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个懂规矩,有分寸的人吗?其实不管是职场、商场还是情场都有自己的规矩,也有人将之成为潜规则。一个不懂规矩,没有分寸感的人就很难得到被人的认可,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可是道理我们都懂,为什么我们身边还会有人不懂规矩呢?因为有些人的心里只容得下他自己,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人咋办?面对不懂规矩的人,我们要学会引导他们教他们懂规矩。今天我们就用鬼谷子的智慧说道说道。 一 首先,我们来讲个故事,关于张飞的。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我们对张飞一直有个误解,认为他是个五大三粗,暴躁鲁莽的汉子,实际上不然,耍花枪只是张飞的诸多才艺里的一种,同时他还非常善于写书法,用谋略。而喜欢暴躁的人其实是关羽。 比如当年刘备刚见到西凉马超时,马上二话不说封为平西将军,这样刘备还是觉得亏待了马超,于是又封了都亭侯,比如魏国大将张辽也是都亭侯,由此可见刘皇叔对马超的重视。 不过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一厢情愿,虽然刘备很欣赏马超,但最多只是单相思,因为马超根本不以为然,因为他不懂规矩,没有分寸感。他觉得这些都是自己能力强,都是应得的,时间长了,更加傲慢无比,根本不把刘备放眼里,像马超这样不懂规矩的人其实不在少数。所以这事然刘皇叔也很头疼。 我们知道诸葛亮、关羽都把刘备称为主公,可是不懂规矩的马超偏不,自我感觉良好的他对刘皇叔的称呼只有一个:玄德。这就好比直呼刘备老刘,让刘备心里很不爽,甚至关二爷看马超不同规矩就主张: “大哥,这个叫马超的小伙子不识抬举,不懂规矩,整天没大没小的,让我去教训他一顿,把他砍了算了。” 可是刘备非常爱才,死活不同意。但是领导重视要有威信的,任马超这么叫唤下去,领导的威信何在?颜面何存? 刘备到底打算怎么办呢? 二 这个时候站旁边的张飞站出来说话了,他说:“大哥,马超的问题的病根是这小子从小就生活在西凉,所以不懂规矩,没什么教养,但是我们不能对他动粗,这人有用处。” 刘备疑惑的问:“贤弟有何良策呢?” 张飞说:“马超既然是人,就肯定有弱点,他的问题就在于不懂规矩,那么我们就不妨教他懂规矩,要引导他。” 于是第二天,刘备召见马超。马超自然还是老样子,傲慢的不可一世,拽的不得了,大摇大摆的走进了营帐。他本想径直的走到刘备面前,跟刘备平起平坐。但是他定眼一看,发现关羽和张飞,一个手持青龙偃月刀,一个手拿丈八长矛威风凛凛的站在刘备左右,他发现刘备的两位贤弟居然是站着,而不是跟刘备一样平起平坐。二人正怒目圆瞪的看着自己,马上惊出一身冷汗。 马超虽然是武将,但是他并不笨,他发现原来关羽和张飞这样的英雄豪杰在刘备面前也只能站着,而不是坐着,自己一个新人,还未立半点功勋,有什么理由跟刘备平起平坐呢?再者,如果自己还是傲慢轻视刘备,恐怕关羽和张飞肯定是不会放过自己的。 从此马超就明白了,学会了摆正自己的位置,懂得了对刘备这个领导的尊重,懂得了职场的规矩。 三 张飞的策略是在警示马超,这个方法只有细心的人才能做得到的。可后世把张飞当做粗人,实在是大大冤枉了他。直率 的人不是张飞,而是关羽。 那么张飞的谋略聪明在哪里呢?就如鬼谷子所言:察同异之分,其类一也。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斯盖其分也。意思是说:谋略一定要观察双方立场是否相同,墙壁通常因为有裂缝才倒塌,树木通常因为有节疤而折毁,这都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任何谋略都必须要学会避实就虚,以实击虚,只有这样才能轻而易举的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要找到事情的本质,而不能大动干戈,否则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所以对于不懂规矩的人,首先要学会引导他懂规矩,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不懂规矩的人,他们其实不是故意的,只是不懂规矩而已。所以要使用心计学会引导。也正因为有了张飞的引导,是的马超懂得了潜规则,变的圆滑,改变了直率的性格。 什么叫心计,其实就是用计谋去解决实际问题。别小看心计这件事儿额,层次太低的人喜欢鲁莽的想问题,解决问题,有时候越想解决问题,反而把问题复杂化了。比如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这件事情上,就很能锻炼人。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情况高度取决于心里到底装了多少个“他”,说起来也有趣,难怪很多高情商的人对于感情总是朝秦暮楚,朝三暮四,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心里装的人太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