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你放开岩茶的“标准”

 矦文摘 2017-08-01

我们在喝茶时,总会遇上那些“标准论”者。



一、品种香就是标准?


朋友约在一起喝茶,喝到某款肉桂时,有人义愤填膺地跳出来说,标准的肉桂不是这个味!


那么请问,标准的肉桂什么味?


你要说,肉桂应该是桂皮香,我要谢谢你,因为说了等于没说。


品种香可以跟“标准”划等号吗?



现在市面上的肉桂风格多样,花香、果香、桂皮香都有,要说桂皮香,那是经典的品种香,可如今更为流行的是水蜜桃香。


要承认的是,这会喝到的肉桂的确不是传统的桂皮香,它呈现的是花果香,水底微微带些奶香,不属于浓烈的款型,霸气不足,绵柔有余。


这是一款区别于传统口味的肉桂,虽然没有对上你心中的“标准”,却也不能否认它是一款肉桂呀。总不能因为男人翘个兰花指就说人家是女的吧。


品种香是用来区分类别,还到不了“标准”的高度。


想做到标准,除了品种特征,还要从茶型、汤色、滋味、回韵等方面去规范,就像一个标准的正方形就应该是等边的,如果要让某款品种标准化,首先得有一个“标准”的模板,然后依葫芦画瓢,进行死板地临摹。


不过,在这个追求个性标签的时代,谁又愿意自己追随着别人,被标准化!具备辨识度才是王道。



况且,如何界定某品种的标准,争议颇大。就拿肉桂举例,假设把工艺、味道都标准了,还得面对茶树变异、树种不纯等源头问题。


据说,过去茶农把茶苗买回去种,其中混杂了几棵别的品种,是发现不了的。茶树长大以后,如果叶形相似,也是不容易分辨。再仔细对比,可能这片肉桂地跟那片的也有些不一样,莹子问过武夷山当地老茶农,他们认为可能是树种变异。


所以,标准化从源头就被掐断了,菜都不一样,煮出来的味道能一样吗?



后来又有茶友喝到一款石乳,他说这不是标准的石乳味,我真不知道石乳的“标准”谓何,只得笑笑。



二、大红袍的标准


要说武夷山拼配大红袍,是有标准的,国家规定的标准,用来评定大红袍的级别,好的茶是特级,次一些的是一级,再次的是二级。


但是这个国标的规范里面,并没有说这大红袍是什么品种香,相反,我问过不少武夷山做茶人,标准的拼配大红袍就得啥也不像,不能太像水仙或是太像肉桂。如果太像某一款茶,就直接拿那个品种当大红袍好了,还关“拼配”什么事!


这样看来,标准是要脱离品种特点,成为大众化的、普遍而中庸的。



对于岩茶,很多人总是扼腕叹息,怎么就做不到品质稳定呢?今年做出这个香气,明年怎么就没有了呢?


因为标准化不了啊,某种特别凸显的香气就是个性的、特别的,可能是偶得的,哪里能够标准化呀。


很多大厂的茶叶要做到量产,满足大众消费需要,某款产品的口味基本可以做到十年如一日,他们在用标准化生产公式代入茶叶原料时,通过不断消灭奇香异味,达到各种不同品种的茶叶原料的大融合,最后得出一个固定的结果。


试问,消除个性而得到的标准化,是不是喝茶人喜欢的?



喜欢岩茶的人,就是喜欢它辣么多品种带来的富于变化的香气;就是喜欢这火功高一点或低一点可以让同一款茶变得似是而非的奇妙;就是喜欢做茶人妙手偶得的茶可以让人喝到后兴奋不已。


个性就是岩茶的魅力,我们就是爱极了它的个性呀。


茶友们说每次喝到的大红袍都不一样,当然啦,每家每户拼配大红袍的原料和配比是不同的,而且他们是乐于研究如何把大红袍拼配得与众不同。


远离了过去统购统销的年代,大家似乎也放开了拼配大红袍的标准,就像一群画者对着一件物品临摹,画出来的总体轮廓和样貌是差不多的,但是每一幅放一起比较,却都有不同之处。



有不少喝茶人会拿着一泡茶,让别人去帮他找这一模一样的茶,好茶让人难忘很正常,但是一棵树上都难找出一模一样的两片叶子,何况是茶呢。中间经历了漫长的制作过程,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还能一模一样吗?!


有个茶友很认真地问过莹子,她说,“奇怪呀,按理说武夷岩茶的制作工序是有一套标准的,每个人都照着这个工序流程制作,为什么做出来的茶有好有坏呢?”


莹子也很认真地回答她,“咱们读书时候都抱着一样的书念,考试出来的成绩也是有好有坏呀!”


茶叶做出什么风格什么味,除了每个做茶人对茶的理解不同,更能凸显做茶人的性格和喜好,每款茶的诞生都是做茶人赋予其血与肉的过程,如同创作一样,他们是享受其中的,轮到我们喝的时候,也一样享受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