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风光美景系列
四、兰州人文珍宝 (二)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珍宝 1、铜奔马 ![]() 甘肃,特别是河西走廊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在甘肃省东西狭长的土地上,留下了许多见证当年丝绸之路的历史文物。张掖、酒泉、敦煌都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驿站。在这些地方,发生过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甘肃博物馆里的文物就讲述着这些故事。甘肃省博物馆丝绸之路文物陈列在全国独一无二。
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马踏飞燕——铜奔马。马踏飞燕已成为中国旅游标志。这匹马昂首嘶鸣,三足腾空,一足踏着龙雀,疾飞的小龙雀吃惊地回头观望。其造型极其矫健灵动。它只是这里珍藏的无数丝绸之路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
铜奔马 东汉(公元25-220年) 武威市雷台出土
又名“马超龙雀”、“马踏飞燕”,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 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铜奔马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逸足奔腾状。摄取了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鹰的刹那瞬间。飞鹰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疾速向前的动势。铜奔马全 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摄飞鹰的一足上,精确地掌握了力学的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水平。铜奔马是按照良马式有标准去塑造的,集河西马、大宛马、蒙古马 等马种的优点于一身,特别是表现出河西马的对侧步的特征,使凉州骏马邀游丝路、凌空万里的不凡气质,通过巧妙的构思经营、精炼的艺术造型和卓越的铸铜 工艺完美地体现出来。铜奔马成为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使者和象征,因此被列为中国旅游的标志。铜奔马驰誉世界,它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铜奔马”出土所在地武威建造的雕像
甘肃省会兰州市小西湖公园竖立的铜奔马雕像
甘肃省会兰州市火车(东)站竖立的铜奔马雕像
铜奔马身世及价值、意义、享誉 1969年9月,铜奔马在甘肃武威雷台一张姓东汉将军墓出土。 1971年,经郭沫若举荐,铜奔马运抵北京展出,引起史学界极大震动。 1973牟,铜奔马曾赴世界各地展览,轰动世界。 1983年10月,国家旅游局正式将铜奔马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图形,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其含义是:天马行空,逸兴遄飞,无所羁缚,象征前程似锦的中国旅游业;马是古今旅游的重要工具,是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以在中国尽兴旅游;“马超龙雀”青铜制品,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旅游文化历史,显示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 1984年,国家旅游局1986年,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武威市将铜奔马定为该城市城标。 1986年定为国宝级文物。 1996年铜奔马又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1999年9月,铜奔马出土3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兰州召开。 2010年铜奔马与各国的代表物品竞选国际旅游标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