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用眼睛看书,还是用大脑读书?做到这2件事,读书才能帮到自己

 激扬青春 2017-08-02

有许多人认为,比起写作和说话,阅读与聆听是完全被动的事。因为写作及演说者要花力气,听众或读者却什麽也不用做。这个想法,就是把「接收」资讯,当做跟被打了一拳,或得到一个礼物一样。但是,《如何阅读一本书》里认为,阅读具有主动性,听众和读者,更像是棒球赛的捕手。

就像投手要把球投出去,捕手的责任是要让球停下来,这当中真正被动的只有那颗球。捕手的艺术在於,能接住任何球的技巧;同样地,阅读的艺术也在於尽可能掌握住每一种讯息。

确实,并非所有的阅读都是主动的。当你只是从书中获得一些资讯,而这些资讯也只是在你原本就知道的事情范围内,多了一些别东西。就像你原本就清楚中国历史,又多读了一本讲中国历史的书,理解毫无困难,这样的阅读就比较容易和被动。

但如果你读的历史书,不仅提供资讯,还给你更高层次的启发,你从中获得的理解也间接提昇了自己,这样就是主动性更高的阅读。

主动阅读者要提出的4个问题

一个主动的阅读者,必须在阅读时提出问题来,而这些问题,也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的问题:

1.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什麽?

你要找出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发展这个主题,找出其他次要议题。

2. 作者细部说了什麽,怎麽说的?

你要找出作者主要的论证,这些想法如何构成了作者要传达的讯息。

3. 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除非你能回答前两个问题,否则无法回答第三个问题。若你了解这本书,便有责任为这本书做出自己的判断,光是知道作者的想法不够。

4. 这本书跟你有什麽关系?

你要问,这本书有什麽意义?为什麽作者会认为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你又是否有必要去了解。

这4个问题,就是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与没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之间的巨大差异。後者提不出问题,当然也得不到答案。

把书变成自己的3种做笔记的方法

买了书,距离这本书真正成为你自己的还有一段距离,要让你与书真正契合最好的方法,就是「写下来」。做笔记会让你保持清醒,而且将你的感想写下来,能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

1. 结构笔记

这是初次略读就可以写的笔记,重点在於记录全书的架构,而不是内容细节。所以你会写这本书的主题、作者藉着怎麽样的架构来发展观点。这些笔记可以写在目录或书名页。

2. 概念笔记

仔细阅读时,应该找出作者的观点并记录下来,这样你随时从书架上拿下来翻阅到你的记号就能唤醒你的记忆,你可以用重点画底线,圈出关键字或句子,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你可以将复杂的论点简化说明。

3. 辩证笔记

如果你就同一个主题进行研究,要读好几本书,你的笔记应该包括不同书的页码。这是由许多作者(在他们不知情的状况下)共同参与的讨论会,这时你可能需要一本独立的笔记本,把所有相关陈述和你的问题都列出来,厘清彼此观点的差异与顺序,从可能会互相冲突的论证中,做出自己的判断,从中生出具有原创性的想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