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才能有效的控制孩子过度沉迷于手机游戏?

 长沙7喜 2019-12-14


1、请你多花点儿时间来陪伴孩子

许多家长都说“我这么做不都是为了孩子”,可殊不知孩子所希望的是需要您的陪伴,大多数亲自问题的发生,往往都是由于相处态度的不恰当,给孩子造成很大的抵触心理。

父母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应该多花点儿时间来陪伴、关爱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一味的责怪孩子爱玩手机、爱打游戏等等。

作为父母的您应该主动了解孩子的所见所闻,了解孩子们真实的内心所需所求,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多疏导孩子的情绪。多花点儿时间陪伴孩子,必然分散孩子对手机的兴趣。

未完请继续往下看

我是水沐老师,从事与儿童心理教育研究,您想知道我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吗?想知道我是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爱上学习的吗?请关注“水沐老师说育儿”公众号。

2、了解孩子用手机都在做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谈虎色变,一旦看到孩子玩手机就对孩子大吼大叫,严厉呵斥。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们也会利用手机、电脑或者是Ipad来学习,寻找学习资料等等。

记得前不久有位家长在微信里面询问到老师,说我家孩子整天就只知道玩手机,每天废寝忘食的玩手机,我问他孩子学习成绩怎么样?家长回答道:“目前还没有发现孩子的学习成绩下滑得很厉害.....。”之后我又问家长,孩子每天玩手机在玩什么呢?家长回答道:“不知道呀!我就是担心孩子每天玩手机会影响学习。”

想必有很多家长跟这位家长一样,你只知道孩子每天在玩手机,却不知孩子在手机上里面干什么,更有离谱的事家长只要发现孩子玩手机,毋庸置疑孩子肯定在玩游戏。

其实,作为家长当您发现孩子在玩手机时,应该了解一下孩子们在使用手机时,到底在玩些什么内容,看些什么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孩子去使用手机。

3、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孩子喜欢玩手机的兴趣

大多数的孩子们喜欢玩手机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好奇,手机里的各种功能可以说是太强大了。

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很枯燥、乏味,手机对于他们来说就犹如救世主,各种新奇的东西、信息都吸引着孩子们。

因此,家长们不妨在孩子放下手机的时候,用其他新奇的玩意儿来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一般而言,吸引了孩子的好奇心,自然就吸引了孩子们更多的关注。

家长们要注意如果孩子一直沉迷于某些东西,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新奇的东西来吸引孩子们的眼光,也许这样他们就会有不同的想法。

4、父母以身作则,潜移默化来影响孩子

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本身都没法控制玩手机的习惯,一边玩手机,一边还要求孩子不要去玩手机,孩子怎会信服?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家长们只有自己做好了,孩子看在眼里了,才能做好。

5、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

电子网络游戏的兴起让无数家长感到非常的头疼,游戏的设计用户粘度非常的高,一旦接触对于自我控制力差的孩子们完全是没有防御能力的。

那么,孩子沉迷于手机、电脑游戏又该怎么办?其实老师的建议您预期堵还不如疏,陪孩子一起来玩游戏吧!

过度沉迷手机固然对孩子伤害极大,前不久,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发表过专题文章,“游戏成瘾”已被列为疾病的行列,并且长期沉迷手机等其他电子设备会有以下一些危害。

详情请点击:青少年“游戏成瘾”正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种疾病,帮助孩子戒除网瘾宜疏不宜堵

久坐不动(sedentary)。这是手机/电脑/电视屏幕导致健康问题的罪魁祸首,包括引发肥胖、视力问题等。注意!不是因为屏幕本身导致的视力问题,而是近距离观看时间太久,才导致的视力问题——近距离看书太久,也会导致近视。

屏幕光线(screen light)。美国儿科学会指出,孩子玩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时,由于暴露在光线下(尤其是蓝光下),加之观看屏幕上刺激的内容,会延迟或扰乱睡眠,从而影响其在学校的表现。

屏幕内容(media content)。不断变幻的屏幕内容可能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看似在专注地看,实际上看的内容是一直变幻的,这会让他看到不变的内容(例如老师上课)时,就变得注意力不集中了[3]。此外,暴力内容、高热量零食的广告也可能对孩子的行为和进食偏好产生影响。

缺乏互动(lack of interactive)。几乎全世界的父母都习惯让智能设备充当保姆(Nanny),反正孩子一看手机就会乖乖待着不懂了。但是,任何屏幕都比不上父母和孩子之间真实的、面对面的互动,后者更有利于孩子早期大脑的发育,包括认知、语言、逻辑推理等各种能力的发展等。

游戏并非洪水猛兽;即使是洪水,也更加需要疏而不堵。

控制孩子玩手机时有必要的,但其必要性在于设限和参与,认不是对孩子的“严格管理”和“禁止玩耍”。

为什么老是说当你发现孩子玩游戏时,你可以陪着孩子一起来玩。

当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玩游戏的时候,往往更加容易听从父母的劝导,而不是自己拿着手机在哪里玩,对父母“不能再看/再玩”的要求充耳不闻,最后父母不得不抢走手机,孩子便开始产生抵触心理,嚎啕大哭。

同样都是玩游戏,为什么孩子“自己玩”和“父母陪玩”有如此迥异的差别呢?

为什么说“一起玩”会让孩子更加听父母的话?

简单的来说吧,“一起玩,一起笑”这两个具体的场景,更好地建立父母爱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给予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及人本主义理论所建立的当代主流育儿方法,五一不强调这种亲密关系。

“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之一即“先联结,在纠正”。

孩子的经历,影响了孩子对事件和人的感知,他会在内心予以诠释,并且形成自己的独有新年,最终影响自己的决定。

“积极养育”也认为洋芋孩子的关键在于“建立纽带”。

只有当父母对孩子有爱,并把对孩子的爱和彼此尊重带入养育孩子的过程,才能更好地和孩子建立联结。

所谓的“联结”、“纽带”也就是指的“亲密关系”。如果说父母和孩子的亲密关系建立得较好,那么:

父母更加容易教导孩子;

孩子更容易听话并且遵循规则;

孩子也更加愿意接近你;

当孩子遇到问题或者是困难时,也更加愿意向你吐露心扉;

亲密关系的建立,从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并且随着孩子的成长变强或者变弱,这取决于他们和父母之间一个接一个的不同经历。

综上所述,其实你和孩子之间的问题存在于与孩子的“亲密关系”的建立没有做好,没有达到完美的联结。

所以孩子对你的管教、唠叨表现得非常的反感,同样这在父母所看来就是孩子叛逆不听话。

找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自然也就很好去解决你和孩子之间的问题了,老师今天的文章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您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惑,当您束手无策之时,不妨来多学习学习优秀的育儿方法,这将在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