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蹉跎人生

 豪哥189 2017-08-01
动笔之前,一般都是大概有了内容,选择一个题目,稍列提纲,然后挥笔成文。我这次开笔时,苦思不得题目,于是,写就之后再取标题。斟琢再三终不得要领。想用“苦丁”,怕不贴切;想用“别样人生”,又觉帽子大而内容不够衬托。于是想到王国维语: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非无题也,诗词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也。后想用“无题”为题。转念一想,本无风雅,却附庸古人,恐被读者耻笑。百思不得一题,捏来“蹉跎人生”又似有词不达意之嫌,头疼脑裂,且用之乎?
                                                                                   一

       人生有很多的不如意,纠结时,犹如进了牛角尖,越陷越深。有多少人因为不能及时的释怀而刺激了神经,一辈子在浑浑噩噩中活着。

       我很小的时候,家里老人就说过,得精神病的人一般都是要强的,因为心郁气结才使神志迷惑。因此我比较留意这类人,总想像着突然就会看到一个病人神志清醒过来了。

       我认识的一个大娘,总是疯疯癫癫,严重的时候披头散发坐在自来水管下面洗涮。平时也是面无表情,忽而打扮得干干净净,头上一花做饰物;忽而,衣不蔽体,长发蓬乱。但是她有一个好丈夫,是瓦匠,当时的七级工,收入很高的。我称呼他赵大爷,老实厚道又热心肠。在一次帮我家修炉灶时他说出大娘得病的原因。大娘家穷,在旧社会沦落到了青楼,解放后,跟着赵大爷组合了家庭,后来又抱养了一个儿子。大娘个子挺高,浓眉大眼白白净净的,想必也是一个干净利索之人,尽管是抱养,对儿子却是亲生一般,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不错。在五六十年代,一家三口的收入近百元,是相当富裕的。

       世上总有爱嚼舌头的人,也许是有人嫉妒,从青楼里面出来的人便矮了人一截,大娘与人口角的时候受到了谩骂侮辱,一气之下,神志不清了。

       我们看到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大爷一点没有嫌弃,而是特别的关心大娘。而且大娘无论怎么不明白,都知道呵护儿子。作为独子,这孩子对母亲也是特别的亲近,没有一点自卑的感觉。大娘病轻的时候不说话,目光呆滞,病重就会跑出去。父子俩那会子肯定是费尽心思了。

       在一个大院住了几十年,我虽然离家远,每次回去都会打听一下周围的变化。我们这个地方家家户户都熟悉得很,就像查户口,根本不用费事,随便一问都知道。赵大爷家一直这么过得平平常常,知道他们的儿子也不小了,很孝顺。

       有一年,我回家后听到了一个很令人震惊的消息。大娘养子的亲人来了的消息轰动了整个大院,据说他们全家都在北京,好像还是挺不一般的人家,似乎有钱有势的。记得应该是文革后不久,我当时的想法是,那家人一定在政治上受到了特别的不公正待遇,不得已,才把小儿子送了人。这个小兄弟比我小不了几岁,应该是反右或之前的事情,我这猜测最后也不了了之。因为事情大起大落,我感觉放心了,所以一直没打听过。

       听说北京的亲人来了以后,做了好多的解释。最后把小兄弟带走了,周围的人们都对赵家老两口报以同情,白白地养活了二十多年,付出多少的辛苦,人到老年却要过上孤独的余生。最让人不解的是,大娘已经在迷迷糊糊好多年后竟然像头脑清澈了一般,目光竟显出了惊异,她似乎知道了儿子的离去,反应不同往常。这也是更加让人感到心酸的。

       听到这里,我感觉心里有一种疼痛说不出来。怪他们的养子没良心?还是怪他们养子的亲人没良心?这么多年的抚养,多少的心血都付之东流吗?那孩子有错吗?不是亲生,养母还是精神病人,对以后的生活能没影响吗?人往高处走,有奶就是娘的事还少吗?况且人家还是至亲骨肉来寻找,亲情能不认吗?北京,多少人都向往的地方?据说,这孩子回北京户口是没问题的。毋庸置疑,回北京的前景必是无限的光明。

       我住了一段时间就离开了,总觉得有郁闷在心。想想最好亲人之间不要有骨肉分离的事情发生,那样也就没有了另外的难舍难分。即使远在天边,也比这样从一个家庭分出去好。

       我再次回去的时候,很吃惊的听到了喜讯,原来那孩子不久就回来了,仍然和养父母在一起生活,并且决定不再离开。我当时泪水就下来了,为两位老人高兴,为孩子的不忘养育之恩感动。终归是个好的结局,我想他们两家人一定也会像一家人那样亲情不断。以后不知道他们的事情了,但是我相信,老两口不会委屈的,他们的儿子有良心。

                                                                  二

       我的对面是一个刚刚认识的其它车间的姐姐,我俩一见如故,说不出是什么原因。总之,她相处多年的同事也不知道曾经的她具体遇到了多大的打击?她曾是知青,此时正轻声细语的和我诉说着自己的黑暗岁月。之前我听到同事悄悄地告诉过,她曾经犯过精神分裂症。没想到,她竟这么知心的向我叙述。我一边流泪一边听,她一个人在说,那一口标准的北京口音,本来就自带高贵,皇城根下的百姓么。再加上她对我一见倾心,我便感觉异常的亲近。

       她是特别爱读书的人,兄长们都上了大学,因此她对读书的愿望更加的迫切。当她正努力为考大学做准备的时候,上山下乡开始了,她来到了河北。她说,当时积极的劳动,把所有的热情都无私的奉献出来,就想给乡亲们留下最美好的印象。业余时间仍不忘学习,总幻想有一天还能拿起书本。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公社给了大队一个上大学的指标,她很幸运的被推荐了。那份欣喜来得太突然,立刻占领了她的整个头脑,高度的兴奋包围了她,也为她埋下了隐患。一个魔鬼悄悄的接近了她。

       第二天就要启程去大学报到,头天晚上,她打好背包,捆好行李,在土炕上熬了一夜,高兴的没有睡意。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兴奋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静。等在大队的门口,希望尽快得拿到介绍信。不用说,我都能想象到她的表情。

       结果是天不遂人願,一个炸雷一般的消息使她几乎站立不稳。她等到的回答是:指标被人顶替了。她心灰意冷不知怎么回来的,接下来心理承受能力到了极限,脑海中已经没有一点安慰的声音能够容下,于是她精神崩溃了。据说她已经一点也不记得自己的行为,头脑完全陷入混沌之中。

       她说的时候很平静,我已是泪流不止。她说:“庆幸还活着,还能过上正常的生活,人啊,不能把事情想得太好,如果不是那么高兴就受不到这么重的打击。”她的话让我提醒自己,平平淡淡就好,坏事好事都不一定承受得了。想起范进中举,人家毕竟是高兴过度,她这是大喜后的大悲,一个女孩子,连诉苦的地方都找不着,她恐怕也就只有糊涂了了事。

       还好后来她恢复了正常,感谢上苍的怜悯分配到了工厂。已是大龄女子,很快就有人做了红娘。男方是郊区的农村家,经济条件不好,但小伙子一表人才,勤勤恳恳又老实厚道。看上去,像有气质的文化人。她的娘家对她更是百般的爱护,婚事在计划中迎来,她满心欢喜的迎接着幸福的降临。让她自己都没想到的是,可能是劳累和兴奋又一次刺激了她,她犯病了,撕扯着自己的衣服,根本不懂得羞耻了。于是,这个没人知道的秘密不由分说的展现了,她曾经得过神经错乱的事揭示出来。轰动全厂的一大新闻呐,立时引起议论纷纷。人们惊讶同情的同时,更是为她惋惜:这婚姻还能继续吗?

       也许上天太可怜她,在经过治疗之后,不久病就好了。婚事照样举行,波澜不惊。替她担心的人们都松了一口气。后来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出世了,和爸爸一样的模样,灵巧的小嘴,想必是取了父母的精华。孩子一直在北京和姥姥一起生活,经济上自然得到了娘家的不少帮助。人们开始羡慕这男人,多有福气。更多的时候会让人想起:好心有好报。因为,时隔不久,在女方娘家的帮助下,他们一家工作调到了北京,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情錒。就是现在有这样的事,也说不定多少人羡慕呢?

        多少年过去了,我想他们一定很幸福,他们在患难之时都不离不弃,可以想象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我祝福那些曾经受过苦难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