安装了两门诺典费尔德式四管机关炮,史料称之为“四门神机连珠炮”


说到此信札中提到的“超勇”“扬威”二舰,在《北洋海军舰艇志》一书中,对这两艘舰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世界军舰发展史上,占有里程碑式地位的‘超勇’级撞击巡洋舰,建成时是世界最新式的军舰,作为体现新技术、新思想的概念舰。”


说到清廷购买铁甲舰,近代中国早在筹办海军之初即有此计划,但因经费短绌、议论不断,“五六年而迄无成者”。先期从英国购买的几艘蚊子船,只能充作浮动炮台用,根本无法出大洋作战。


那时,日本凭借几艘近代化军舰,有恃无恐,屡屡生事。面对这种严峻局面,清廷急需一种能够震慑日本海军的军舰。于是,被搁置多年的购买铁甲舰之议再度兴起。


在海关税务司赫德的强烈建议下,19世纪10年代末,李鸿章委托赫德,向阿姆斯特朗公司定购“超勇”和“扬威”号。两舰船作战时火力强劲,后主炮附近安装了两门诺典费尔德式四管机关炮,史料称之为“四门神机连珠炮”。


“超勇”“扬威”于1881年下水并加入北洋水师,使得北洋水师的建军迈上一个新台阶。在“致远”和“经远”级巡洋舰回国之前,它们一直是北洋水师的主力,在清末的几次重大政治、外交事件中,均能看到二舰的身影。



李鸿章为答复向英购船器械支付问题的札



限于经费紧张,北洋水师自1890年以后,未能再购一舰、一炮,无奈,元老舰“超勇”“扬威”,也只得“老当益壮”,奔赴战场。处于绝对劣势的“超勇”“扬威”舰拼死作战,两舰官兵在恶劣环境里不屈不挠地进行抗击,体现了中国海军军人的骨气


据《北洋海军舰艇志》记载,1875年,发生“云扬号事件”,在日本的武力威逼下,朝鲜被迫签订《江华岛条约》,当时限于海军力量薄弱,中国未予干涉。后为扭转日本势力侵入朝鲜的不利局面,李鸿章指示朝鲜和西方国家缔结条约,计划以此将列强力量引入半岛,从而达到制衡日本的目的。


根据这一指示,1882年5月7日,丁汝昌率“超勇”“扬威”,护送特使马建忠前往朝鲜,辅导朝鲜政府订立《朝美修好通商条约》。6月25日,为德国与朝鲜谈判订约,丁汝昌再次率二舰前往朝鲜。


1882年7月23日,朝鲜爆发“壬午兵变”,起义的士兵和平民焚毁日本公使馆,杀死日本官员,攻击闵姓贵族。日本则趁机派出“征韩军”,准备武力入侵朝鲜。


为抢在日军大举进入朝鲜前平息局势,“超勇”“扬威”二舰被派往仁川,与日本军舰并泊抗衡。同年8月30日,中国军队在首尔及周围地区,大举镇压起义士兵,迅速平定了局势,消除了日本干涉朝鲜内政的口实。


这是北洋创办新式海军以来的第一次对外行动,“超勇”“扬威”两艘新式巡洋舰在朝鲜沿海游弋,无疑对日本海军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1884年,中法因越南问题再起战事,为加强福建海防力量,“超勇”“扬威”开赴上海,准备会同南洋水师的“南琛”“南瑞”“开济”“澄庆”“驭远”,组成特混舰队一起南下。


看到中国对法作战自顾不暇,日本再度在半岛挑起事端,唆使朝鲜亲日的开化党发动政变,驱逐驻朝中国军队。为稳定局势、震慑日本,丁汝昌奉命率“超勇”“扬威”从上海北上,并指挥“威远”运送淮军增兵朝鲜,平息局势。


直到1887年,中国在英、德两国购买的“致远”“经远”级新式巡洋舰回国,两艘“超勇”级巡洋舰完成了历史使命,从主力舰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一度几乎成为练船。同年,福建船政学堂出身的黄建勋、林履中分别接任二舰管带。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超勇”“扬威”服役已达十余年,昔日世界名舰的风采早已被岁月剥蚀。由于长期高强度地使用,两舰舰体严重老化,而“扬威”的锅炉更是已经到了报废的境地,昔日的“飞毛腿”几乎成了北洋主力舰中速度最慢者。


限于经费紧张,北洋水师自1890年以后,未能再购一舰、一炮,无奈,元老舰“超勇”“扬威”,也只得“老当益壮”,奔赴战场。处于绝对劣势的“超勇”“扬威”舰拼死作战,两舰官兵在恶劣环境里不屈不挠地进行抗击,体现了中国海军军人的骨气。


池仲祜于1926年编撰了记载清末海军历史的《海军实纪》,为他服役过的军舰和曾朝夕相处的战友作传,他写道:“‘超勇’‘扬威’两舰中弹火发,全舰焚毁。‘超勇’管带黄建勋、‘扬威’管带林履中,浮沉海中,或抛长绳援之,推不就以死,各员兵弁均随船焚溺……”


回想过去,当年李鸿章在与英国人签订购买船合同时,或许无法想象,十几年后的“超勇”“扬威”是以这样的形式结束“生命”的。


这个结局,正如军事专家金一南对于甲午海战所评价的那样:“战争在最终检验一支军队、证明一支军队。清朝末年政治腐败导致军事失败,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昏聩的清政府来说,在“如大树然,虫蛀入根”的境地下,其海军、海防早无法扭转失败的局面了。


本报记者 肖明舒 图片由天津市档案馆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