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歌唱中几种常见的发声弊病与纠正方法6

 rwm1110 2017-08-03


喉音

喉音也是歌唱发声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弊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声音发出时失去呼吸支持,喉部紧缩所致;也有的是因为喉头提起过高,舌根僵硬下压喉头而成。

有喉音的歌声生硬而缺乏泛音光泽,好像口腔内含着东西唱出来的。喉音在声乐中分为轻度与重度两种。

轻度喉音者,声音听起来虽亮但不舒展,给人一种堵塞感;重度喉音者不仅声音不舒,有种堵塞感,而且声音中杂音颇多,有的甚至伴有非常刺耳的声音。

有喉音的歌声,发声时自我感觉也不舒服,常常费力不讨好,唱高音尤其困难,每唱完一首歌后便会感到嗓子干涩,严重者,甚至出现演唱时青筋暴凸,面红耳赤等症状。

虽然有的歌者采用喉头提得很高,舌根下压的办法,高音倒能唱上去,但是这样发出的声音单薄僵硬,长时间演唱,对发音器官是一种严重的摧残。

因此,喉音又是歌唱技巧发展的最大障碍。


纠正喉音必然从稳定喉头、松开喉肌,放平舌身、解放舌根,呼吸自然、深入支持等方面着手。

所谓稳定喉头、松开喉肌,就是歌唱时应努力保持喉头处在颈中略偏下位置,松开下腭部的喉外肌肉,这样喉内各发声肌的用力才能得到相对的协调平衡。

如果喉头提起过度,喉外肌必然会把喉咙卡紧。


所谓放平舌身、解放舌根,就是在歌唱发声时,舌头轻舔下牙龈, 舌身自然摆平,舌后根应自然松弛,不应用力下压;为保证喉咙 松开的良好状态,口腔外的下腭不要用力向前向外撮,应自然放松。

如果下腭僵硬外撮,必然导致舌根紧张下压,喉头紧缩。


所谓呼吸自然、深入支持,就是气息应自然深入地在体内胸腹中作有支持力的吸与呼的交替运作。

这样,既可使气流在经过声门时负有适当的动压,以增强声带闭合时的自然紧张度;同时也为声波的传送提供了良好的“推动力”,使所形成的声波在深气息的支持下不断向前放射。

有人形容这种状态为 “声音被气息托着”发出;也有的形容为“声音躺在气息上不断向前推动”等。这都说明具有支持力的自然深入呼吸,也是克服喉音的重要法宝。

所谓“呼吸支持点”,有人认为在上胸部的 “中丹田”处,有人认为在后腰椎,还有人认为在腹部的“下丹 田”,等等。

声乐演唱的体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必求得统一。我个人的看法,呼吸支持点仅仅是在歌唱中出现的一种良好发声状态,是深呼吸支持歌声发送的整体感觉。

这种感觉的产生是由胸腹部直肌与体内横膈膜肌对抗收缩与后腰椎支撑等联合运作的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