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痰消痞调经之经典方:五积散

 医本万利 2017-08-03
    五积散是《和剂局方》中的名方,由苍术、厚朴、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麻黄、桂枝、白芍、当归、川芎、干姜、枳壳、桔梗、白芷15味药物组成,这在经方中算是大方了。本方虽名为“五积”,但事实上它可以解决因寒、湿、气、血、痰、食等多病因引起的复杂病证。

  本方中含有平胃散,即以苍术、厚朴、陈皮、甘草以燥湿运脾;含有麻黄汤,以麻黄、桂枝解表散寒、止咳平喘;含有二陈汤,以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燥湿化痰;含有枳桔散,以枳实、桔梗行气除满,来升降开合;含有四物汤,以当归、白芍、川芎活血补血。明末清初时的医家汪昂概括本方为“解表温中除湿之剂,去痰消痞调经之方””,“能散寒积,食积,气积,血积,痰积”。上述几种病因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时间侵害人体而发病。那么是不是这五种病因都有要齐备才可应用本方呢?并非一定如此。

  《续名医类案》中收录了清代大医家张璐之子张飞畴的一则关于五积散的医案。有一位胖小伙儿,平时左半身无汗、胁下常冷。一天,此人去乡下,正赶上天气暴寒。途中,他在乘坐的船中吃饭,越吃越冷,没多久就觉得全身畏寒,离船上岸的时候他又摔了一跤,当天夜里他就病倒了,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喘鸣胸满、遍体烦疼且以腰脊和左胁较严重、左半身不能转侧、感觉冷而不热,第三日该人带病回家,方才就诊。初诊医生认为是胁痛,用小柴胡汤两天无效。后来,又发现病人似半身受风,又用小续命汤,仍然无效。医生重新分析临床表现,根据半身无汗的情况,查阅了一些方书,按照提示,就用了二陈汤、四物汤合用,仍然无效,于是邀请张飞畴会诊。张飞畴分析说:该人素有寒饮结聚胁下,又外感寒邪,内伤寒食,应该用五积散。并且嘱咐昼夜用药3次,发挥其辛温解表散寒之力,还内消寒滞、祛痰化饮、温通血脉,一举数得。前医治法并非全无道理,只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没有整体观念。

  上述这个病案其实已经基本表达了五积散的证治。本方虽说有五个病因、表里同病,但是里证的病因之间是有很紧密联系的。里证中焦脾胃的食滞、寒积、气滞合而为病是十分常见的。脾又为生痰之源,水湿运化之所,脾胃久病,湿阻生痰也是自然的。从病机上来分析,其逻辑关系还是非常清楚的。

  五积散自发明以来极为风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的适应证广泛,使用者比较好把握。这是大方的一个共同特点。中成药因为变化和剂量上面受到很大限制,为了使药物的适用面更加广泛一些,一般会倾向于把药物的种类增加一些。尽管大方用药很多,“面面俱到”,为了取得应有的疗效,还是应该杂而不乱,功不相害。

  本方的实验室研究几乎是空白。但是,根据组成本方的那些基本方的作用来看,本方应具有解热、抗病毒、促进胃排空、提高免疫力等多方面的作用,能够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急慢性胃炎、坐骨神经痛、腰痛、痛经等诸多疾病。

  现在以五积为名申报国家药物的中成药有10多个,但是市面上没有出现应有的广泛应用。究其原因可能与目前五积散所采用的水丸、蜜丸等剂型有关,这种剂型不能突出本方治疗急证的特点,采用与汤剂更为相似的颗粒剂及口服液等剂型,应该更有利于本方药效的发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