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言|不想让手机毁了孩子,家长一定要做好这几件事

 知如海学无涯 2017-08-03

都说毁掉一个孩子,给他一部手机就够了。

因为孩子玩手机,家长们不知道生过多少气,发过多少火,手机摔过、网络关过,然而,家长强行禁止孩子玩手机真的有用吗?

  • 01

广州一位梁先生,平时喜欢收藏古董字画,家里不少藏品价值不菲。

梁先生有一儿一女,儿子小浩今年11岁,上五年级,平时喜欢玩手机游戏,不论是在路上,餐桌上,还是在床上,总拿着手机低头玩游戏。

不管家长怎么劝说小浩少玩游戏,他就是不听。

于是梁先生就趁小浩睡觉,把他手机里的所有游戏都禁用了。

第二天,小浩发现手机里的游戏玩不了,以为手机坏了,马上就变得很狂躁,把手机猛砸到地上,还踩上两脚。

妈妈上去阻拦,小浩又拿起桌上的遥控器,往外一甩,砸到了梁先生放在书案上的青花碗。这个价值180万的青花碗应声破裂。

这是一位家长不经沟通,强行禁止孩子玩手机的例子。

墨言|不想让手机毁了孩子,家长一定要做好这几件事

洋洋,小学四年级学生,为了通讯方便,洋洋妈妈便给他配了手机,刚开始只是给他普通手机,怕孩子沉迷于网络。

洋洋不肯接受,后来换成了智能手机。

自从洋洋学会使用智能手机,烦恼就接踵而来,母子经常就手机使用爆发冲突。

先是洋洋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叫他做作业总说等一会,妈妈催了几次,常催到发火,他才很不情愿地去做。

后来,洋洋的成绩开始下降,有时干脆上课偷玩手机。

洋洋妈妈试过没收孩子的手机,强行控制不让玩。

屏蔽信号,断网线,有时强行关电闸、打、骂、威胁,但没用。

遇到孩子沉迷手机,收、砸、停、换——这是家长们对付智能手机的4大招数。

墨言|不想让手机毁了孩子,家长一定要做好这几件事

  • 02

上面类似的例子,不是偶然,在很多家庭中也存在这种情况,并且屡禁不止。

其实,家长们心里明白,不能一味地指责孩子。

如今的智能手机功能多、人性化程度高,手机已成了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手机可下载的游戏又是如此之精彩,大人都常抽空拿出手机玩一把,又怎能责怪孩子没有自制力?

另外,在大约五、六年级的时候,孩子会特别强烈地想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逐渐发现,周围的小伙伴都有手机,都可以通过手机了解一些新奇有趣的消息。

如果你没有手机,你就无法很好地融入大家,这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这就像我们小时候,当大家都在讨论一部动画片时,如果你压根就没看过,那你就跟大家没得聊。

家长与其为了一部手机和孩子斗智斗勇,弄得精疲力尽、心灰意冷,不如老老实实做好以下几件事。

  • 03

1、亲子约定,限制时间

美国硅谷的很多高管,包括乔布斯在内,他们都会限制子女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比如禁止他们在非周末晚间使用数码产品,并且周末可以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也很有限。

孩子玩电子产品,无论是过度放纵还是严格禁止都是不理性的,把握好分寸才是正确的做法。

家长可以给孩子规定玩的时间,比如每次玩不能超过一小时,如果这次按时归还下次就还可以玩,如果这次不按时归还下次没得玩,按照规矩来做,慢慢地孩子也会习惯于遵守。

墨言|不想让手机毁了孩子,家长一定要做好这几件事

2、明确奖惩

比如:“当孩子连续一周按约定执行时,可以在周末看一场想看的电影或者买一件很想买的东西。”

“当孩子违反了规定,没写完作业就玩时,取消第二天玩手机的权利。”

当然,说好的奖励要及时兑现,这样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3、注意保护视力

玩手机是否会影响视力,是家长们最大的担忧之一。

网上经常有一些很吓人的言论:“手机光线有害,孩子玩手机一年,视力下降到0.2”。

一位资深眼科医生表示:“孩子玩手机确实有损视力,但原因一般不是手机本身,而是不良的使用习惯。玩手机时屋里光线过暗,盯着屏幕时间过长,躺着、趴着看手机等等,都会引起视力下降。”

4、转移注意力

当孩子要玩电子产品或是不能停下来时,爸妈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用玩具吸引孩子、或跟孩子来一场家庭游戏、给孩子讲有趣的故事、跟孩子一起画画、或者带孩子外出去游乐场等,都是不错的注意力转移法。

孩子之所以沉迷玩电子产品,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没人陪同玩耍,或者父母很少陪伴孩子。

5、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以身作则

孩子的一言一行,就是整个家庭的一面镜子,反映着父母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

墨言|不想让手机毁了孩子,家长一定要做好这几件事

每当父母在用手机时,孩子也要玩手机的意愿往往会更加强烈。

所以,想要孩子少玩电子产品,父母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

因此,下班回家后,爸妈们请将手机和Pad等放一边,好好地陪伴孩子游戏和玩耍,这是戒掉孩子这种瘾的最理想途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