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时上海老城厢挑着担穿街走巷的修理匠

 守望九亩地 2017-08-03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上海老城厢的小街、小巷以及老式弄堂堂里,从早到晚游走着各种肩挑背扛的各式小贩和工匠。有柴爿馄钝、油炸臭豆腐干,桂花赤豆汤白糖莲芯粥或豆腐花的担子。也有卖山北盐炒豆、焐酥豆、碎冰冷饮、檀香橄榄或爆炒米花的小贩。还有一种是修理各种日常用具的工匠们以他们独特的传统技术,上门为老百姓服务。这是我最感兴趣,也是印象最深的—种情景,这也许与我的“理工科”情节有关吧。
这些修理工匠中,有修补生铁炒锅的,有修补瓷器的,有换铝锅底、铝水壶底、白铁水桶底和搪瓷痰盂底的,有箍桶的,有修竹篮子的,有削刀磨剪的,其中,有些行当在当时也是比较少见的,下面就介绍几种吧。
1、修补磁器:旧时,上海流行这样一句俏皮话“江西人补碗‘自顾自’”。指责一些只顾自已,不顾他人的行为。就是形象地运用了工匠补碗时,发出的“滋古、滋古”的声音。工匠们随时,随地放下担子,取出—把木钻,木钻中间是一根长度为60公分左右,直径大约3公分的实心园木,外面有—个手持套筒,长度约为40 ~ 50公分。园木上卷有绳子,与左右拉动—只类似胡琴的弓,而使园木正反方向转动,园木下端是—只钻头。钻头在裂缝的两侧打孔,然后按上类似订书钉的钉,再用腻子埋入洞内,使其固定。根据裂缝的长度埋入不同数量的订子。修补好的磁器虽然不能整旧如新,但更具有“文物感”。我家就有—只经过修补的珊瑚红的糖食罐。现在,这种技术大概只有博物院用来修缮文物,打孔工具也用先进的电动工具了吧。
2、生铁补镬子
上海话中锅子为“镬子”。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铝锅(钢钟镬子)尚末普及,一般家庭多用生铁锅和热铁锅。生铁锅底常会烧出小洞。弄堂里常有工匠来补生铁镬子。—只直径约20公分,高约20公分的炭炉,中间放一只直徑2~3公分,高约2~3公分的坩埚,坩埚内放入生铁,拉起风箱将炉火吹旺,不久坩埚内生铁化成铁水,这时,用小铜勺取出铁水,工匠—手用石棉毡垫在孔下,一手将铁水倒在孔上,再用石棉毡抚平。我总觉得很神奇。
其它,还有箍桶、修竹篮、修铝锅、铝水壶、水桶、削刀磨剪刀等等工匠,我觉得他们的本事很大,一个烂得不能用的用具,经过他们起死回生。同时,也休现了上海老城厢人民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