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学习笔记:第189天 【行为经济学】凡勃仑效应 来自MY平行宇宙 00:00 11:18 【今日学习】 概念:凡勃仑效应
你是一家中高档服装店老板,生意一直不温不火,所以你决定重新做一下产品定位,这个时候你有两个选择:
1.把价格调低,利用性价比来增加销量。 2.把价格变高,反正生意也不火,不如增加单品利润,每卖一单都多赚一点。
你会怎么做选择呢? 也许你会说,现在的价格都卖不出去了,你还涨价,不是找死吗? 难倒,真的就不能涨价吗?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涨价之后生意更好呢?
这就涉及到今天的这个概念:凡勃仑效应。
有一个著名段子,说一个老师为了启发自己学生,让他去卖石头: 1.在菜市场,能卖几块钱。 2.在黄金市场,大家最高愿意出1000元。 3.在珠宝市场,有人甚至出价到1万。 这肯定是编的故事,但它也试图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同样的商品,对于不同的人,满足不同的需求的时候,人们愿意付出的价格也不一样。
一百多年前,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在其著作《有闲阶级论》提出炫耀性消费:消费者购买某些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即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种现象被称为:凡勃伦效应。
所以回到开始的中高档服装店,有没有可能你把价格变高,店面重新装修布置一下,再做一些品牌故事出来,反而生意会更好呢?有可能哦。当然也有巨大风险。
炫耀性性消费也是感性消费的一种,我们不从道德上去评判好坏,在某些商品上的确是,只买最贵,不买最好。
应用凡勃仑效应有2个需要注意的:
1.贵不是核心,能炫耀才是核心。 像LV那些奢侈品的皮具,标志性的LOGO总是大大的;或者很多奢侈品会更古不变用一种图案、让大家一看就能认出来。一个一眼看不出来需要30000块的包包,估计很少有人买了。
2.普通人也有炫耀的需求。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叫“装逼”。装逼是一种刚需。 你的产品能加入让消费者可以装逼的属性,他会更更乐意买,更乐意付比同类高的价钱,甚至免费的主动的帮你传播。比如晒书单、Keep晒健身、美图秀秀P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