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和一位朋友聊天,本来说自动驾驶的,自然就聊起了去年一年的创业经历,当时思路非常乱,加上心里很紧张,所以语无伦次说了很多,听上去只觉得:我这人咋这么纠结。 也许是朋友看出来了,所以给我出了这道题,他说:既然你最近在关注无人驾驶,那么在无人驾驶整个产业链里,你分析一下有哪些点是适合初创公司做的,我说的初创团队不是那种天使轮就融资上亿的,而是start-up。 经过一周和各个无人驾驶的公司聊,收集各个渠道的资料给。发现这个行业真不适合初创团队做。 首先说结论,自动驾驶初创团队的机会主要有三个: 1、降成本的激光雷达方案,优秀的团队是一个由芯片设计和激光研究的人才组成的,方向是固态激光雷达芯片,这块风险和不确定性特别大; 2、基于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对无人驾驶的环境感知,优秀的团队是一个由计算机视觉组成的团队,其中这块较好的切入点是同时做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因为做摄像头的实在是太多了,单做图像识别竞争力太弱); 3、搭建一台可以实现level 2和level 3中部分功能的无人驾驶车,寻找买家收购。
一句话就是:不确定性太强。
前不久拿到 9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的激光雷达初创公司 Quanergy Systems 在近日宣布,该公司已收购 Raytheon BBN Technologies 的 OTUS 人员跟踪(OTUS People Tracker)软件。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业团队切入的思路,做激光雷达背后的环境感知软件,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捕捉到的物体进行识别和认知。因为这个软件传感器公司不会自己去做,所以传感器得到的图像也好,点云也好,进行数据的学习和认知是非常重要的。 这倒是初创团队机会之一,不做激光雷达,做激光雷达公司的软件供应商。
图为Cruise公司通过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做的环境感知方案。 最佳的感知传感器配置必然是,激光雷达 毫米波雷达 摄像头。三者各有优劣,激光雷达有非常精准的识别测距作用,特别适合3D扫描,可以作为3D扫描的主要传感器,但是激光雷达在雨天雾天的识别效果会下降很多。毫米波雷达收到的来自天气的影响很小,但是感知的精度比激光雷达差很多,可以辅助。摄像头是识别图像(交通灯、路标、车道的),三者要综合来使用。一般环境感知的结果是,摄像头获得周围360°的图像信息,同时通过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获得深度信息,将图像上的每一个像素标出到车的距离。 从而建立出一个带图像信息的3D场景。给决策层,提供一个鸟瞰的环境。
为什么说自动驾驶的方案商机会很小呢? 自动驾驶领域的决策算法、机器学习训练,其实是不适合初创公司来做。因为一旦要涉及的自动驾驶的决策层,就会出现一个安全与责任的问题。这里面有一个矛盾,但是一旦要做决策,那么所有产生的安全问题全部由决策提供方负责,换言之没有哪家自动驾驶的公司敢承诺,自己的决策100%正确,这个责任谁都不敢担当。如果不做决策,那么也就无法提供自动驾驶的方案。 所以在决策这块,一般都是汽车公司自己来做,或者像谷歌、百度这样拥有高精度地图数据、海量场景数据的公司敢承担责任。对于初创公司,这块的商业模式很难走得通。因为你给客户提供决策方案,你又负不起责任,就没有生意可做。当然商业是多样性的,如果你的团队被客户整体收购了,那就成了另外一回事。 这家叫otto的公司,今年8月被Uber收购。 这种创业模式在硅谷广泛存在,纯做技术的自动驾驶初创团队,通过被收购完成退出。早期团队,通过搭出来一台自动驾驶的样车测试,被传统的汽车企业或者相关产业链的大公司进行投资或收购。这样的方式是合理的,因为在做驾驶决策时,需要搭建比识别更加复杂强大的超算平台,能够依靠一个大的超算平台来做事,才能用机器学习弥补“枚举场景”之外的交通状况(比如tesla撞槽罐车的案例),这比创业公司单打独斗要靠谱太多了。 所以总结的话,自动驾驶初创团队的机会主要有三个: 1、降成本的激光雷达方案,适应于一个由芯片设计和激光研究的团队,这块风险和不确定性特别大; 2、基于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对无人驾驶的环境感知,适应于一个由计算机视觉组成的团队,其中这块较好的切入点是做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因为做摄像头的实在是太多了); 3、搭建一台可以实现level 2和level 3中部分功能的无人驾驶车,寻找买家收购。 以上是我和这个领域几个不同阶段的初创公司创始人聊完得出来的结论,不一定对。 所以总结的话,自动驾驶初创团队的机会主要有三个: 1、降成本的激光雷达方案,适应于一个由芯片设计和激光研究的团队,这块风险和不确定性特别大; 2、基于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对无人驾驶的环境感知,适应于一个由计算机视觉组成的团队,其中这块较好的切入点是既做摄像头又做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因为单做摄像头的实在是太多了); 3、搭建一台可以实现level 2和level 3中部分功能的无人驾驶车,寻找买家收购。 以上是我和这个领域几个不同阶段的初创公司创始人聊完得出来的结论,不一定对。 假如你刚好在做无人驾驶的创业,而且做得不错,绝对是大牛!必须交流一下! |
|
来自: 爱因思念l5j0t8 > 《智能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