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见,南京老门西!

 唯我英才 2017-08-03

人人都知道老门东,

可又有多少人知道,

在中华门的另一侧,还有一个老门西,

时光在这里留下古老的剪影,也凝固了千年的风霜

······

老城南对于南京人而言,是一个片区,是一种符号,更是南京的灵魂所在,足以代表南京的历史,南京的过去。

再见,南京老门西!

现在的老城南,站在中华门城楼上可以清楚的看见东西两侧,一边叫门东,一边叫门西。同样是老城南,风貌却有着天壤之别。

再见,南京老门西!

老门东早早的被开发,现在已是商铺满驻,人流如织,各地来的旅游大巴车不断的停靠,看起来很是整齐美观;而老门西却破旧不堪,参差不齐,远远望去,墙壁长出了青苔,连屋顶都打过无数的补丁。

再见,南京老门西!

一直保持的老南京风貌的老门西,是老城南片区的最后一片处女地。跟外面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城市相比,这里安静的像一个世外桃源。

再见,南京老门西!

1

老门西的巷子

俗话说“北京胡同,南京巷子”,从高岗里,孝顺里,饮马巷,殷高巷,到荷花塘,五福里,谢公祠,这一条条巷子紧密相连,静静的诉说着老城南的百年春秋。

再见,南京老门西!

殷高巷24号及26、28号的明清建筑,是留存下来的“云锦机房”。高大的远门及房间令人浮想联翩。要知道,老城南曾是南京最繁华的中心,在清代,这一带的云锦远销到青海、内蒙古,非常有名。

再见,南京老门西!

高岗里17号到19号,是南京有名的晚清“九十九间半”,曾是著名慈善家、实业家魏家骅的宅第。

再见,南京老门西!

这些排列在巷子里的老民宅,有一层高也有两层高的,滴水檐、木质花格长窗、木质花格门,还有长出青苔的青石青砖、光滑的石门槛、精致的阁楼透光孔······

再见,南京老门西!

再见,南京老门西!

越往巷子深处走,就越有时光穿越的错觉,古朴的建筑元素随处可见,转角一遇,就可能是某个文化保护单位,多次修缮的老民宅里,一幕幕尽是城南旧事。

再见,南京老门西!

2

紧走慢走,走不出老门西的慢生活

直到现在,生活在老门西,也能感受到时间在这里的刻意驻足。

再见,南京老门西!

老城南大都是老人和外来户,偶尔走过的年轻人也基本上是租住的。

再见,南京老门西!

年代久远的清代花园里,住着三四户小夫妻,尽管墙砖已经露在外面,但住户们不忘用花草蔓藤来装饰,倒也别有一番情调。

再见,南京老门西!

一位从出生到现在一直住在老门西的老奶奶,几十年如一日的用清凉的井水冲洗着院子,从三间堂屋到厨房的距离,是她对老门西深深的眷恋。

再见,南京老门西!

老房子都缺少卫生设施,所以早上起来倒马桶,成为街上一景。一家里最先起来的大妈,端着马桶缓慢地在小巷中穿行。

再见,南京老门西!

还有破旧的店铺,荒掉不用的宾馆,门面布满油渍的烧饼店,杂货店门口闲拉家常的妇女,无处不充满着上世纪的烟火气。

再见,南京老门西!

随便在巷子里走一走,或许这也不能称得上是一条巷子,比一般的巷子还要窄,却装了个小铁门。一眼望去,狭窄逼仄,阴冷潮湿,布满青苔,生长着的花草绿植提醒我们,这里依然有人居住 。

再见,南京老门西!

小小的院子,采光能力有限,一年四季衣服都晾不干 ,所以路边交织纵横的电线,就成最佳通风和晾晒的地方。

再见,南京老门西!

正值盛夏,一条窄窄的路的尽头,就能看见一盆长得茂盛的荷花,花朵已经凋谢,小小的莲蓬立在枝头,我们走进去看,在水池旁发现了一丛很美的绿植,主人将它们打理的很好,在水池旁洗脸的爷爷笑着看我们,让我们尽管拍~

再见,南京老门西!

这里的店铺也很破旧,满满的上世纪的年代感,老板坐在里面摇着蒲扇,闭目养神,根本不关心有没有生意。

再见,南京老门西!

也许是天气太热的缘故,路上走动的人很少,只有为了营生,不得不在门口整理废纸和卖西瓜的阿姨。

再见,南京老门西!

再见,南京老门西!

3

深藏在巷子里的美食

老门西虽然破旧,深藏于巷子里的美食却一点也不含糊,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的喂刁了老门西居民的胃。

再见,南京老门西!

藏身于钓鱼台附近巷子里的一家小馄饨馆,门面略显残破,只在门口摆了两张方桌,简单支起一把阳伞,却是已经延续了几十年的南京老味道,拥有一大批老主顾。

殷高巷的小李汤包,早就被南京的各个媒体踏破了门槛,自然是声名在外,很多吃货摸着导航过来吃,对于住在这里的老居民来说,只不过是一顿寻常不过的美食。

再见,南京老门西!

阚老二鸭子店,要比一比南京最好吃的烤鸭,一定有人投他一票,烤鸭肥而不腻,没有很多白油。鸭肉鲜香细嫩,鸭皮烤的很脆,卤汁咸鲜,味浓可口。

再见,南京老门西!

还有黑皮砂锅,原来中华门城堡旁边,也叫中华门砂锅,现在店换到了中华门钓鱼台的小巷里。只有晚上才做生意,还有什么炒饭之类的,都不如砂锅来的美味。

再见,南京老门西!

走在巷子里,因为太渴,所以走进一家早餐店,老板娘正在埋头仔细的做糍粑,没想到下午的点还有客人来。我们问有没有豆浆,老板娘说有冷藏的冰豆浆,本来打算留着做豆腐的。

再见,南京老门西!

外面40℃的高温,这里有点阴暗,也很凉快,不大的地方,东西样样俱全。豆腐、凉粉、豆浆等等都做,小小买了一份豆浆和凉粉,豆浆香醇有点苦味,凉粉有配好的佐料,吃起来口齿生津,十分的解暑。

再见,南京老门西!

在南京,你只有吃过老城南的这些美食,才会懂得一个无法反驳的真理:老城南人就是站在南京食物链的顶端啊。

4

老门西,泛黄老相片的最后一页

对于逐渐高度城市化的南京而言,老门西已经是泛黄老相片的最后一页,也是你我对于老城南的最后一点念想了。

再见,南京老门西!

历史诚然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这种斑驳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斑驳,又何尝不是一种获得?

再见,南京老门西!

老门西老了,但是灰尘遮盖不了历史的美丽,这种胡同巷道里的凌乱,反而正是市井小民门真实的生活百态,没有高楼林立,没有整齐划一。

再见,南京老门西!

但就是这种我们现在很多人城市人批判的所谓“乱旧”,是我们再也追寻不到的过去。

再见,南京老门西!

在楼越建越高,大牌商圈越来越多的城市,老门西的存在就像是沧海遗珠。可现在,以前的那个老门西好像要跟我们说再见了。

再见,南京老门西!

慢慢的,你会发现,也有挖掘机开到了这里,正在修缮施工的愚园,还在诉说着清代文学戏剧家李渔的诗意人生,不久将会对外开放。

再见,南京老门西!

再见,南京老门西!

小小在路边遇到独自行走的大爷,随口一问:“这边将来会拆吗?”,大爷笑着跟我说:“不管将来是什么样子,我只想在这里安安稳稳的过完这辈子,不要被打扰”。

再见,南京老门西!

老门西片区,作为老城南最后一片原汁原味的老地方,像住在这的老人一样,正在一天天老去,也许它也同样希望,安安稳稳的居于中华门的西侧,不要被打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