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乘电梯的认知盲区,不仅会夹孩子手,还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昵称44943940 2017-08-02



1

    


昨天,朋友发给我一个视频,7月25号发生的事情,是一个小女孩被电梯门夹手抽不出来的经过。长达一分多钟的视频,看得我好焦心,都不忍心看完。

我们可以从视频中看到,孩子把手放在电梯门上玩耍,家长低头看手机没有在意孩子的行为,孩子手随着电梯门打开后惯性移动,导致被夹进门缝里。


最新版的《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提到:电梯门关闭后,门扇之间及门扇与立柱、门楣和地坎之间的间隙要尽可能小,对于乘客电梯,此运动间隙不得大于6mm。


这个间隙不算大也不算小,但是却往往容易夹住孩子细小的手指,而这个居然不是个例,我在网上搜一下,这么小孩子被夹手的视频都好些。孩子拍电梯门,摸着电梯门这种小动作,家长们总会不在意,因为正常成年人,即便是把手放在电梯门上,门一开我们就会把手松开。可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孩子反应速度慢,手指纤细,随着惯性被带进那6mm的缝隙里,极有可能就会被卡住。


但这却是电梯里存在的认知盲区,会让我们以为在安全的电梯里所以疏于防护。人会出于本能趋利避害,但是一些意想不到的危险,往往才是最危险的。


2

    


孩子在的电梯里乱蹦乱跳,是很让人反感的。类似下面这一幕的场景,可能很多朋友都不会陌生。


周末去商场,要乘坐电梯去三层,进电梯后就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很兴奋地在蹦跶,而家长不但不制止,还用手给他借助力量蹦,上升中的电梯跟着都在晃。被同乘的人提醒后,小男孩家长不以为意,做样子制止了一下孩子,但嘴里还在说:“小孩子蹦一下能有多大劲?你过来点,别挤到阿姨了。”而小男孩或许是懂家长的立场,又跑去使劲的乱摁电梯按钮,还试图抠出来。。。。。。


对于孩子的这些举动,有些家长并不会坚决制止,因为他们觉得那个没教养没规矩的孩子,只是影响了他人,自己也吃不了什么亏。可他们不明白,孩子不合适的行为所会导致怎样的安全隐患。


小孩子蹦跶一下真的没有危险吗?当然不是。

在运行中的电梯里跳跃,造成的瞬间冲击力是非常恐怖的。

有不少专业人员做过实验,一个体重47公斤的是演员,跳起高度约20cm,在电梯静止状态下,跳跃落下最大冲击力是1081公斤,在上升的时候是2100多斤,下行时最大冲击力和电梯静止状态接近。

简单来说,就是电梯里轿厢上设置了安全保护开关,如果有人在电梯里蹦跶,冲击力会使轿厢倾斜。从而会导致电梯紧急停车甚至电梯受损,人员被困。


如果有些人对孩子在电梯里乱蹦乱跳不以为然的话,但能麻烦对自己孩子的安危上心点儿不?孩子在电梯里这种不恰当的行为,不但会打扰别人,直接殃及的往往是自己本身。


3

    

孩子天性好动好奇,我们尊重这个天性。但是也要分场合,在电梯这类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必须要及时提醒制止,从小培养规则意识,绝对不能大意。


这个不仅仅是规则意识,更是安全意识的必须建立。


不要真等到发生了意外再后悔莫及。看了下边这则真实发生的事例,我们还敢大意吗?


 

一小男孩在商场扶梯处扒着扶手,结果随着扶手被自动传送。几秒钟的时候,

小男孩重心不稳从一层摔到了负一层。幸好楼层不高,经过紧急抢救后脱离了生命危险。可如果是高层的呢?这样的后果恐怕没有人敢承受吧。

 

这个孩子没有安全意识,出于好奇去扒扶手,结果就得到了教训。

不要以为孩子大点就懂了,小的时候该立的规矩不立,即便是长大了也会对此掉以轻心,没有概念。比如下图,这些孩子都看着不小了,可是这样危险的行为却玩的很开心。

 

不要拿小孩子不懂事来找理由,好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安全意识,都是越早规范越好。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电梯门快关上了,家长却带着孩子急急忙忙往里冲,眼看着被夹住了都不在意,还为自己身手敏捷赶上了这趟电梯而洋洋得意。

甚至看到过有监控视频里显示家长拿婴儿车去挡住电梯门,自己去屋里拿东西。有什么事情会如此紧急?紧急到拿孩子的生命安全去冒险?


我们总带着侥幸心理去抢时间,带着便利心理不守规则,可那样的后果,可能没有任何一位父母能承受得起。

 

如何引导孩子安全乘坐电梯

六六一岁半的时候,在我们的不停强调下就学会了进电梯后靠边站好,如果想摁楼层只能摁一次目的地的摁钮等等。偶尔止不住兴奋了蹦哒一下,也会被我们立刻制止。同行的家长总会表扬她,但会说自己家孩子不知道怎么教。


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过于枯燥的内容也不容易接受。我们以前给她看过这个卡通片来强调坐电梯的注意事项,分享给大家。

这个卡通片讲解的是关于如何乘坐扶梯和直梯的,需要家长辅助讲解,家长可以根据细节部分仔细讲述。视频里也有大象扒着门看电梯结果被夹手的内容,还有在电梯里乱动导致故障的内容,但是这个不够齐全,我整理了一份,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跟孩子仔细规范。

 直梯

1:严禁较小的孩子单独乘坐电梯,小孩子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并且在遇到故障时候不知道作何反应。

2:严禁在运动的电梯内嬉笑打闹,跳跃,乱摁摁钮。

3:如果电梯人多超载的时候,不要强行挤入。

4:不要用手或者用身体阻挡电梯门关闭。有的电梯是光幕式电梯门,两边有射线感应装置,但是射线并不是全部覆盖,一单遇到盲区,电梯会继续关闭。

5:电梯每次开门的时候,待电梯在该楼层停稳后按顺序先出后进,不可跑跳。

6:严禁在电梯上嬉笑打闹,也不要把头探出去看,以防被卡住导致生命危险。

 

 扶梯

1:避免鞋带,衣服过长卡入电梯。我亲见一个小朋友的鞋带绞进扶梯,家长吓傻了,还是六爸冲上去帮孩子把鞋脱掉抱离的,非常危险,所以六六看去起来是系带的鞋子,也是假的装饰,从不穿系带鞋。

2:无论上行还是下行,面对电梯运行方向站好,不要逆向乘坐电梯。

3:不要让孩子靠电梯扶手,因为这个是传送带性质的,孩子体重过轻,很容易被带走。非常危险。

4:较小年龄的孩子在乘坐和离开电梯的时候都应该抱起,以免出现事故。

5:进出扶梯的时候不要在黄色区域停留,站立的时候也远离黄色区域。

 

安全无小事,有些事情容不得我们存侥幸心理。当家长意识到孩子不当的行为往往伤害的是自己的话,想必对孩子的管教就会严格的多。再推及日常生活中种种,不仅仅是乘坐电梯,从小规范孩子的言行,才是对她最好的保护。

End

罗罗有话说:

因为怕打扰到别人,养出熊孩子,所以对六六在电梯里的言行一直是要求比较严格的。但开门时站门边等着说芝麻开门时,有没有把手放在门上过,现在想来都不太记得,也是蛮后怕的。虽然把手夹进电梯不至于致命,但看着视频中那个孩子手怎么也拔不出来,我心依然难受的不行。希望咱们都能注意到这点儿,别让孩子遭受无畏的伤害。


至于那些乱蹦乱跳,攀爬扶梯之类的不文明行为,哪怕不那么在意是否打扰别人,为了孩子自己的安全,也长点儿心看严点儿吧。


昨天《全职妈妈是高危工种,那出去工作就安全了?》的评论,随手回的一段话,竟然获得了最高的点赞。也有朋友问我,这两三年的陪伴,知道我应该是在爱里长大的孩子,但为什么那么没有安全感。个人觉得吧,危机意识和安全感是两码事,如何培养出孩子最高级别的安全感,这点儿回头还真可以展开来谈谈。至于我的那些证,都是在有六六之前考的,有六六之后学习的一切,基本都会在公号内容上体现了。因为自己和六舅舅的成长经历,所以我对六六的学习总是不怎么焦虑,人生很长,起跑时培养的好习惯好性格在我看来比多学点儿技能更重要的,最终孩子们拼的还是学习兴趣的保持和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