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叙|京剧角色行当的“两门抱”

 无为才乐149 2017-08-01

 

  两门抱一词,原是戏曲术语,或曰某一演员能艺跨多行,或曰某一角色能各行兼演。曲艺界似乎并未听到过两门抱的说法,却有某一艺人兼擅多曲种的事实存在。至于说到戏曲曲艺两门抱,这个“门”就开的很大了,把这两种大形式的方方面面都要包容进去,当然是需要各方专家、老师、青年才俊多多贡献力量,才能名副其实地将两门抱住喽。我是一门都抱不动,只好抱残。本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精神,在此谈一谈个人对京剧中某一剧中人物两门抱界定方面的粗浅看法。

 

同一个角色在同一剧(或相关联的同组剧目)中,出现了由不同行当来演绎呈现的情况,即谓之“两门抱”。这些角色行当的不同,有的从形象上看便一目了然,有的则虽然演员本人行当变了,但仍保持同一造型。后者这类情况往往是由于在某一时期因一些艺术家个人艺专多能,而把其他行当的剧目、角色纳入本行当,比较典型的就是武生行当的形成。

 


京剧《长坂坡》

左:杨小楼(小生)饰赵云

右:程继仙(武生)饰赵云

 

像《八大锤》的陆文龙、《战濮阳》的吕布、《雅观楼》的李存孝、《磐河战》的赵云、《探庄》的石秀、《九龙山》的杨再兴等,则属武生、小生两门抱;《宁武关》的周遇吉、《战宛城》的张绣、《潞安州》的陆登等,则属武生、老生两门抱;《铁笼山》的姜维、《艳阳楼》的高登、《状元印》的常遇春、《四平山》的李元霸、《金沙滩》的杨延嗣、《金钱豹》、各种判儿戏等,则属武生、武净两门抱;《五人义》的周文元、各种猴儿戏,则属武生、武丑两门抱。

 


京剧《金钱豹》

左:许德义(武净)饰金钱豹

左:杨小楼(武生)饰金钱豹

 

 

这多属于武生行的老前辈把其他行当的剧目拿来我用,在保持本行当特点的前提下,以借鉴、靠近该行当的表演风格去发挥,使得本行越来越丰富,在高度成熟发展之后,又能对其他行当进行反哺。如杨小楼宗师创造的《霸王别姬》武生之项羽,与金霸王创造的该剧净行项羽,都为后人留下了典范。艺专多能的前辈艺术家创造的一些光嘴巴老生和俊扮净、丑角色的产生及被认可,很多也会是因其本人的艺术功力而成立的。这一点前贤多有文字谈及。

 


京剧《翠屏山》

余叔岩饰石秀

 王长林饰海和尚

 

与之相反,过去很多老旦角色常可由其他行当演员兼演,除较典型的如《天雷报》、《得意缘》等有人称之为两门抱老旦、丑角两门抱外,余如《断臂说书》、《桑园会》等戏和大量传统戏中的二路、三路、扫边老旦的跨行当,仍多视作由丑角或老生演员在兼演老旦戏,这是一种极普遍的现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新排的近现代剧目中,也常以老生、丑角的面貌出现。(如耿世华在《秋瑾》中饰阮才富、何盛清在《林则徐》中饰穆彰阿)而老旦演员需兼演一些男性角色也是沿例而来,如兼演和尚(《沙桥饯别》的唐僧,旧时为小生、老旦两门抱)、太监(《守门杀监》的王承恩,可与老生、小生多门抱)、中军旗牌等等。旧时《击鼓骂曹》的旗牌向由老旦应工,今多作二丑旗牌。太监中陈琳一角,《铡包勉》中例由老生承之,《打龙袍》中例由丑角承之,虽形象趋同,而可从靴底之薄厚判断其行当,唯不知老旦行之太监该穿何种官靴。(曾见新编戏《对花枪》,以末场扎靠开打之故,整出戏都蹬厚底儿,大概认为无厚底不足以扎靠吧。)另,近有时贤恢复佘太君《战黄花》,老旦头场坐帐硬靠袭蟒,因系女蟒,下露半截靠拍子,不甚美观,不知是否老例即是。总之,关于老旦角色的两门抱、抱演,都是因各门演员可照例兼演形成的。这也证明了,旧时其实是有男性角色(中性角色)是需要旦行抱演的。

 


京剧音配像中的男老旦

左上起:孙振泉、黄世骧、黄文俊、宋元斌

    马幼禄、朱金琴、朱锦华、阎韵喜

 

如《开山府》之常宝童、《牧虎关》之杨八姐,旧时例由贴旦饰演,整剧中均为女易男装(常宝童实为异装癖,这是一种说法),不同于《英杰烈》《木兰从军》及《谢瑶环》等,而要从始至终表达出男性特征,则后亦可归小生饰演。其实老男旦直躬直令来一个女扮男装的角色,和小生来直接拿这样角色就当男的演,我想效果是差不多的。其实据记载过去很多剧中的小男性都可由贴旦演之,如《群英会》二蔡、《四进士》丁旦、《黄金台》世子亦是也。昆曲中之作旦、京剧中之娃娃生,与之似应同理。所以说,生、旦、净、丑四行相较,如今女演员占绝大多数的旦行是最难横跨行当抱演其他行当的,因为这不同于反串。

 


京剧《牧虎关》杨八姐

左:方志成  右:刘淑云

 

  又如《翠屏山》之杨雄,其穿戴、造型本为老生,然过去多有净行素脸演员为之。盖梆子戏中这颇有这类角色,如《王宝钏》中之王允、《打渔杀家》中之萧恩,皆为净行,在京剧中则归入老生。

 


晋剧《三击掌》王正魁(净行)饰王允

 

有些角色(特别是生行)行当的变化,是因为年龄的变化或对四功五法展现的侧重不同而形成的。比如赵云在刚出世是小生(《磐河战》《借赵云》),后来成名之际用武生(《金锁阵》《长坂坡》《回荆州》《黄鹤楼》),等上岁数戴髯口了虽然模样变了,行当还是武生(《阳平关》《连营寨》),再老一点改白胡了就彻底变(武)老生了(《凤鸣关》《天水关》《失街亭》)。其中《截江夺斗》这一剧李洪春宗师便留下了戴髯口和不戴髯口两种不同的戏像,现在此戏流传的路数大都是宗法李先生。还有《两将军》的马超,据吴小如先生记述,旧时也是挂黑三、箭衣马褂夫子盔的武老生扮相。这是较战冀州赚历城又相隔了若干年后,和《让成都》保持一个年龄阶段。后来该剧改光嘴巴武生,成为现今的标准演法。

 


 

京剧《截江夺斗》

李洪春饰赵云

(照片来源见水印)

 

姑且可把这种几门抱的人物看做纵跨行当,仍限定在同一大行当里。还有一种是变模样不变行当,这模样是故事走向决定的,比如关夫子、赵太祖脸色变红前后,这种变样属于剧情需要。这好比一个人,即使容貌或本领有变,也还能保持住自己的基因。


 

不同年龄段的赵云

上:《借赵云》叶少兰 《黄鹤楼》杨少春

下:《连营寨》奚中路 《失街亭》王立军

 

 

因为古代丰富的小说、戏曲、民间口头文学,已经为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说人物建立起了形象,所以在众多不同的剧种中,同一人物的基本面貌其实相差不会太多。至于像净行铜锤的唱、架子的念做表、武净的舞打翻,如能使演员尽量去努力掌握,都可以不必以两门抱去看待了。

但也有些戏曲人物在不同戏中甚至同一戏中则是“面目全非、基因突变”,这就需要生旦净丑各自向其他大行当去跨越,当然,如仅系一般靠将、朝官,虽有名姓也并不求与形象必然一一对应,换行当的人物须是在剧中占有一定分量的,

如包公,在南派则多为改良扮相的老生演之,在北派则多为传统形象的花脸演之。

 


 

“江南活包公”李如春

 

  如申包胥,在《长亭会》中则为花脸,在《哭秦廷》中则为须生。从剧目溯源上看,花脸扮申包胥应早于须生。(当代有新编历史京剧《春秋二胥》,则以申包胥为老生,伍子胥为花脸,彻底颠倒了传统戏中的形象。)


 

左:京剧《长亭会》

右:京剧《哭秦廷》

 

  如司马懿,众所周知是如《战北原》《空城计》《胭粉计》等剧中的白脸奸诈形象,但在《逍遥津》中,则是以老生的忠义深谋的面目出现。这可能更贴近近期热播的《军师联盟》中司马懿形象。因是剧又名《白逼宫》,已有凶狠之曹操专“白”在前,又有一残忍之华歆二白在后,再来一司马懿则不免小白见大白了。剧中华歆有云:司马懿,你那里莫做好人!潜台词或曰:别装,早晚你也变我这模样。(笑谈:我曾假想新编一《受禅台》魏王登基,上四朝官,曰王朗、司马懿、华歆,四家儿实在没人,以小花脸去貌陋之王粲充之,皆为白脸。再让曹丕以平天冠、大坎肩、粘眉子的秦王形象坐殿,正应戏语:这一朝的奸党啊!)

 


京剧《胭粉计》

吴钰璋饰司马懿


 

 

京剧《逍遥津》

华歆:司马懿,你那里莫做好人!

 

  如曹操,这个能把司马懿比照成正生形象的大白脸奸雄,在昆曲《议剑献剑》中遇到了比他更白更奸的董卓,只好摇身一变而成副丑二面。如严世蕃,在《一捧雪》是飞扬跋扈的大白脸,在《鸣凤记》中因有其父严嵩,则也退步而为小丑。


 

昆曲《献剑》徐凌云(左)饰曹操

 

  如文种、范蠡,在昆曲《浣纱记》之回营、泛舟诸折,本分别为老生、小生,至梅大师《西施》一剧,则行当对调为小生、老生。这与昆曲、京剧不同剧种之间要树立的主要的行当不同有关。

  如《龙潭鲍骆》的余千,在《酸枣岭》则为浑拙猛愣的鲁夫,以揉脸武净扮之;在《四杰村》则为忠心救主的义仆,以俊扮武生扮之。

  如李克用,在《沙陀国》《飞虎山》《太平桥》中皆为花脸,在《珠帘寨》中则为老生。盖《珠帘寨》本为谭鑫培宗师从《沙陀国》翻易而成,而且其他各剧则仍保留原有面貌。与此同时本是老生俊扮的周德威,也逐渐演变为大花脸。等于在一剧中两人行当颠倒。

 


京剧《沙陀国》

郝寿臣饰李克用

 

  以上举例同一人物在不同剧中变行当变扮相,尚有太多遗漏。而同一人物在同一剧中可变换行当也颇常见。

  如同一剧中,人物可戴髯可不戴髯而形成的老生、小生的变异。《清官册》的八王如今多由老生扮演,而过去按小生演也很常见,据说姜妙香、叶盛兰等先生都来过这活儿。曾见有贴演全部《杨家将》,因托兆之六郎要后赶审潘之八王,恐形象雷同,六郎便以光嘴巴老生登场。据此,则早晚会俩没胡儿的闭住两有胡儿的。

 


视频:京剧《四进士》童芷苓饰万氏

周少麟饰宋士杰 夏慧华饰杨素贞

 

  如《法门寺》之刘媒婆,虽有《拾玉镯》中丑婆子在先,而后部仍有以彩旦抱演之情况。如《四进士》之万氏,亦有婆子、彩旦之别。如《九更天》之柳氏,有净、丑不同应工之演法。

 

 

视频:京剧《四进士》李庆春饰万氏

张学津饰宋士杰 薛亚萍饰杨素贞

 

 

有很多净、丑角色,性质介于二者之间,进而可同大花脸,退而可为小花脸,不进不退亦能在夹缝中冲出一条道路,曰大小花脸或二花脸。如《算粮登殿》之魏虎、《红娘》之孙飞虎、《独木关》之张士贵、《战樊城》之费无极等,其扮相可大可小,工架可大可小,用嗓可大可小,气势可大可小,亦皆可不大不小。特别是《人才驸马》之张天龙、《胭脂虎》之庞勋这类“攮腋”角色,颇得很多前辈花脸名家的重视,以其解颐过瘾。 

 

京剧《双沙河》

艾世菊饰张天龙

 

至于有些看似小花脸的角色旧时实为大花脸应工,如《打面缸》之大老爷、《打樱桃》之官大叔等。一说崇公道《起解》为丑,《会审》照例由净应工。

 


勾丑角脸的大花脸

左起:罗长德、宋久明

 

如《挑帘裁衣》之西门庆在昆曲则为副丑,在京剧则为小生。张文远,固然在新编同题材作品中已变为小生,就是我曾参加过演出的一次《乌龙院》中,便已然被按照小生来表演了。

 

 


左:京剧《挑帘裁衣》俞振飞饰西门庆

右:昆曲《挑帘裁衣》陆寿卿饰西门庆


  还有一些人物在同一题材的剧目中,因为不同剧种或剧目源流不同,对角色的解读与评判不同,而造成了行当上的差异。如京剧《献地图》的张松为老生,川剧中则为丑角。川剧、汉剧《烹蒯彻》和《淮河营》,蒯彻多以素脸花脸行当表现(川剧的蒯彻也有丑角仍用此形象来表演),而淮南王刘长却是小生。我看过川剧甚少,一无所知,但感觉却是其很多艺术家都能生净丑文武各行兼跨,把那些代表作品都发展成为可分别由不同行当风格来展现的剧目。我看到过的最为经典就是《隋宫乱》,杨广问病戏姨时是翩翩小生,逼宫夺印是脸上抹彩勾眉以花脸气势展现,待到登基坐殿则脸涂白块俨然昏聩小丑。

 


川剧《杨广逼宫》陈全波饰杨广

 

 

川剧《杨广逼宫》蓝光临饰杨广


  其实现在京剧舞台上的很多花脸角色,在古典戏曲中都是标为副、丑,这在存留到今天昆曲剧目中还有痕迹,像前面提到曹操、严世蕃,还有《败惇、挡曹》的夏侯惇(类似于京剧《博望坡》夏侯兰)、《五台会兄》的韩昌,叱诧风云的大将都成为酒囊饭袋。据说旧时《训子》中的周仓也是归副丑,《如是观》传奇中牛皋也标为丑。这似乎很不能符合我们今天的欣赏习惯,唯有程咬金一角,无论与常听的评书是否有差异,其花脸、丑角的形象还都能为大家所接受。关于程咬金的跨行当问题,有机会还可以做专题探讨。


 

视频:昆曲《华容道》

录音:陶小庭饰曹操 孟祥生饰夏侯惇

配像:周万江饰曹操 马宝旺饰夏侯惇

据周万江老师老师介绍,

老北昆演出此剧夏侯惇勾豆腐块戴八字,

视频中勾小蓝花脸为配像时所设计。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