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量裁(15)半夏厚朴汤

 学中医书馆 2017-08-02

半夏厚朴汤

【原文】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组成与用法】   

半夏 一升  厚朴三两  茯苓四两  生姜五两  干苏叶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功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医案】

1.经行情志异常

初诊:2005年11月17日。邵某,30岁,婚后未曾生育已经数年,经行量多,夹有大量血块,7~10天净,痛经持续2天,下腹喜温喜按,服用止痛片之后痛经方有所减轻。每于经前出现悲伤欲哭近1年,烦躁易怒,乳房、小腹发胀,腰酸,畏寒,用手触及凉水时下腹即感不适。体检发现子宫肌瘤,已于2005年5月21日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经量虽减,但经前情绪变化依旧,寐不安多梦,醒后乏力,易惊,自汗,纳差脘痞,涎多口淡恶心,带黄如水,大便溏薄泡沫状。末次月经11月10日来潮,今未净。舌淡红,有牙痕,苔薄腻,脉细弱。

治法:调气化痰,养心安神。

方剂:半夏厚朴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味。

半夏12g  厚朴10g  苏叶5g  生姜4片  茯苓12g  甘草6g  小麦15g  大枣6个  甘松10g  佛手10g,4剂。

二诊:2005年11月22日。服药之后情绪明显改善,其母亲发现患者寐中也笑出声来。月经已净,大便软,脘馁,舌脉如上。

治法:调气化痰,健脾助运。

方剂:半夏厚朴汤加味。

半夏12g  厚朴10g  苏叶5g  生姜4  茯苓12g  甘松10g  佛手10g  蔻仁5g  淮山药15g  薏苡仁20g7剂。

三诊:2005年12月10日。月经12月11日来潮,经前情绪异常现象消失。

中药守11月7日方续进7剂。

2.妊娠恶阻

初诊:20051115日。胡某,24岁,因原发不孕2年就诊,经治疗之后现已妊娠72天,恶心,胸闷,头晕已一周。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行气燥湿,和胃降逆。

方剂:半夏厚朴汤。

半夏12g  川朴5g  苏梗10g  茯苓12g  生姜5片,5剂。

二诊:2005年11月7日。服药之后恶阻消失。

中药守上方续进5剂,以巩固疗效。

3.子悬

初诊:20051217日。李某,34岁,妊娠近3个月,因妊娠恶阻,运用黄连汤加味、温胆汤治疗之后,症状已经消失,今晨突发子悬,胸闷气短,张口抬肩呼吸,口干,耳鸣,后尻微酸,大便稍结。舌尖稍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调气宽胸。

方剂:半夏厚朴汤加味。

半夏12g  厚朴5g  苏梗9g  生姜4  茯苓10g  太子参15g  杜仲10g  川石斛10g3剂。

二诊:20051220日。服药一剂,子悬即愈,近来均未出现恶心呕吐,但口中有腻痰,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加淮山药15g5剂。

三诊:20051224日。除了口中有腻痰之外,已无不适,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续进5剂。

4梅核气

初诊:1981827雷某,52岁,音哑,喉中有异物阻塞感已有1月余,胸闷,咳痰成块,嗳呃频作,口燥喜饮。舌质暗,苔薄白根腻,二脉涩。

治法:开郁化痰,利气降逆。         

方剂:半夏厚朴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减。

半夏9g  川朴3g  苏梗6g  茯苓12g  橘络6g  竹沥(冲)1  旋覆花10g  代赭石15g  生姜2  大枣6个  蒌皮12g  佛手9g2剂。

二诊:1981年8月29日。音哑已经好转,梅核气、胸闷、嗳气症状均已减轻,痰多质薄易咳,昨起外感发热,咽干,口中多津。舌质暗,苔薄白,根稍腻,脉涩。

中药守上方去竹沥,加蝉蜕6g、杏仁10g3剂。

三诊:1981年9月5日。梅核气、胸闷、嗳气均已治愈,音哑痰少咽干喜饮,时值秋燥当令。舌略红,苔薄白,欠润,脉稍数。

治法:养阴润燥,开郁化痰。

南沙参15g  麦门冬10g  扁豆15g  冬桑叶6g  玉竹10g  天花粉15g  胖大海9g  木蝴蝶3g  绿梅花3g  生甘草5g5剂。

5.阴吹

初诊:2005年8月12日。邵某,41岁,阴吹3个月,带多色白如水,多梦,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行气燥湿,养心安神。

方剂:半夏厚朴汤合枳术汤、百合知母汤加减。

半夏9g  厚朴10g  茯苓皮20g  苏梗10g  枳壳10g  白术12g  百合20g  知母10g  酸枣仁10g,3剂。

二诊:2005年9月5日。药毕阴吹即除,带多如水色黄,小便急,尿常规检查、妇科检查均未见异常,舌脉如上。

治法:升清阳,清湿热。

方剂:清震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味。

苍术12g  荷叶10g  升麻9g  椿根皮15g  萆薢12g  海螵蛸20g  贯众15g  生黄芪15g  薏苡仁20g  扁豆15g,5剂。

【按语】

半夏厚朴汤是治疗“咽中如有炙脔”,当今被称为梅核气或癔球的方剂。其实,梅核气非妇女独有,男子亦然,只不过女子更易罹为患,此缘于女子性格偏于内向之故。观其病因,系七情郁结,肺胃宣降失常,痰气凝滞所致,如尤在泾所说:“此凝痰结气阻塞咽嗌之间。”方中半夏、厚朴、生姜辛开散结,茯苓佐半夏化消痰饮,苏叶行气解郁。

案1经行情志明显异常,属于《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的“心热烦,……喜悲”者。患者胸乳发胀,纳差脘痞,涎多口淡恶心,带黄如水,大便溏,由于气阻痰郁,心神不养使然,故用半夏厚朴汤疏调气机,化痰开郁,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方中甘松、佛手轻疏气机,尤其适用于孱弱之体,正合近人朱小南所云:“以甘松香配陈皮,医治妇人脏躁,亦颇见效。”

案2系妊娠恶阻,有恶心胸闷头晕等痰气阻塞,气机升降失常的现象,此即《灵枢·上膈》“气为上膈者,食饮入而还出”。由于半夏厚朴汤同时兼备温胃和中,化痰降逆的作用,因此还可以治疗妊娠恶阻属于胃寒痰气阻滞者,虽守方未易一药,而其效如响。

案3为子悬,症见胸闷气短,呼吸张口抬肩。《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气膹郁,皆属于肺”之说,而患者在以前治疗妊娠恶阻的过程中,一直有呕吐涎多等痰湿阻滞现象(参见“黄连汤”案),并曾用温胆汤治疗,因而此次子悬当属于痰气上逆,故使用半夏厚朴汤化痰行气利膈,其效如鼓应桴。子悬一症,重在预防,孕妇应当注意静息,避免到人声嘈杂、空气混浊的公共场所。

案4为梅核气,正是半夏厚朴汤所治之症。嗳属于古代的噫,呃属于古代的哕。《灵枢·口问》说:“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纵观所论,均由寒气客胃所致,而半夏厚朴汤正兼温胃降气之功,以其与旋覆代赭汤合用者,加强重镇降逆的作用。方中橘络味甘、苦,性平,具有通络、理气、化痰的功效,通络者更有利于痰气阻塞的治疗。

案5为阴吹,《金匮要略》责之于谷气充实,胃气下泄,然患者大便如常,肠腑未胀,故另当别论。阴吹亦有气机不调,行失其道者,调其气使归其道,阴吹便愈。而患者带多色白如水,此又由湿阻使然。半夏厚朴汤中半夏、厚朴行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苏梗行气宽中,配枳术汤健脾调气,用百合知母汤养心安神,方证相符,一药而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